荀子人性论的历时性研究 作者:李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江淮论坛》,2021年第1期 摘要 学界对荀子人性论的考察有很多,但多是利用共时性的方法来...
朱熹哲学研究的批判与反思:“心统性情”的意象诠释 作者:李煌明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作者简介: 李煌明,男,福建上杭人,云南大学哲学系...
“生活领悟”与“形式显示”之道路——生活儒学与海德格尔生存论 作者:杨虎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布,原载《当代儒学》2021年第2辑 [摘要]生活儒学与海德格尔生存论有深度的思...
论朱子对《周易》卜筮性的重新确立及其解释学意义 作者:林忠军(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教授) 来源:《学术月刊》2020年第9期 内容提要: 学界存有一种观点,朱熹...
孔子好《易》和追寻“德义”考论 ——以帛书《易传》中的“子曰”之言为中心 作者:王中江 来源:《河北学刊》2019年第4期 作者简介: 王中江,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王中江...
批判实学发微 ——颜元哲学的精神旨归 作者:许宁 来源:《东岳论丛》2020年第7期 作者简介: 许宁(1973-),男,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宋明理学、现代新...
化民成俗:明清书院与圣谕宣讲 作者:邓洪波 周文焰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 [摘要] 明清时期,圣谕宣讲是基层教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形成了一套完整...
论儒学与诗的发展流变 作者:金春峰(人民出版社编审,研究方向:中国哲学史)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摘要 以诗史的几个发展阶段:孔孟荀至两汉、建安...
从“自我提升”到“真知的意味” ——朱子知行论诸问题新探 作者:李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哲学系)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摘要 朱子所言“知”“行...
王琦 作者简介:王琦,女,西元1976年生,湖南邵阳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中国哲学博士。现任长沙理工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儒家哲学、经筵讲义等领域的研究,著有《论语探微》(中...
《春秋》公羊学胡毋生师授谱系补证 作者:程苏东 来源:《北方论丛》2021年第2期 [作者简介] 程苏东,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摘要] 《汉书·儒...
刘悦笛 作者简介:刘悦笛,男,西历一九七四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富布莱特访问学者,北京大学博士后。曾任国际美学协会(IAA)五位总执委之一与中华美学...
先秦儒家人道本源的价值哲学探微 作者:李海超(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研究基地研究员) 来源:《伦理学研究》,...
林桂榛 作者简介:林桂榛,贛南興國籍客家人,曾就學於廣州、北京、武漢等及任教於杭州師範大學、江蘇師範大學、曲阜師範大學等,問學中國經史與漢前諸子,致思禮樂(楽)刑(井刂...
中国哲学意义上“情”的三重意蕴 作者:张再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 内容提要 中国传统哲学实质上是一种“情本体”的哲学。通过对...
多元互补:孔子儒学在西部的传承发展 作者:舒大刚 段博雅(四川大学 贵阳孔学堂) 来源:《中国哲学史》2021年第1期 摘要:“西部儒学”是指在西部地域生长、传承及发展的儒学,...
情理之辨——论宋代家礼中的墓祭 作者:杨逸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2020年夏之卷 摘要:墓祭风行于宋代,并展现祭祀时令多样化、墓上建筑多层次性的新特点。墓祭习俗的盛行与宋...
现象学视域中的董仲舒哲学 ——论张祥龙先生的董仲舒研究 作者:王志宏(哲学博士,云南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来源:《现代哲学》,2021年第1期 摘要 张祥龙借助于现象学对于董仲舒...
李景林 作者简介:李景林,男,西元一九五四年生,河南南阳人,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
两汉儒学发展的制度分析 作者:李磊(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来源:《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1年第2期 摘要:两汉儒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源自王朝的制度建设。汉高祖任用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