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比较的时代之儒学:答李明书、李健君、张丽丽三位学者 作者:李晨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哲学系教授)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布,原载《鹅湖》第46卷第9期总号第549期(2...
中国传统的“合法统治类型”:伦理政治 作者:杜崙 来源:《国际儒学》2021年第2期 摘要:百余年前,韦伯提出了“魅力型”、“传统型”和“法理型”三种“合法统治类型”。约略...
“德”与“得天命”的关系——西周“德”观念的一个问题 作者:叶树勋 来源:《现代哲学》2021年第4期 摘要:“德”是西周思想的核心符号。对此学界存在两种流行解释:一是沿着...
五百年来良知学的历史境遇与学理进路 作者:孙德仁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布,原载《阳明学研究》第五辑 摘要:自王阳明拈出“良知”之学后,“良知”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境遇中...
方朝晖 作者简介:方朝晖,男,西元一九六五年生,安徽枞阳人,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学”与“西学”——重...
郭齐勇 作者简介:郭齐勇,男,西历一九四七年生,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武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哲学学院院长,现任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社会兼职全国中国...
陈赟 作者简介:陈赟,男,西元一九七三年生,安徽怀远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著有《回归真实的存在——王船山哲学...
从观念史角度考察中国古代政治 ——对梁治平《为政:古代中国的致治理念》的思考 作者:刘飞飞 来源:《天府新论》2021年第6期 摘要: 梁治平先生的《为政》一书考察了“天下”...
《宋会要》礼类与《中兴礼书》及其《续编》 ——《宋会要》礼类诸门门名及次序复原的新线索 作者:林鹄 来源:《文献》2019年12期 摘要 复原《宋会要》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各类下...
礼让:乾嘉汉学的新建构 作者:刘增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来源:《中国哲学史》2021年第5期 摘要:仁与礼是儒家思想的二维,对礼的理解在后世亦分化为二,宋明理学强...
范丽珠 作者简介:范丽珠,女,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统战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专家。 论政治伦理与信仰教化的耦...
孔孟之间的儒家人性世界 作者:陆建华(安徽大学哲学系教授) 来源:《兰州学刊》2021年第3期 摘要:孔孟之间的儒家人物从总体上讲都把人性问题看作道德问题,因而都集中讨论人...
刘强 作者简介:刘强,字守中,别号有竹居主人,笔名留白,西历一九七〇年生,河南正阳人。现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诗》主编。兼任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委...
再论心性之学与当代儒学的世界化 作者:倪培民(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哲学系教授) 来源:《中国哲学年鉴》2020年版 2018年,笔者曾以“心性之学与当代儒学的世界化”为题写了一篇...
“无善无恶心之体”:本体虚无与价值生成 作者:龚晓康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布,原载《伦理学研究》2021年第4期 [摘 要]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一说在中晚明引起了激烈的争...
毛朝晖 作者简介:毛朝晖,男,西元1981年生,湖南衡阳人,新加坡国立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副研究员,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副研究员,现任华侨...
孟子对人性恶端的暗示 作者:强中华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布,原载《齐鲁学刊》2020年第6期 原题为《孟子的人性善恶混论》,摘要亦稍有调整 摘要:孟子的性善论广为人知,而他...
张祥龙 作者简介:张祥龙,男,生于西元1949年,卒于西元2022年。1982年于北京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1988年于托莱多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1992年于布法罗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99年起任...
性有恶端心能择善——荀子心性论发微 作者:强中华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布,原载《孔子研究》2021年第5期 摘要:简言之,荀子的心性论可概括为“性有恶端,心能择善”。详言...
朱汉民 作者简介:朱汉民,男,西历一九五四年生,湖南邵阳人,现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曾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二十多年,推动了岳麓书院的现代复兴。著有《玄学与理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