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图片 | 陈卓 摄 《黄帝内经》说:“夫百病之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又说:“百病生于气也。”“气”就是情志。“怒则气上,喜则气缓...
...
授权图片 | 赵赵 摄 “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小暑至,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古籍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小暑来了三伏天就...
夏天,我们都恨不得天天躲在“空调房”里享受夏日的凉快,但这导致了夏天本该是出汗的季节,你却出不了汗!甚至还有一些人,出门时涂上止汗露等产品,以防汗水把衣服弄湿。...
今天正式入伏。 2018年三伏时间表: 初伏10天:7月17日-7月26日 中伏20天:7月27日-8月15日 末伏10天:8月16日-8月25日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是时候,人的气血最旺盛,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养...
陈卓 摄 大暑,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一般处在中伏左右, 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节。 此时天气炎热,人的气血发散于外,内里反而空虚,是一年之中最容易生病的时节。 养身 1、切忌大...
今年中伏一共有二十天,是一年最热的时候。 “冬病夏治,事半功倍!” 很多冬病都是夏天积累的。 中伏,暑邪和湿邪交替, 人体最容易落下病根,此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1、忌空调...
基本常识 中医认为: 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三、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四、胀:表明气很足,...
汗水黏黏的、有异味,还会弄脏衣服,出汗的时候人也不舒服。所以很多人都想方设法不出汗、少出汗,吹空调、不运动、用止汗露… 其实这些做法,完全违背人体的生理规律。花尽心...
1、麻: 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2、木: 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3、酸: 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4、胀: 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
壹 首先我们应先知道何为气?气是构成世界物质的本源,人体的气充斥于全身无处不在,按分布及特点不同,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中气五气,这些统称阳气。 阳气释义 在...
《黄帝内经》认为,寒属于与阴,主凝滞、主收引。 寒气作为冬季的主气,最容易在气温较低或气温骤降的情况下侵入人体,与原有的阴气结合在一起,消耗人体的阳气,打破人体内的...
授权图片 | 赵赵 摄 不重“营养”重什么? 首先,从传统中医的角度,严格意义上没有“营养”这一词的概念。自古中国人都不讲“营养”,而只重在食物够不够丰富、是否充足、够不...
一切病先是“神”病 中医认为一切病先是神病,然后是气病,再到血病,最后才到什么呢?形病。 疾病先从生命无形的部分,即从精神、信息的层面开始出问题;第二个阶段,到气的...
授权图片 | 孙春苗 摄 《道德经》云:“ 我命在我不由天,善于养生者寿,不善者夭 ”。也就是说如果你指望别人帮助你长寿,那是一种妄想,倒不如自己主宰自己的生命更为稳妥。...
你需要排毒了 资料图片 春季本来就是非常容易“上火”的季节,再加之今年年初那场覆盖大半个中国范围的干旱,让这一情况变得更加严重,虽然近期南方许多省市是连阴雨,但依旧...
春季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是养生保健的绝佳时机。提到养生保健,史上最长寿、89岁高龄方寿终正寝的乾隆皇帝的养生秘笈尤其值得借鉴,“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
小暑连大暑,面对炎炎热浪,许多人都想着来杯冷饮爽一下。殊不知,这个小小举动却会给身体带来极大的危害。如果大热天常常喝冷饮,无疑是给身体健康添堵。 今天,小编就来总结...
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冬去春来,二十四节气就是陪我们度过漫长岁月的标志。清明,与大家分享一套清明节气养生操,让我们跟着节气风物学一招一式,在起承转合之间...
老话说“叶落而知秋”,秋天意味着凉爽与收获。虽然天气并未凉快下来,但秋天已经来临。因为双中伏的原因(中伏从7月27到8月15,共20天),所以今年的立秋在中伏。 今年立秋的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