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因此,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以...
“天人相应”是近几年的“热”词,其具体含义和内容因语境不同而不同。比如在社会学和哲学语境中,它主要是哲学概念。在中医文化的语境中,对“天人相应”也有不同理解。近年...
“药引”用玉佩,奇玉为引,弥足珍贵。然玉石也确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古代医药名著中都有记载:玉石咸寒,有“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
4.表实证 主证:发热、恶寒、身痛、无汗。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有力。 病机:邪盛正不衰、邪束肌表,正气抗邪,肌表汗孔固密,故发热恶寒而无汗,脉浮而有力。 治则:辛温解...
(三)实热与虚热 由于感受热邪所形成的实热证,与机体阴液亏损或机能亢进所致的虚热证,其临床表现及治则都是不尽相同的。见下表 表3-3 实热证与虚热证的鉴别 实 热 证 虚 热...
表3-4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鉴别表 分类 共同证侯 不同证侯 治则 常用方剂 气虚 面色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声低懒言,自汗,纳少,舌淡胖,脉无力 气短,乏力动则气急...
亡阴与亡阳的证治,参见下表。 表3-7 亡阴亡阳的鉴别表 汗 四肢 其它症状 舌 脉 治则 亡阴 汗热、味咸而粘 尚温畏热 面色潮红、全身灼热、烦躁、昏迷、气促、渴喜冷饮 红绛而干 细...
观察病人形体、面色、舌体、舌苔,根据形色变化确定病位、病性,称为望诊。 1.形体 观其形体,可知五脏盛衰,轩岐早有论述。《素问·脉要精微论》云: “头者,精明之府,头倾视...
闻诊是从病人发生的各种声音,从其高低、缓急、强弱、清浊测知病性的方法。 ①声音高亢:是正气未虚,属于热证、实证。 ②语声重浊:乃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肺津不布,气郁津凝...
导语:中药的四气五味指的是中药的五种药味和四种药性。了解一点中药的基本知识,对家居自我择药可起一定指导作用;如果对药物的性能有所了解,能避免在选用中药时的盲目性。中...
五脏,是心、肺、脾、肝、肾的合称。五脏的生理功能,虽然各有所司,但有其共同点,主要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五脏都与精神活动有关。如《灵枢》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
疼痛随其性质不同,各具特征,不同特征反映了不同的病变本质,常见疼痛特征,约有以下十种。 一是胀痛:痛有胀感,谓之胀痛。以胸、胁、脘、腹、腰、骶胀痛最为常见。外感风寒...
很多人不理解中医的理论,阴阳五行在他们眼里似乎跟迷信一样不可信,其实大可不必,简单点说,你可以把五行的说法理解成中医抽象理论的实体化表现形式。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五行...
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这里介绍一下杏林的由来,具体如下: 董奉是汉代有名的中医大夫,相传他在府上给人治病时,不收取诊费,只要求患者在病愈之后,在他的家宅四周随意种下...
5.大便失常 (1 )便秘:便秘属于牌系病变,以大便干燥为其特征。形成便秘机理有三:一是水津亏损,二是水津不布,三是传导无力。 水津亏损:寒邪束表,温邪上受,气郁化热,热...
“气”是中医学上特有的术语,它将人体分为“邪气”和“正气”两种。“邪气”能引发疾病,包括外感六淫、疫疠,内伤七情、饮食、劳逸,以及外伤、虫兽伤等,只有在有两气平衡...
[导语]中医,是相对西医而言的。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我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有独特的内涵和丰富的称谓。 第一个名字是岐黄 这个名字来源于《黄帝内经》。因其是黄...
提到《黄帝内经》,稍微懂一点中医的人都知道,这是中医最著名的经典医著。至今,这本书还被当作学中医必读的一本书。“七损八益”的说法由来已久,在2000多年前的这本《黄帝内...
10.口渴 病人常欲饮水或渴不思饮,谓之口渴。口渴一证,并非纯属津虚,与气血也有密切关系。究其机理有五:一是气郁化热,热盛伤津;二是突然失血,血虚阳浮;三是脾肾障碍,水...
杏林: 为医学或医术的誉称。《神仙传·董奉》云:“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提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后世把“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