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文史学家、艺术 “猪跑学”这一说法,虽则半是调侃,却准确道出了对研习者的基本要求。这门学问,行之于外的是语文问题,那么其底线就是,可以写不好、不会写(即没吃过猪肉),但不能、不应没见过,没读过,或见而不过心,视若无睹(即没见过猪跑)。前一个涉及高要求,后一个则是底线。打个比方,在此类基本常识、基本语文能力上,博士不须,硕士不必,专科水平即可。所以,这个底线很重要。人各有所专,各有所好,不必都要求提笔能写“八行书”,倚马可待申请函,但至少什么是好,什么是对,什么叫露怯,怎样会丢脸,总得心里有数,知所避忌。另外,研究古代文史,总要读古人近人书信,有时从程式语也能看出道道;即使旅游,“下车看庙”之际,迎面就是对联,总得读的断;村上的人死了,寄托我们的哀思,送副挽联好过送花圈,如此等等。至于修学的基本形式,就是要多读些,读时认真些,不懂的查一查字典、词典,向别人讨教或讨论一下,揣摩揣摩记在心里,甚至照葫芦画瓢,总有所得。 其实,语文修养总是和其他精神内涵的东西连在一起。进退揖让,最重得体,其实质还是如何待人:是心存尊重敬爱之心,循礼而行,不卑不亢,应对自如;还是六亲不认,五伦不分,有话不会好好说,有爱心敬意说不出口,甚至鲁莽灭裂,应对失据,轻则丢人现眼闹笑话,重则功败垂成砸饭碗。所以内在修为最重要,内修既美,又好学、善学,动口下笔都差不到哪里去。 小如先生在上世纪曾撰《从“猪跑学”谈起》一文,谈及此学,且身体力行,致力于普及之。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就开始作文对报刊书籍和影视屏幕的别字讹音匡谬正讹。如指出“交代”不应作“交待”,“源远流长”不应作“渊远流长”,“凯旋”之后不应再加“归来”字样,“差强人意”不应作“不如人意”讲,“铺采采摛文”不可印成“辅采摛文”,“通缉”的“缉”不同于“编辑”的“辑”,“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不可写作“无意之事”,说人为公共事务费尽心血不能用“处心积虑”这个成语,“至臻至美”根本不通,“臻”与“至”同义,这等于说“至至至美”,到底是什么意思?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但类似错误屡屡发生,“且有愈来愈积非成是之势,乃至有以不误为误者。看来 市场失范,诚信缺损,电子奇技,网络新潮,洋腔神气,母语锈蚀,故重倡此学,以期发扬光大,正其时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