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与现代 >

陶东风:傻乐识文化的堕落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天津市国学研究会 佚名 参加讨论

    陶东风:傻乐识文化的堕落
    http://view.QQ.com 2009年02月21日09:46 新京报 陶东风
    傻乐是莫名其妙的乐,是不该乐而乐,在应该痛、应该哭、应该喊的时候却乐呵呵的。
    没有乐的理由却乐不可支,是为傻乐。
    傻乐者因傻(可以是真傻也可以是装傻)而乐,因乐而傻。
    傻乐可能是出于无奈,也可能是出于无知。在前一种情况下,乐者明知不应该乐而找乐,明知没有乐的原因而依然乐。这是装傻者的乐。
    在后一种情况下,乐者根本不明白自己的现实处境,不明白为什么不应该乐。这是真傻者的乐。
    前者清楚自己的现实处境,是明知不该乐而乐;后者昧于自己的现实处境,是不知不该乐而乐。前者源于怯懦,后者源于无知。
    在该痛该哭该喊的时候而不能哭不能喊,久而久之则不想喊不想哭以至于丧失了痛的感觉,这样的时代常常流行傻乐。
    在我看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文化和娱乐艺术可以用“傻乐”概括之。无聊恶俗的搞笑节目,不触及现实问题的、一味拿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民开涮的小品、相声以及所谓的情景喜剧,都是傻乐的典型。
    原因是什么?是中国的艺术家全部弱智?不是。真正的根源在于:似乎只有傻乐才能达到皆大欢喜的效果,才有利于安定团结。有一位网友说得好:“中国的相声已经被消灭了,因为不允许讽刺,导演说,‘越强的喜剧效果,它的负面效应就越大,就不能播出。’这是什么逻辑呀!逼得相声、小品演员们除了自轻自贱,就不知如何让观众会心地发笑了。”
    除了自轻自贱还有轻贱弱势群体、边缘群体,比如草根百姓甚至残疾人。本来,相声、小品或情景喜剧都属于喜剧类作品,其生命力在于站在草根的立场讽刺黑暗势力,嘲笑强权。现在它却退化为向强权献媚、拿百姓开涮。几乎所有小品(包括今年的《不差钱》)的嘲笑对象都是农民或农民工,原因不外乎这些人都是些可以放心大胆去糟践的弱势群体。他们被刻画成没有文化、势利眼、傻头傻脑还假装聪明的笨蛋。今年的《不差钱》中那位农民大叔居然把“艺术细胞”说成了“艺术细菌”,把“报答”说成了“报复”,这种低级笑料居然还获得了观众的满场喝彩,可见大家傻乐的程度已经到了何种地步。尤其是2001年的春晚小品《卖拐》,居然拿残疾人的生理缺陷寻开心,难怪在美国演出时遭到强烈的抵制和谴责。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我们的生活中不乏这样的悲剧和喜剧,而我们的艺术中既没有真正的悲剧也没有真正的喜剧,有的只是傻乐———傻并快乐着。这怎么可以呢?看来,这种状况真的很有必要改变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