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红军北上抗日的昂扬战歌——毛泽东抗战诗词赏读(下)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国学网 易行 参加讨论

    毛泽东的《念奴娇·昆仑》也作于1935年10月。对于这首词,特别是对“昆仑”象征什么,众说纷纭。毛泽东自注说:“昆仑:主题思想是反对帝国主义,不是别的。改一句:一截留中国,改为一截还东国。忘记了日本人是不对的。这样,英、美、日都涉及了。别的解释都不合实际。”
    193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战早已拉开序幕,田汉、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已唱响长城内外,“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红军也已胜利抵达陕北抗日根据地。这时的毛泽东自然是豪情满怀,面对昆仑山支脉的皑皑白雪,怎能不无限感慨!于是,他诗兴大发,情不自禁地写道:“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这既是写景,也是抒怀,抒发他对苦难深重、饱受战乱煎熬的中国人民的无限同情和对帝国主义侵略掠夺鱼肉各国人民的无比痛恨。为此,他登高望远,庄严宣誓:“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是何等的胸怀和气魄!他和他所代表的共产党人不仅要救中国人民于水火,还不忘记日本人,还要使同样受着战争煎熬的日本人民“脱困”!这就需要缚住“苍龙”,击败日本侵略者,直至战胜英美等“帝国主义”,实现“太平世界”,进而圆了“环球同此凉热”的世界大同梦。由此看来,《念奴娇·昆仑》同样是一首抗日的昂扬战歌。
    除上述三首诗词外,毛泽东写于1935年10月的《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同样是为了“缚住苍龙”进而抗日的战歌;写于1936年2月的《沁园春·雪》更是鼓舞反蒋抗日的斗志,歌颂“今朝”反封建反侵略之风流人物的壮丽史诗;写于1936年12月的《临江仙·给丁玲同志》,则是盛赞革命文学在反蒋抗日宣传中的重要作用:“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毛泽东1938年《为延安〈解放〉周刊纪念抗战一周年题词》说:“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其中“坚持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在毛泽东设问“何时缚住苍龙?”一年后,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在共产党的斡旋下,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终于逼蒋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使国共结成抗日统一战线,从此而赢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总之,从毛泽东写于早期抗战时的诗词,我们读出了中国共产党人重视人民武装斗争、重视革命文化作用、重视抗日统一战线、重视反帝反封建英雄人物的伟大思想和一系列壮举,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在中国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毛泽东写于抗战前期的诗词不仅是毛泽东诗词中雄伟壮丽的艺术精品,也是不可多得的中华民族抗战的不朽史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