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时期属于中国冠服制度的初创时期,还没有形成完备的形制。到了周代(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56年),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中国的冠服制度也逐渐完善。 按照周代典章制度的规定,凡举行祭祀大典(包括祭祀天地、五帝、享先王、先公、飨射,祀四望山川,祭社稷等),以及朝会、大婚亲迎等,帝王和百官都必须身穿礼服。礼服由冕冠、玄衣和纁(一种红色)裳等组成,合成冕服。 冕冠,是帝王和百官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最尊贵的礼冠。冕冠包括冕綖、垂旒、冲耳等几个部分。冕綖,又称“冕板”,在冕冠的顶部,通常用木头制成,裱以细布,上面涂黑色,下面涂红色,前圆后方(隐喻天与地),前低后高,呈倾斜状,以表示俯伏谦逊;冕綖前后垂有旈,用五彩丝条作绳,上穿五彩圆珠,一串珠玉为一旒。帝王冕冠前后各12旒,用玉288颗,以表示王者不视非、不视邪的意思。冕綖下面是冠,古称冠卷。主要由铁丝、漆纱、细藤等编织而成。冠两旁各有一孔,用来穿插玉笄,与发辫拴结。另在笄的一端,系上一根丝带(名冠缨),从颔下绕过,再系在笄的另一端,以固定冠。在两耳处,还各悬垂着一颗珠玉,名“黈纩”,又名“充耳”或“瑱”。冕冠又分为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希冕、玄冕六种样式,合成“六冕”或“六服”。它们名称有别,功用和形制也不同。大裘冕是帝王祭天的礼服;衮冕是帝王祭祀先王的礼服;鷩冕是帝王和贵族祭祀先公、行飨射典礼所着礼服;毳冕是帝王和贵族遥祀山川的礼服;希冕,又作“絺冕”,为用于祭祀社稷的礼服;玄冕则专用于小型的祭祀活动。 戴冕冠者必着冕服。冕服的质地、颜色和图案不同,有等级的区别。如帝王冕服的玄衣,是用黑色材料做成的上衣,纁裳是用浅红色材料做成。上衣绘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等六种图案;下衣绣有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六种图案,合成十二章纹。 帝王在最隆重的场合穿绘有十二章纹的冕服,其他场合则视其重要程度而穿着章纹递减的礼服,章纹数量大体与冕旒的数目相应。如冠用九旒,则冕服用七章;冠用七旒,冕服则用五章,等等。另外,帝王在最隆重的场合还要足着赤舄絇履(一种用绸缎缝制而成、装有防潮木底、系带的红色鞋子)。在其他场合则要穿白色或黑色的舄。诸侯、卿大夫随同帝王参加祭祀大典,冕服所用章纹要随帝王所用章纹多少而递减。如帝王用十二章纹,公卿只能用九章,侯伯只能用七章,以此类推。 冕服还有一些附件:一是“芾”,即蔽膝,系在革带上面,垂至膝前。二是“革带”,用皮革制成;三是“大带”(又称绦带),用丝织成,用来束腰,下垂部分叫“绅”。此外还有“佩绶”和“舄”等。冕服历代相传,虽然不断有所变革,但大体形制基本趋同,始终被作为传统的法服。直至清朝入住中原,冕服制度才被废止。 除冕服外,周代还有一种叫做弁的礼服。它仅次于冕服,就是最早的朝服。据说因头上所戴为弁,故有此称谓。弁有爵弁、皮弁、韦弁、冠弁等多种形制。爵弁,又作“雀弁”,是仅次于冕的一种首服。它是士的最高等服饰,形制像冕,但冕綖没有倾斜之势,前后也没有旒,在綖下作两只手掌相合状,颜色也不是上黑下红,而是“雀头”色(一种红多黑少的颜色)。戴爵弁者,须上穿纯衣(丝衣,即玄衣),下着纁裳,但不加章彩文饰,前用韎韐(祭服上的蔽膝)代替冕服的芾。皮弁,为天子接收诸侯朝觐或诸侯在朝及田猎等场合所戴。形状像翻倒的杯子,用白鹿皮缝制而成。在缝合处,缀有一行玉石。戴皮弁者,要上穿细布白衣,下着素裳,裳在腰中打裥,前系韦鞸。韦弁,用韎韦(用茅蒐草染成的赤色熟皮)制成。主要用于军事场合。执行军事任务时,需戴赤弁,着赤衣、赤裳。其他场合,则用韎布作衣,下着素裳。冠弁,通称皮冠。为田猎和习兵事时所戴。戴冠弁者,须上穿缁(黑色)布衣,下着积素裳(打褶的用白色无纹丝织物制作的下裳)。 周代还有一种叫作玄端的朝会之服。上自天子,下至于士,均可穿着。它大多用黑色布帛裁制,衣袂和衣长同一尺寸,无章彩纹饰,形制端庄方正,故名玄端。和玄端配套的首服是委貌冠。委貌冠与皮弁造型相似。 王后的服饰也有一套相应的制度。有袆衣、褕翟、阙翟、鞠衣、展衣、禄衣等六种,都属于连衣裳。这六种衣服所以不分上下,据说是意在表示女子的崇尚专一。前三种是王后伴随帝王参加各种祭祀大典时所穿的礼服,上面均画有翟(长尾雉鸡)形图案作为装饰,但颜色有玄、青、赤之别。鞠衣,是王后在养蚕季节到来是,用以祭告先帝所穿的黄绿色礼服。展衣,又名襢衣,是王后礼见帝王、宴请宾客时所穿白色礼服。褖衣则为平日所穿黑色便服。在穿着这些服装时,为显示他们各自的色彩,还要衬以素纱。此外,王后在最隆重的场合还要以“副”(类似于汉代的假发髻步摇)为首服,足着黑舄。其他贵妇的服饰,也有相应具体的制度,体现着严格的等级差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