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点将台·老鲍谭古:一己的羽毛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国学网 鲍鹏山 参加讨论

        鲁国国君鲁昭公做了一件违礼之事。据《左传·哀公十二年》记载,他娶了吴国国君的女儿。可是,吴鲁两国本是同族同姓:吴国是周文王的伯父太伯的后代,鲁国是周文王的儿子周公姬旦的后代,都是姬姓。按周礼规定,同姓不能通婚。
        春秋时,国君夫人的称号,一般是用她出生的国名加上她的姓。照此,则鲁昭公的这位夫人,应称“吴姬”。但这个“姬”是张扬不得的。鲁昭公不敢公开称呼她为“吴姬”,于是就称呼她为“吴孟子”——“孟子”可能是她的字,试图把这一违礼之举遮掩过去。
        但是,这样一件明明白白的事,能瞒过谁呢?大家只是不说破,给他留个面子罢了。
        但是,总有一些人,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或心理,要说破——不,撕破他的脸皮。
        《论语·述而》: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孔子周游到了陈国,此时鲁昭公已经去世。陈国司寇陈司败居心叵测地问孔子:贵国过世的鲁昭公懂不懂礼?
        孔子回答:“知礼。”
        其实,面对陈司败居心叵测的询问,孔子岂能不知这个询问中包含着一个阴险的陷阱?
        孔子只要回答三个字:“不知礼”,他就可以安然跃过这个陷阱。
        但是,他坦然地自己走进了这个陷阱。
        陈司败觉得自己真的陷住了孔子。出门后见到孔子学生巫马期,拱拱手,说:“我以为君子不会因为个人交情而违背他的公正,可是今天我却发现不是这样。鲁昭公娶了吴国女子,孔先生竟说他知礼。如果鲁昭公这样的都算知礼,还有谁不知礼?”
        巫马期马上回来告诉了老师。
        孔子淡然一笑:我孔丘真是很幸运,只要有错,别人马上就能看出来。
        孔子为何说鲁昭公知礼?我的理解是:
        在对别国的官员谈到自己国家已故的国君时,需有出于维护祖国尊严的美化和维护;
        在面对自己恩人(鲁昭公曾两次帮助过孔子)的缺点被人指责时,必有出于感恩的掩饰和保护;
        在面对一个人无损于他人的缺点和失礼时,该有出于宽容的遮掩和爱护。
        很多时候,不管不顾地说出事实,显示你的方正,并不难。
        难在,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人,这个世界有很多你需要管、需要顾、需要呵护、需要珍惜的东西。
        面对艰难的世道和脆弱的人性,不惜牺牲自己的声誉,给他人以慈悲宽容,这才是大慈大悲的情怀!
        再看看这位“吴孟子”的遭遇。
        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被三桓赶出国门,先奔齐,再逃晋,流亡在外八年后,于公元前510年死在晋国乾侯(今河北成安县,亦言河北魏县),这八年,吴孟子留在鲁国,茕茕孑立顾影自怜。昭公死后,虽然贵为君夫人,但因为丈夫与三桓的生死之仇,她在鲁国的境遇其实是哀哀无告人命危浅。她孤苦伶仃青灯自照三十四年后,才于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去世!死后,当权的季康子(季孙肥)既不赴告诸侯,也不返哭祖庙,竟然不行丧君夫人之礼。只有当时回国不久的孔子,抱69岁衰病之身前去吊唁,算是给了这个可怜女人一丝安慰。
        一己的羽毛,显示的是自己的皓皓之白,君子当然加意维护。
        但是,当情境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羽毛去覆盖和遮护他人血污斑斑的伤口时,一己的羽毛,又为什么不可以污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