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一词,屡见于中国古代史书的记载,如:《汉书·张堪传》:“帝尝召见诸郡计吏,问其风土及前后守令能否。”《后汉书·卫飒传》:“含洭、浈阳、曲江三县,越之故地,武帝平之,内属桂阳。民居深山,滨溪谷,习其风土,不出田租。……飒理恤民事,居官如家,其所施政,莫不合于物宜。视事十年,郡内清理。”《后汉书·西域传》:“九年,班超遣掾甘英穷临西海而还。皆前世所不至,山经所未详,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后汉书·东夷列传》:“自中兴之后,四夷来宾,虽时有乖畔,而使驿不绝,故国俗风土,可得略记。”《晋书·华谭传》:“蜀染化日久,风教遂成;吴始初附,未改其化,非为蜀人敦慤而吴人易动也。然殊俗远境,风土不同,吴阻长江,旧俗轻悍。” 上述史料里的“风土”一词的含义,指称不一、较为复杂。《汉书·张堪传》里的“问其风土”,因为缺乏确切的前后文解释,所指较为抽象,不够明晰。《后汉书·卫飒传》所言“民居深山,滨溪谷,习其风土,不出田租”的风土,当指含洭、浈阳、曲江三县居深山、滨溪谷、农业欠发达的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状况。《后汉书·东夷列传》所载的四夷“风土”,是与各国“国俗”并称的,也就是风俗的含义。这与《晋书·华谭传》将风土与风教对举的含义是一样的。《后汉书·西域传》所言的西域各国风土,如以该书所记“大秦国”的情况为例,则大体包含:农业物产、服饰装束、交通行旅、城池宫室、政体法制、土产商业等。可见其所言“风土”概念内涵丰富,是风俗民情的总称。 风和土,本是自然事物,一属天气现象,一属地质资源,各有其含义。比如,在气象学中,风是指与跟地面大致平行的空气流动,是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空气流动现象。土又称土壤,从地质学意义上讲,是由岩石经过物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以及剥蚀、搬运、沉积作用在交错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所生成的各类沉积物。风和土就像水和阳光一样本来都是自然现象,虽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巨大的影响,但它们并非人类生产生活的本身,然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风土合称,即人类社会生活的代称,很早就成为社会惯习,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究的现象。 其实,早在殷商甲骨文资料中,就透露出“风”这一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甲骨文合集》14294版四方风刻辞及14295版对四方风与四时祭祀关系的释文就反映了商朝人对分至四节及其对应物候现象的认识,这种认识构成了殷人独立的标准时间体系,成为殷人制历的重要依据(冯时《甲骨文四方风研究》,《考古学报》1994年第2期)。《尚书·尧典》所记载的羲和观象授时,也是以四方风与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相对应的。虽然后世的古籍如《吕氏春秋》《淮南子》中又有所谓八方、八风与八节的记载,但也只不过是对上述岁时观念的细化和引申而已。值得注意的是,在甲骨文四方风刻辞里,特别是《合集》12945版的记载里,占卜者是代商王实行禘祭,向四方风神祈祷,预卜一年四季的气候与收成的。在这里,四方风已经与四季这一岁时观念密切相关,且对与民众和国家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粮食收成有重大影响。反过来说,正是由于四方风对四季收成存在着重要的影响,它才成为象征季节的岁时刻度为国家所重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是在这样的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像《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和《礼记·月令》所记载的那样按照岁时、风候来安排国家祭典、农业生产乃至国家政令、军事生活的整齐划一、自成体系的历史文字。总之,风与岁时节气有关,在特殊语境下成为农业生产和民众经济、文化生活的象征符号。 土地是人们的繁衍生息之所,是人类一切生活赖以存在的基础,更是人类所有民俗活动展开的舞台。在中国古代民众看来,土地是生产万物的沃壤,是人民生息的基础。《说文·土部》解释“土”字说:“土,地之吐生万物者也……元气初分,重浊为地,万物所陈列也。”土地山川,滋养万物,但土地因地域不同而质地有别,其物产也不一样。《太平御览·地部》引《范子计然》的观点说:“夫地有五土之宜,各有高下。”又引郑玄《孝经》注曰:“分别五土,视其高下,若高田宜黍稷,下田宜稻麦,丘陵阪险宜种枣栗。”诚如《洪范五行传》所言:“地者,成万物者也。”土地的确是哺育万物和万民的根本。《盐铁论·圆池篇》就认为:“古者制地足以养民,民以承其上,千乘之国,百里之地,公侯伯子男,各欲其欲。”可见,无论是个体生命,还是家庭族群乃至国家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土地。土地生育万物,具有母性的光辉,《周易·说卦》就说:“坤,地也,故称乎母。”一方土地养育一方人民,塑造出不同区域人的独特性格,产生了像《管子·水地篇》所说的诸如美、恶、贤、不肖、愚、俊的品性和贪麤好勇、轻果而贼、愚疾而垢等性格差异。所以,《汉书·地理志》说:“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 中国古代的学者,早就深刻认识到风土中的文化因素,《隋书·经籍志》就指出过“风”与“土”的密切关系:“昔者先王之化民也,以五方土地,风气所生,刚柔轻重,饮食衣服,各有其性,不可迁变。是故疆理天下,物其土宜,知其利害,达其志而通其欲,齐其政而修其教。故曰广谷大川异制,人居其间异俗。”东汉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义序》里也注意到“风土”与“风俗”这对概念里所包含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活的有机统一,他说:“风者,天气有寒暖,地形有险易,水泉有美恶,草木有刚柔也。俗者,含血之类,像之而生,故言语歌讴异声,鼓舞动作殊形,或直或邪,或善或谣也。”(应劭《风俗通义》,《汉魏丛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影印明万历新安程氏刊本,第637页) 总之,风、土二字由风和土组合而成。风土是因大气与大地相互作用而在一定地域产生的自然现象。而这种现象又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风土表现出极强的人文特性。风土的重要特征是具有地域性。一个地方的风土主要指的就是这个地方的气候和风俗,即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总和。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类的生活也处处在适应和反映着环境的特征,在这样的过程中便逐渐形成了特定地域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因此,风土是“自然与人文”结合的产物。“自然”是相对人而言的,人与自然的亲近程度、融合程度,决定了风土色彩的强弱。“自然”中没有了人,也就谈不上会有风土人情。一定地域的自然与人文相互影响,互为条件,从而构成了风土。风土是特定区域文化的积累与沉淀,是人类生活习俗中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最紧密、最稳定的部分。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