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资源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七十六)

http://www.newdu.com 2017-11-24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2017•6—— 2017•12
    1、「日本江户时代《论语》学之研究」研讨会
    
    时  间:2017年6月10日(周六)
    地  点: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楼会议室(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联 络 人:Tel: +886-2-2652-5013;E-mail: teal11.sinica@gmail.com
    连结网址:http://www.litphil.sinica.edu.tw/activities/latest/20170610-01
    内容简介
    9:10-10:40
    主持人:蒋秋华(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员)
    帆足万里《论语标注》的解经特色(工藤卓司,致理科技大学应用日语系副教授)
    中井履轩的《论语》解释(田世民,淡江大学日本语文学系副教授)
    从荻生徂徕《论语征》到太宰春台《论语古训》及《论语古训外传》:古文辞学派受容《论语》的形态(李基原,韩国江原大学人文系教授)
    11:00-12:30
    主持人:金培懿(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
    荻生徂徕对〈子罕〉篇首章引发的诠释争议(张昆将,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教授)
    日本阳明学者的《论语》诠释:以林良斋《论语学征》为中心(锅岛亚朱华,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助理教授)
    林鹅峰的《论语》诠释:以《论语集注私考》为中心(关雅泉,北海道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博士生)
    14:00-15:30
    主持人:杨晋龙(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研究员)
    江户时代的《论语》校勘与俗字研究(金原泰介,云林科技大学汉学应用研究所助理教授)
    安井息轩《论语集说》与服部宇之吉〈标注〉之间的龃龉:以松元丰多《四书辨妄》为线索(青山大介,南荣技术学院应用日语系助理教授)
    荻生徂徕《论语征》中所见《诗经》观(张文朝,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员)
    15:50-17:20
    主持人:蔡长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员)
    太宰春台与徂徕学的重构:「圣人之道」与其日本批判(蓝弘岳,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荻生徂徕的「仁」观:以《论语征》为探讨中心(藤井伦明,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副教授)
    中井竹山《非征》的徂徕学批判及其意义试探(陈威瑨,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
    2、第二届「东西方哲学之宗教向度」圆桌学术研讨会:从神圣严說到经典诠释
    时  间:2017年6月23日(周五)8:40-17:45
    地  点:中央大学文学二館224大讲堂(桃园市中坜区中大路300号)
    主办单位: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人文研究中心/诠释学与文化际哲学研究室、科技部人文社会科学中心
    连结网址:http://in.ncu.edu.tw/phi/
    内容简介
    【主题演讲】
    Doing Philosophy Religiously ‐ Christian PhilosoPphers in Taiwan(陈文团)
    9:45-10:30
    精神,辩证法与诠释学:宗教改革之欧陸哲学效应歷史(陸敬忠)
    主持人:张旺山
    评論人:曾庆豹
    10:40-11:25
    解消所有矛盾的「绝对者」——海德格存有論的宗教哲学溯源(II):库撒努思的上帝观(孙云平)
    主持人:林远泽
    评論人:汪文圣
    11:35-12:20
    論象征的勾勒形构与宗教的向度——呂格尔诠释学视野下的叙事之虹与叙事认同(黄筱慧)
    主持人:黄文宏
    评論人:张名扬
    14:00-14:45
    《論语》「仁」观念中的演绎思维与演绎者之分析(黄信二)
    主持人:陈振昆
    评論人:黄崇修
    14:55-15:45
    以《淮南子》的修养論与政治实践(林明照)
    主持人:郭朝顺
    评論人:陈佩君
    15:55-16:40
    朱熹論感通与感应(林维杰)
    主持人:蔡家和
    评論人:陈振昆
    3、「世界史中的中华妇女」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7年7月11至14日(周二至周四)
    地  点: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近史所
    联 络 人:林秀娟,Tel: 886-2-27898202;E-mail: schuan@gate.sinica.edu.tw
    连结网址:http://www.mh.sinica.edu.tw/PGNews_Detail.aspx?tmid=21&mid=58&tableName=Event&eventID=845
    内容简介
    最近20多年来,中国妇女史研究有了很大的突破,从「父权压迫」到「女性自主」,从「她的故事」到「性别建构」,中国妇女在历史上的身影愈来愈清晰,她们所发出的也不再限于幽微的「无声之声」。不过正当妇女史的知识积累日益丰富而细致,我们发现到,中国妇女史研究也出现相当的局限性,特别是承袭着「中国」的框架。近代中国的女权发展无可避免地卷入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也因此探讨近代中国妇女史几乎不可能绕过国族主义。然而,国家是否为妇女史研究的最重要关键?我们是否可能像十多年前杜赞奇(Prasenjit Duara)所提议的,「把妇女史从民族国家拯救出来」?
    基于这样的思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将于2017年7月11-14日召开「世界史中的中华妇女」国际学术研讨会。以「中华妇女」为主题,即希望超越民族国家的界线来研究中国(包括华裔)妇女史,一方面把中华妇女放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重新审视,例如:她们对「域外」的想象、书写及经历,她们与外国人之间的互动和理解(或误解),中国与外国妇女的经验异同比较等。另一方面,吾人正身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球村里,许多区域性的政治动乱、经济危机、环境变迁其实都是全球议题。不论我们是否同意「全球化」的命题,「全球性链接」俨然是认识区域文化的一把钥匙。这种全球性链接与中华妇女有何关系?全球性的视野对于中国妇女史研究提供什么样的新观点与洞见?至于时间跨度上,本次会议上溯古代,下至1970年代,意在提供长时段(longue durée)研究的对话机会。换言之,本次会议将从跨地域及跨时代的角度,重探中华妇女的历史。
    与会学者交通费请自理,大会将提供与会学者(大台北地区以外)5天住宿,从2017年7月10日入住,15日退房。与会学者若拟延长停留时间,大会可以协助订房,但须自行负担费用。
    摘要缴交日期:即日起至2016年5月31日
    评选结果公告日:2016年6月30日
    4、2017年台湾原住民族儿童文学研讨会:族语文字化与原住民族儿童文学的多元意识
    时  间:2017年9月8日至9日(周五至周六)
    地  点:台东大学台东校区教学大楼视听教室A(台东市中华路段684号)
    主办单位:国立台东大学
    联 络 人:Tel: (089)335149;E-mail: risenttu@gmail.com
    连结网址:http://www.cl.fcu.edu.tw/wSite/ct?xItem=243666&ctNode=24539&mp=535101
    内容简介
    一、征稿主题:
    (一)原住民族儿童文学的作品类型与语言符号。
    (二)原住民族儿童文学的作家与作品。
    (三)原住民族儿童文学与文化传承。
    (四)原住民族儿童文学中的世界观。
    (五)原住民族儿童文学的教学与推广运用。
    二、办理单位:
    (一)主办单位:国立台东大学
    (二)承办单位:国立台东大学原住民族教育及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台东县小区大学。
    (三)合办单位:国立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幼儿教育学系。
    三、重要日程:
    (一)会议日期:2017年9月8日至9月9日。
    (二)论文摘要收件截止日期:2017年6月30日(周五)17:30止。
    (三)论文摘要结果通知日期:2017年7月17日(周一)。
    (四)论文全文收件截止日期:2017年8月10日(周四)17:30止。
    (五)会后论文集收件截止日期:2017年11月24日(周五)17:00止。
    四、征稿说明:
    (一)论文摘要:中英文篇名、关键词(中英文,3-5个以内为原则)、中文摘要(限500字以内),相关表件请参嗳x稿启事附件一。
    (二)论文全文:以8000-12000字为原则,其它相关格式请参嗳x稿启事附件二。
    (三)本研讨会文本包含:文字、图像、影像、音乐、戏剧。
    (四)若涉及引用版权(图片或是较长的引文),须先征得原作者或出版者书面同意,并检附同意书复印件(同意书格式不限)。
    五、惠请贵单位协助公告宣传,鼓励投稿,其余研讨会信息详见附件或上研讨会网页,网址:http://cicl2017.weebly.com/。
    六、如有研讨会相关疑问,请来信或来电询问,电话:(089)335149或335026;电子邮件risenttu@gmail.com。
    5、「移动.跨界.交混:十七到二十世纪台湾与南洋」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7年10月20至21日(周五至周六)
    地  点:逢甲大学人言大楼积学堂(台中市西屯区文华路100号)
    主办单位:逢甲大学中国文学系
    联 络 人:查太元,Tel: +886-(0)4-2451-7250#5383
    连结网址:http://www.cl.fcu.edu.tw/wSite/ct?xItem=243666&ctNode=24539&mp=535101
    内容简介
    一、会议缘由与举办目的:
    移动性,是世界开展的关键要素。世界不断移动,小至自身的生活脉络,从起床开始,到上班工作的地方,搭交通工具,参与社交活动,迁移观光,甚至是无家可归……等,从哲学家博格森(Bergson)到社会学家厄瑞(John Urry)、地理学家克瑞斯威尔(Cresswell)等,许多不同主题领域和学科的学者主张,生命发生于「移动中」。文化人类学家王爱华(Aihwa Ong) 甚至说,「移动性」(mobility)已成为新暗号(code word),掌握移动性,得以掌握全球。
    台湾四面环海,从郑氏时期的移民、遗民、宦游渡海来台,移动性塑造台湾丰富的海洋文化。其后台人的东游、西渡、北行、南向,环绕着空间、时间、政治和权力的展开,台湾人穿梭在中国/台湾/东亚/南洋之间。不断地移动,勾勒出台湾人的世界图景,展现出丰富的文学书写,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南洋」作为一个相对固定的地理空间,在历史传承、交通技术、文化传播等因素影响下,它的意涵不断变动、扩充。日治时期,台湾更是日本前进「南支」(福建、广东等地的华南)及南洋的政治、经济交通要道与基地,在整个社会风潮的鼓动下,台人开启了「图南」之航,蹴破万里波涛,走向南洋新世界。
    任何一种「移动性」,都是社会、文化和政治脉络的共同参与,移动的「风景」,不同的时空,更因为文学、历史与文化对话、交混,多音交响,绽放光彩。移动是人对自我、他人,以及世界的定位,我们要了解过去,才能掌握现在,进而规划未来。本次的研讨会从移动的角度出发,立足台湾,与先人的脚步俱进,雄飞于赤道之南,开展广阔的空间视野。
    二、会议子题:
    本研讨会以「十七至二十世纪」(荷治到日治)为限,会议包含文学、历史与文化三个面向,相关子议题如下:
    1. 台湾与南洋互动下的历史、文学、文化交流
    2. 台湾文学在南洋的传播与接受
    3. 台湾文人、社团与南洋的跨国交流
    4. 台湾与南洋地区文学史料的辑佚与编纂
    5. 台湾与南洋汉文化圈诗歌之差异比较
    6. 台湾与南洋物质文化的互动
    7. 在南洋的台湾人
    8. 其它相关议题
    三、会议名称:
    「移动.跨界.交混:十七到二十世纪台湾与南洋」国际学术研讨会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aiwan and Nanyang from the 17th to the 20th
    Century: Mobility, Boundary-Crossing, and Cultural Assimilation.
    四、主办单位:
    逢甲大学中国文学系
    五、合办单位:
    国立台湾文学馆
    台阳文史研究学会
    科技部(申请中)
    六、会议日期:
    2017年10月20-21日(周五至周六)
    七、会议地点:
    台中市西屯区文华路100号
    逢甲大学人言大楼积学堂(分鹿演座、采铜厅、一百人教室)
    八、征稿对象:
    各国大专院校教师及博士班研究生,凡与本研讨会议题相关者,皆欢迎参与投稿。
    九、投稿及参会费用:
    本研讨会之投稿免报名及审查费用。若论文摘要经审核通过,确认获邀于研讨会宣读论文,其住宿、交通、会议餐费,将由本研讨会补助。
    十、征稿办法:
    (一)填妥附件「征稿报名表」电子档案,提交个人数据、论文题目、论文提要等信息,以电子邮件(zhataiyuan@mail.fcu.edu.tw)方式寄至本会工作组。(邮件主旨请注明:「移动跨界交混学术研讨会投稿」。)
    (二)征稿截止日期,延后至于2017年6月18日(周日)。
    (三)论文题目及提要之审查结果,将于5月底之前,以电子邮件个别通
    知投稿者。
    (四)若论文摘要经审核通过,确认获邀于研讨会宣读论文,请于9月15日(周五)前缴交论文全文
    十一、注意事项:
    (一)论文以未曾发表或正式刊登者为限。
    (二)论文中文字数至多两万字为宜(含附录及注脚等全文)。
    (三)论文电子档案格式以 MS-Office Word 之DOC或DOCX档为宜。
    (四)论文可以英文、日文等语言写作,但请附中文标题及提要,宣读发表以中文为宜。
    (五)本研讨会暂无论文集出版计划。
    十二、联络方式:
    联络人:查太元
    电话:+886-(0)4-24517250转分机5383
    系办公室联络人:蔡郁青
    系办公室电话:+886-(0)4-24517250转分机5353
    系办公室传真:+886-(0)4-24521790
    E-mail:zhataiyuan@mail.fcu.edu.tw
    通讯地址:(407)台中市西屯区文华路100号中国文学系
    6、2017台湾文学年会
    时  间:2017年10月21日(周六)
    地  点:真理大学(新北市淡水区真理街32号)
    主办单位:台湾文学学会
    联 络 人:E-mail: twla161030@gmail.com
    内容简介
    2017台湾文学年会征稿启事
    时间:2017年10月21日(周六)
    地点:真理大学(新北市淡水区真理街32号)
    会议主题:台湾文学体制化20年之后
    1997年,台湾第一所「台湾文学系」在真理大学创立;2017年,台湾文学体制化迈入20年。新的一年,在赖和的诗句「自自由由幸福身,欢欢喜喜过新春」风波之中到来,风波过去,反思方起:从「赖和是谁」与台湾文学教育,到「冉冉由由」手稿辨识与研究典藏校阅专业,诸多议题待举。台湾文学成为一门学科以后,从「台湾文学系」、「台湾语文学系」到「台湾文学与跨国文化」、「台湾文学与创意应用」,各校台文系所的命名,代表了各自发展与奋斗的方向,并始终贴合社会脉动,一起前进。现阶段台湾文学的建设工程,还可以如何进行?2017年10月,台湾文学学会的第一届年会,我们欢迎各级教师、在学生、毕业生、出版业者、博物馆研究、文化创意产业工作者、书店相关从业人员、社会运动参与者,但凡对于台湾文学研究、教学、推广与发展有兴趣者,一同回顾过去发展、思考未来走向。
    本研讨会已公布个人论文与Panel议题审查通过篇目
    【个人论文录取篇目】
    1、后殖民、性别与阶级的三元辩证:反思台湾乡土文学研究
    2、制作「原住民」──重探台湾原住民族纪录片发展史(1996-2015)
    3、内外之恶──重探施明正《岛上爱与死》的存在主题及其时代意义
    4、本格的复兴与跨类型流动:谈两千年后台湾推理小说的在地发展轨迹
    5、蔡明亮电影《爱情万岁》人物的心理表现
    6、台湾文学的公民实践课──从台北城南古迹保存与再造谈起
    7、从「制作」到「看见」福尔摩沙──论台湾十七到十九世纪的「去魔化」
    8、台湾五O年代文学:以陈芳明的《新台湾文学史》及陆卓宁《二十世纪台湾文学史略》为比较探讨。
    9、挥之不去的阴影与跨越:《九降风》的青春成长与棒球
    10、花样岛屿,诗想天光:太阳花学运与介入的诗学
    11、本土音乐剧的历史呈显与族群诠释─以爱乐剧工厂《重返热兰遮》为例
    12、「流行音乐卡带」:原住民族文学研究的另类路径
    13、物象与废墟──论李渝小说中的忧郁视者
    14、诠释社群、文化资本与台湾文学的体制化─ 以李乔的《寒夜三部曲》为例
    15、个人无意识到集体神话——论骆以军小说中的家庭剧场与亲属结构
    16、文学史家的新诗批评——以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与陈芳明《台湾新文学史》做为讨论主轴
    【Panel议题录取篇目】
    1、台湾现代诗的跨界意识及其研究
    2、台湾文学体制化二十年之后――与香港文学研究的互动
    3、主体与世界:台湾文学史观的确立与修正
    4、世代交替的台湾现代诗
    5、不在场的在场证明:战后台湾文学的离反与统合
    6、台湾古典文学研究论坛
    7、台湾文学与认同政治
    8、核心与创新──台湾文学与未来人才的养成
    9、文艺思潮或文化符号在东亚的流动与转译― 以日治时期台湾文学的作品为例
    10、台湾文学的地方实践
    以上通过审查之投稿者,敬请于2017年8月31日前,将全文寄到「twla161030@gmail.com」,主旨为「年会投稿—个人论文全文」或「年会投稿—panel全文」,逾期将自动失去发表资格。
    报导者 台湾文学学会
    7、第五届南瀛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台湾政治经济文化核心的建立:早期南瀛(10-18世纪)
    时  间:2017年10月20至21日(周五至周六)
    地  点:国立成功大学国际会议厅(台南市东区大学路1号701号)
    主办单位:南瀛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联 络 人:温胜智,Tel: 886-6-7212338;E-mail: ic.tahr@gmail.com
    连结网址:http://www.nanyingresearch.org.tw/active/index-1.php?m2=16&id=35
    内容简介
    「南瀛」泛指日治时期台南州,是台湾最早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中心。居住在这片土地的人民,拥有特有的生活型态与社会结构。本次会议论文以「台湾政治经济文化核心的建立:早期南瀛10-18世纪」为主题。内容以文化发展与社会变迁为主轴,说明当今南瀛区域文化的演变,包括史前与原住民社会、汉人移民到在地化过程等文化与社会议题。
    一、论文主题
    本会议论文主题,以研究南瀛地区的历史、社会与文化,或研究回顾为主轴,主要针对以下课题进行讨论:
    1.主题:
    (一)历史:
    1.考古与原住民历史。
    2.荷兰到清中叶汉人社会形成与文化变迁
    3.荷兰到清中叶原住民的社会与文化变迁
    (二)文化:
    1.荷兰东印度公司以及相关议题
    2.南瀛社会文化的起源
    3.郑氏王朝及其国际网络
    (三)新史料、新研究:以10-18世纪南瀛地区为主的新翻译或发掘之新史料进行的研究。
    2.时间断限:10-18世纪。
    3.研究区域范围:以南瀛地区为中心,并鼓励比较研究。所谓的南瀛地区不限于今日的台南市区,而是日治时期的大台南州的范围,换言之即包括云林、嘉义以及台南等地。
    二、会议时间地点
    时间:2017年10月20、21日(星期五、六)
    地点:国立成功大学国际会议厅(最后场地位置,依实际公告为主)
    三、论文截稿日期
    2017年8月31日截稿
    南瀛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国立成功大学考古学研究所、国立师范大学台湾语文学系、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
    8、儒学与训诂──第十三届中国训诂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7年10月20日至21日(周五至周六)
    地  点:嘉南药理大学辉振大楼(台南市仁德区二仁路一段60号)
    主办单位:嘉南药理大学儒学研究所、中国训诂学会
    联 络 人:郇小冬,Tel: (06)2664911#5660;E-mail: box5661@mail.cnu.edu.tw
    连结网址:http://www.ruxue.cnu.edu.tw/?.hl=zh-tw&.p=HEoH&.f=x005&.__id=P20170109162223330
    内容简介
    一、会议名称:儒学与训诂──第十三届中国训诂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二、主办单位:嘉南药理大学儒学研究所、中国训诂学会
    三、会议时间:2017年10月20、21日(周五、六)
    四、会议主题:
    (一)儒学与训诂
    (二)训诂学之理论运用
    (三)训诂方法之探讨
    (四)训诂学与出土文献整理
    (五)训诂学之现代价值
    (六)其它与训诂相关之研究议题
    五、截稿期限:
    论文全文打印稿:2017年8月31日前提交,审议通过者排入议程。
    六、联络处:
    嘉南药理大学儒学研究所
    地址:71710 台南市仁德区二仁路一段60号
    电话:(06)2664911#5660
    传真:(06)266-7043
    e-mail:box5661@mail.cnu.edu.tw
    联络人:郇小冬小姐
    9、第21台湾文学家牛津奖暨曾贵海文学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7年10月21日(周六)
    地  点:真理大学财经学院五楼国际会议厅
    主办单位:真理大学台湾文学系
    联 络 人:李先生,Tel: (02)2621-2121#2501
    连结网址:http://hl006.epage.au.edu.tw/files/15-1212-58652,c105717-1.php?Lang=zh-tw
    内容简介
    壹、会议宗旨:台湾文学家牛津奖的设立,旨在建构台湾文学作家系谱,宣扬巨擘级台湾文学创作者之历史贡献与地位,进而巩固台湾文学之主体性及昂扬台湾人精神。
    荣获第二十一届台湾文学家牛津奖的吴晟,在七○年代即享誉台湾文坛,作品自然真挚地流露出对台湾这块土地的爱与台湾人劳动刻苦的精神,号称「永远的农村诗人」。希望藉由本次研讨会传承吴晟「写台湾人、叙台湾事、绘台湾景、抒台湾情」的台湾精神。
    贰、主办单位:真理大学台湾文学系参、地点:真理大学财经学院五楼国际会议厅
    肆、时间:2017年10月21日(周六)
    伍、征稿主题:举凡探讨吴晟文学著作之论文。
    陆、征稿对象:欢迎国内外各大学校院、研究机构之教师及研究人员惠赐稿件。
    柒、征稿办法:
    一、本研讨会采「提要」审查制。提要截稿日期:2017年4月16日(周日)。请将发表人简历及论文提要表、个资搜集声明暨同意书。
    E-mail至:au1731@mail.au.edu.tw,并请于邮件主旨上注明「第二十一届台湾文学家牛津奖暨吴晟文学学术研讨会征稿」。
    二、审查结果通知:2017年5月1日(周一)前。通过审查者,请于2017年9月17日(周日)前E-mail PDF及DOC类型之电子文件论文各一份(电子信箱同上)。
    三、文长以二万字为度,请依论文撰稿格式。缴交论文时,请附作者简历、中文摘要(约五百字),以及中文关键词。
    四、如有任何疑问,请洽会议联络人李先生,联络电话:(02)2621-2121转2501、2502。
    10、第6届白沙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7年11月2日至4日(周四至周六)(暂订)
    地  点:彰化师范大学国际会议厅(彰化市进德路一号)
    主办单位: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所
    联 络 人:林凤宜,Tel: (04) 723-2105#1933;E-mail: lisa@cc.ncue.edu.tw
    连结网址:http://history.ncue.edu.tw/news/201703030909
    内容简介
    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所拟于2017年11月2日至4日(暂定)举办「第六届白沙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为「历史地理视角下的水利史研究」,除将邀请森田明教授及黄富三教授发表专题演讲外,也将首次结合二水跑水节活动,欢迎国内、外相关领域之学者、专家与会发表论文。会议相关子题规划如下:
    (一)水利史(水利开发史、水利组织及其演变、水利社会与水利秩序、水利与经济变迁、水利与环境变迁……等)
    (二)历史地理(如区域史、环境史、城市史、交通史…等)
    (三)地域文化与信仰
    (四)文化资产与观光
    意者敬请于2017年4月30日前寄回以下资料至:
    50007彰化市进德路1号彰化师范大学历史学研究所
    或e-mail至lisa@cc.ncue.edu.tw
    联络人:林凤宜,Tel:+886-4-7232105#1933
    本会就「论文题目」及「论文摘要」进行审查,论文全文收件截止日期为2017年10月15日
    11、2017年台湾政治学会年会:「民主成长与民主赤字:台湾解严三十年的省思」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7年11月11至12日(周六至周日)
    地  点:政治大学(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台湾政治学会、国立政治大学政治系
    联 络 人:施欣妤秘书,Tel: 02-29393091#50761;E-mail: tpsa1994@gmail.com
    连结网址:http://www.deas.ntnu.edu.tw/news/news.php?Sn=1542
    内容简介
    壹、序言
    2017年适逢台湾解严三十周年,在这三十年间,台湾经历一连串的民主改革,继1987年宣告解除戒严,接着解除报禁、修改宪法、改革国会、直选总统,推动着台湾往民主的道路迈进,2000年的首次政党轮替与2008年的再次政党轮替,通过了Samuel P. Huntington衡量民主巩固程度的「两次轮替测验」。2016年的总统与立委选举,台湾经历第三次政党轮替,民进党不仅取得总统职位,并且在立法院获得60%以上的席次,成为最大政党,首次取得完全执政的地位。台湾的民主发展经验举世瞩目。
    然而,正如全世界对第三波民主化的期待与隐忧一般,一方面台湾从威权政体转型为民主政体,使国人对民主自由有无限的乐观与期待;在另一方面,却也发现台湾无可避免地遭遇新兴民主国家面临到的许多困境与挑战,诸如行政无效率、国会无能、司法不公、金权政治、民粹主义等等。甚且,台湾更因为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如二二八事件与白色恐怖),而产生族群认同冲突与政党间恶性竞争与对峙,加上纠结不清的两岸关系与国际政经竞争,致使历经了民主化过程的台湾,亟须正视如何落实转型正义的严峻挑战,那么究竟台湾能否持续享受民主成长的果实亦或是突破民主赤字的困境,考验着此刻政治菁英与民众的智慧。
    究竟台湾在此时此刻应如何回应国内、国际与两岸关系的变局与挑战,并找到发展之路?这不仅是主政者的重责大任,也是值得学术社群关注与探讨的课题。是故,台湾政治学会将以「民主成长与民主赤字:台湾解严三十年的省思」作为2017年学术研讨会的主题,广邀国内外政治学者从政治、经济、社会等脉络,对于台湾当前所遭遇的关键议题提出学术观点与创新研究,共同讨论与交流。
    贰、一、会议地点:政治大学
    二、时程详情:
    1.论文摘要截稿:2017年6月16日(星期五)
    2.摘要审查通知:2017年6月30日(星期五)
    3.注册费缴交期限:2017年10月15日(星期日)
    4.全文缴交期限:2017年11月01日(星期三)
    5.研讨会日期:2017年11月11日至11月12日(星期六、星期日)
    参、研讨内容
    本次研讨会以「民主成长与民主赤字:台湾解严三十年的省思」为核心主题,在议程安排可分为几个部分说明:首先,预定以「台湾解严三十年的省思」为题,进行专题演讲。
    其次,在学术论文发表方面,将依过去惯例向国、内外政治学界公开征求学术论文,预计将会有超过150篇投稿文章,经过筛选之后,预计规划近50个论文发表场次,针对下列相关议题进行理论探索与经验研究,期待与会学者能够从跨领域、跨学科、跨国界进行交流与分享,提出具有创新性和建设性的研究成果:
    一、价值思潮与社会变迁:东西文明、政治哲学、(后)物质主义、转型正义、社会冲突、性别平等、恐怖主义等。
    二、民主理论与制度设计:宪政体制、选举制度、社会制度、国会制度等。
    三、民主实践与社会正义:国会政治、政党政治、民主转型、司法正义、人权、世代正义、贫富差距、年金改革等。
    四、民主治理与公民参与:廉能政府、行政透明、跨域治理、地方治理、开放政府、数字民主、非营利组织、国际组织、社群媒体、投票参与、公民运动等。
    五、政策议题与社会治理:新南向政策、国家安全、食品安全、长期照护、国土规划、财税改革、教育政策、青年创业、环境保育、产业政策、灾害防治等。
    六、中国政治与两岸关系:两岸政经互动、中国大陆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基层治理、南海争议等。
    七、国际政治与区域合作:全球化、国际政治经济、区域经济整合、国家安全、美国选举、主权争议、区域研究等。
    八、自行设定议题:此次研讨会亦欢迎政府机关、学术机构、研究团队依据本次年会主题或其它相关议题,自行规划包含三至四篇论文的专题分组(panel),主办单位将评估是否决定接受。
    第三,除了学术性论文的发表之外,为了强化学术与实务的连结与互动,本次研讨会亦拟安排4至6场圆桌论坛,针对当前我国所面临之重大政治与政策议题,诸如:转型正义、劳工议题、高教政策等,邀请产、官、学界的专家学者代表共同对话、诊断问题及商议对策。
    最后,本次研讨会也延续台湾政治学会走向国际并与他国政治社群进行互动的精神,除了广邀国内学者与实务工作者参与外,并透过论文发表、会议主持、文章评论、圆桌与谈等方式邀请国外学者共襄盛举。
    ※本演讨会投稿体例及参加费用信息,请参见官网。
    12、2017东亚佛教思想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7年12月1至2日(周五至周六)
    地  点:台湾大学文学院(台北市罗斯福路四段一号)
    主办单位: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
    联 络 人:陈平坤教授,E-mail: chenpingkun@ntu.edu.tw
    连结网址: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latestnews2013.jsp?language=tw
    内容简介
    为推展东亚佛教思想文化之研究,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拟于今(2017)年12月1日(星期五)~2日(星期六)举办「2017东亚佛教思想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即日起,公开征求愿意分享新近研究成果的专家学者以及博士班研究生报名投稿。
    凡欲报名投稿者,敬请填写「报名表」(详参:http://www.fjzd.org/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2725),(1)专家学者附上「论文纲要」,于5月1日前,(2)博士生附上「论文初稿」,于7月1日前,以电邮寄至本次会议联络人陈平坤的信箱 chenpingkun@ntu.edu.tw。主办单位汇整报名数据、并经审议后,将于3周内公布获邀人员名单。台湾地区以外的获邀人员,由主办单位负责其在台参与会议期间的食宿费用,不过,其个人往返交通费用则请自行筹措。
    获邀人员所提论文,须为首次公开发表,并请于11月1日前,将所已定稿的论文,仍以电邮方式寄达chenpingkun@ntu.edu.tw。所撰论文,盼能控制在字数1万至2万5仟之间。
    报名投稿时,请参依本次会议下列主题撰稿:
    (一)般若思想和东亚佛教
    (二)般若经典与中印中观学说
    (三)般若经教及其义理阐释
    (四)《大智度论》和汉传佛学之开展
    报导者 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
    13、2017年近现代中国语文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7年12月8至9日(周五至周六)
    地  点:国立屏东大学五育楼四楼国际会议厅(屏东市民生路4-18号)
    主办单位:国立屏东大学中国语文学系
    联 络 人:蒋昀融,Tel: (886-8)766-3800转35201
    连结网址:http://www.cll.nptu.edu.tw/files/14-1107-70980,r2-1.php?Lang=zh-tw
    内容简介
    订于2017年12月8、9日举办之2017年近现代中国语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征稿」之提要收件已于2017年3月5日截止。经本研讨会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名单如下(依姓氏笔画排序):
    国内发表人:
    吕昭明(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宋邦珍(辅英科技大学文教事业管理学位学程教授)
    宋韵珊(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林桂华(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系)
    邱培超(静宜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邱湘云(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台湾文学所教授)
    陈茂仁(国立嘉义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罗诗云(中原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
    国外发表人:
    毛丽妃(新加坡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司)
    通过审查者,请于2017年10月15日(星期日)前将论文全文PDF及DOC类型之电子文件各一份E-mail至:mcllnptu7@gmail.com。
    14、2017国际青年华严学者论坛
    时  间:2017年12月9日至10日(周六至周日)
    地  点:华严专宗学院讲堂(台北市济南路二段44号4楼)
    主办单位:华严专宗学院国际华严研究中心
    联 络 人:Tel: (02) 2351-8333;E-mail: huayenyoung@huayen.org.tw
    连结网址:http://www.huayencollege.org/frameset.html
    内容简介
    一、会议名称:2017国际青年华严学者论坛
    二、会议宗旨:
    以「华严学」为主题,广邀大专院校或佛学研究所,已毕业或在学、专攻华严领域的硕博士生发表论文,藉由研讨会促进华严学的学术交流与推广,并提升华严学研究之质量,培养更多华严学者。
    三、
    主办单位:华严专宗学院国际华严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台北市佛教会、国际青年华严学者学会
    四、会议日期:2017年12月9日(六)至 12月10日(日)
    五、会议地点:台北市济南路二段44号4楼讲堂
    六、申请资格:
    在学研究生:大专院校及佛学院所在学之研究生。
    已毕业研究生:大专院校及佛学院所已毕业之研究生,由指导教授推荐者。
    七、研讨会议主题:
    (一) 华严经论研究
    (二) 华严历史与文献
    (三) 华严哲学思想
    (四) 华严宗与诸宗派思想之比较
    (五) 华严艺术与文学
    (六) 其它与华严学相关之主题
    八、论文发表各类费用:
    在学研究生:领慈孝奖学金,博士生新台币20,000元,硕士生新台币15,000元。
    已毕业研究生:领发表费新台币6,000元。
    九、征稿办法
    (一) 截稿期限及结果公告:
    截稿日期为2017年8月15日,经审查后,将于9月1日公告审查结果。投稿时请填妥「2017国际青年论坛个人简历与摘要表」,连同论文全文WORD檔及PDF档于上述截稿日期前E-mail至:huayenyoung@huayen.org.tw。(注:请一律以繁体中文打字,征文格式模板,请上华严专宗学院研究所网站下载)
    (二) 已毕业研究生请附上指导教授推荐函。
    十、论文注意事项
    (一) 论文以未曾发表或正式刊登者为限。
    (二) 全文字数以八千字至两万字内为原则(含附录及注脚等全文)。
    (三) 论文发表者请提供WORD檔及PDF文件ㄧ份,特殊字型请附上造字文件。
    (四)发表者论文版权归主办单位所有,研讨会后,将依主办单位规划,以光盘、论文集或网络下载方式择一出版。经录取之与会发表者,须于会后进行论文修改,并于2018年1月31日前,缴交修正后之论文WORD檔及PDF檔。
    十一、联络方式:
    (一) 地址:台北市济南路二段44号(捷运板南线忠孝新生站2号出口)
    (二) E-mail:huayenyoung@huayen.org.tw
    (三) 网址:http://www.huayencollege.org/frameset.html
    (四) 电话:02-2351-8333 #143、145~148,或02-2356-0758
    (五) 传真:02-2356-0758
    15、第12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会暨第10届世界华语文研究生论坛
    时  间:2017年12月14日至17日(周四至周日)
    地  点:暨南国际大学(南投县埔里镇大学路1号)
    主办单位: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
    联 络 人:曾小姐,Tel: +886-2-2351-1385;E-mail: wcla.cec@hinet.net
    连结网址:http://www.wcla.org.tw/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c-100
    内容简介
    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于1984年首创办理「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会」,每三年举办一届,吸引全球华语文学者,共同推动全球华语文的研究与发展,深获国际学界肯定。今年2017年为群聚专家、学者和研究生,本届将结合「第十二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会」与「第十届世界华语文研究生论坛」,共同分享研究成果,于2017年12月14日至17日在台湾南投国立暨南国际大学联合举办。本会特邀全球各地华语文学会来台参加推动「全球大华语发展」,为世界各地华语文教学专家、学者和研究生搭建一个交流研究成果的平台,传承世代学术交流,竭诚欢迎华语文学者、教师及研究生们共襄盛举。
    一、会议主题:多语环境下的华语文学习
    二、会议议题:「语言分析」、「教学应用」、「华校经营」、「华语文产业」四大类。
    (一)语言分析
    1.华语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用、篇章等
    2.华语与其它语言之对比分析
    (二)教学应用
    1.华语文教材教法、课程设计、专业华语、华语文能力测验、华语习及其偏误与评估研究及相关领域,如: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BDP)、大学先修课程(AP)
    2.华语数字科技及教学应用,如:虚拟实境(VR)、扩充实境(AR)
    3.跨语言与跨文化教学,如:语言干扰与促进、传承语、新住民
    4.华语文师资培育与认证
    (三)华校经营
    1.国际学校华语文教育的发展与影响
    2.华校教育政策与领导
    3.华校教育师资专业成长
    (四)华语文产业
    1.推动华语文产业国际化
    2.建构国际通路
    3.海外华语教学的多样性及其比较研究
    三、会议形式:
    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全球各地华语文学会进行,并就当前重要议题安排「专题演讲」、「主题论坛」、「论文发表」、「工作坊」及「墙报展示」等。
    四、参加办法:
    请将论文论文摘要及作者数据表,于2017年7月31日前,以电子邮件方式寄至本会信箱,并至https://goo.gl/forms/eIuX0GgNlCZL04ux2填写报名表。
    教师组请投稿至「第十二届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会」:wclacec@gmail.com
    研究生组请投稿至「第十届世界华语文研究生论坛」:wcla.cec@hinet.net
    (请在信件主旨注明投稿是世界华语文教学研讨会或世界华语文研究生论坛)
    (一)拟投稿之论文必须未曾公开发表。
    (二)提供审查的论文摘要,请以中文或英文撰写,字数以1,000字为原则,提供WORD及PDF电子文件。
    (三)摘要内容应包括:探讨主题、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创新观点,
    及3至5个关键词等。
    (四)本会聘请华语文学者组成学术审议小组匿名审查,结果将于2017年8月30日前公布于本会网站并个别通知。
    (五)论文审查通过者,请撰写全文,于2017年10月30日前将电子档案邮寄至本会,本会将制作会议光盘。为提升论文学术价值,欢迎会后投至世界华语文教育学会出版之国际性学术季刊《华语文教学研究》(为科技部人文学THCI、TSSCI引文索引核心期刊收录)。
    (六)论文审查通过且缴交全文者,将提供会期内膳食,宿费自理,本会可代办。
    (七)不提交论文:请于2017年8月30日前上网填写报名表,膳宿自理。
    (八)注册费:学者新台币4000元,研究生新台币2000元(本会会员八折优待)
    缴费方式:国内学者、研究生请邮政划拨,账户:华文世界杂志社
    账号:01338326,或赴学会缴费,地址:台北市中正区宁波东街1号4楼
    国外学者、研究生:参加会议时缴费
    五、会议发表语言:华语
    六、会期:2017年12月14日(四)至12月17日(日)
    七、会议地点:南投暨南国际大学
    八、旅游参访:会后将安排自费宝岛之旅
    16、2017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  间:2017年12月18至20日(周一至周三)
    地  点:中央研究院(台北市南港区研究院路二段128号)
    主办单位: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动委员会
    联 络 人:邱钰珺,Tel: (02) 2789-8212;E-mail: mingching@gate.sinica.edu.tw
    连结网址:http://mingching.sinica.edu.tw/News_Detail/884
    内容简介
    征求论文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动委员会」拟于2017年12月18-20日举办明清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提供学界同仁知识交流的平台。本次会议将公开征求论文,我们欢迎明清时段各领域具原创性研究的论文前来投稿。与会学者交通费请自理,大会将提供与会学者(台湾新竹以北的学者除外)3天住宿及早餐,会议期间供应午餐,大会并于2017年12月18日设有晚宴。
    投稿需知
    我们接受有主题之一组论文 (panel) 的投稿,亦接受个别论文投稿【上一届研讨会个别论文录取率为19%,建议尽可能以筹组panel为主】。所有投稿的论文必须是尚未出版,且具原创性的研究。投稿时间从即日起至2017年5月10日止。缴交内容包括:会议主题及摘要(500字内),每篇论文题目及摘要(250字内)。每组 (panel) 参与学者以不超过五位(包括主持人、论文发表人、评论人)为原则,所发表论文最多四篇。个别论文报名者请提供姓名、职衔与联络方式及其论文题目和摘要(250字内)。可接受英文、日文或韩文投稿,但缴交时请附中文摘要,同时需以中文或英文发表。本会将针对论文与主题进行评审,并于2017年6月16日公布评审结果。入选的论文请于2017年11月17日之前上传至大会指定的加密网页。
    入选论文组/个别论文公告日:2017年6月16日
    论文缴交截止日:2017年11月17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