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资源 >

宋人绝句鉴赏之八(3)

http://www.newdu.com 2017-11-24 国学网 陈友冰 参加讨论

    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二首选一) 苏轼
    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
    而今风物哪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
    说到苏轼的政治态度,有两种很流行的看法;一种是说苏轼是保守派,站在旧党司马光一边反对王安石变法;另一种是说当王安石变法时他反对变法,当司马光等元祐党人尽废新法时他又为新法辩护,言外之意是苏轼忽左忽右。其实,苏轼同王安石一样,也是极力主张变革现状的,只不过他同王安石变法的那套方法步骤有所不同而已。他认为当时的国家如病人患疾,疾深体弱,切不可用猛烈之药,急于求治反而会把事情搞坏,只可和平简易,徐徐而已,因此变法虽势在必行,但不能操之过急(《上神宗皇帝书》);另外对变法关键的认识也与王安石有分岐。王安石认为变革的关键是“以择术为先”(《东都事略》卷七九,《王安石传》),首先要考虑制定法令政策,而苏轼则认为首先要整顿吏治。他认为宋朝官吏有三大特点:“多”、“贪”、“不思振作”,靠他们来推行新法是不行的,所以首先要“课百官”(《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工16《策别叙例》)。上面这首《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可以说是他当时政治主张的形象图解,从中不但可以看到他对农民命运的关注,而且也可以看出他对当时吏治的深深不满。
    这首诗是他给友人陈季常所藏古画作的题画诗。陈季常,名慥,号方山子,四川眉山人,与苏轼交谊甚厚。他对官府采取不合作态度,隐于河南光、黄两州间。苏轼很钦慕他的为人,曾为之作《方山子传》.元丰三年(1080)苏轼赴黄州任所,途经岐亭山,拜访了隐居于此的陈季常,此诗大概作于此时。原作两首,第一首诗中写到:“何年顾陆丹青手,画作朱陈嫁娶图。闻道一村唯两姓,不将门户买崔卢”,是咏叹古代的朱陈村,其中暗寓诗人不愿媚上取容的刚直品格。这里所选的是第二首,是描绘今日的朱陈村,从中寄寓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朱陈村,据说在徐州丰县的深山中,民俗朴厚,一村唯朱陈两姓,世世代代约为婚姻,这种桃花源式的理想世界,引起过不少文人的兴趣。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就写过这样的赞歌:“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轧轧,牛驴走纷纷。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入俗淳……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但苏轼在这首诗中却一反传统,撇开了历史或传说中的朱陈村,把他关注的目光投向现实的世界,以此来表现他对当时赋税和吏治的看法,不再象白居易等人那样,一味地抒发思古之幽情了。
    诗的一开头就道出了诗人的身份——徐州旧使君。从神宗熙宁十年到元丰二年(1077——1079),诗人曾在徐州任过三年太守。诗人开头点出自己的身份起到了这样两个作用:一是与画题、诗题相吻,画为“朱陈村嫁娶图”,诗为题画诗,以朱陈村地方官的身份来题诗,当然是再恰当不过的了。二是为下面的批判和感慨提供了依据.诗人是徐州地方官,对徐州地区的民情民俗当然最有发言权,何况,他还经常到民间去走访探询,下句的“劝农曾入杏花村”就是其中的一例。“杏花村”,据说在朱陈村附近,但诗人在此未必是实指,只不过是徐州地区农村的代称或缩影罢了。请注意,诗人在此说的是劝农,即鼓励农耕、诱导民情之意。诗人选择这样的用语,既意在表明自己同农民之间的关系,也是着意要同下面所涉及的今日官吏的“伤农”、“害农”形成对比。据史载,苏轼在各处地方官任上,还是较为关心民瘼、有不少兴利除弊政绩的:在凤翔,他努力改变“民贫而役重”的现状;在开封,他取消了上元灯的旧例,减轻人民负担,在密州,他拨官粮收养贫民弃儿;在杭州,他疏浚西湖,筑堤引水,灌溉农田达千顷,又用自己官俸资助开设病坊,治愈了数千名患者;在颍州,他开仓粜粮,救济饥民,在扬州,他废除了生事扰民的万花会,又整顿了水上交通。就在这徐州太守任上,他亲自率民防洪护城,洪水期间“庐于城上,过家不入”,所以苏轼“劝农”,也是他长期以来关心农民、同情民间疾苦的必然行动。但今日官吏同苏轼的行为愿望正好相反,他们只顾政绩,不恤民情,穷凶极恶,追租逼债,所以诗人慨叹;“而今风物哪堪画?县吏催租夜打门”。这里既有眼前的现实,也包含诗人对此的态度,而写的角度却是从古今对比着眼的。古代的朱陈村是两姓之间互相婚嫁,男耕女织,安定富足,今天的朱陈村怎么样了呢?诗人没有多说,只选了一个典型的小镜头:“县吏催租夜打门”。追租逼债,深夜不宁,柳宗元笔下的《捕蛇者说》中曾给我们描绘过这群悍吏下乡催租逼债时的嘴脸:“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犬不得宁焉”。鸡犬尚不得宁,何况人呢?人深夜都不得安宁,哪里还谈得上安定富足的朱陈村嫁娶呢?所以诗人说“而今风物哪堪画”!这个“哪堪画”中,包含着诗人多少同情、多少愤慨啊!当然,诗人还有一层意思没有道破:官吏为什么要来深夜逼债?农民又为什么交不起租?这恐怕就与当时统治者的苛征重敛,与当时“钱荒米贱”的税收制度有关了。因当时新法规定收租要钱不要米,结果造成钱荒米贱。苏轼在此之前所写的《吴中田妇叹》中就曾对此弊加以直接抨击:
    茆占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颊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枇。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在《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这首绝句中,对当时的苛赋重敛揭露得虽不象《吴中田妇叹》那样尖锐,但通过诗人所精心选择的这个镜头,也把官吏的骄横,赋敛的苛重以及诗人对此的不满,对民瘼的关心都流露于其中了。
    值得指出的是,诗人在当时的处境下还能如此关心国事,敢于指斥朝政,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元丰二年十月,御史中丞李定国等从苏轼《吴中田妇叹》等诗作中断章摘句,弹劾苏轼作诗讽刺新法,把他从湖州逮捕至京,后经其弟苏辙及友人们的多方营救才免于一死。元丰三年责授黄州团练副使。早在外调杭州时,他的表弟文同就告诫他不要批评时事;所谓“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题诗”。但他还是骨鲠在喉、一吐为快,在杭写了《吴中田妇叹》,横遭大祸。这次贬到黄州还是不能三缄其口,仍以国事为念。一方面写信给友人,打听西北边事,同时又借朱陈村画来批评时事,表现他对当时吏治和赋敛的不满,对农民命运的关注。身处逆境,仍以国事民瘼为重,这种为国忘身的精神是值得称赞的。
    这首诗艺术上的特色主要有二:一是以对比手法,借古讽今。诗人把古代朱陈村两姓婚嫁、富足安定的生活环境与今天苛征重赋、深夜不宁的现状作一鲜明对照,这样更能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他又以朱陈村旧使君的身份来描绘和咏叹,这样就使他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感慨也显得更为深沉。二是它那浅显通俗的语言。全诗近乎口语,无一典故、无一生词僻字,这在“以才学为诗”,讲究“无一字无出处,无一字无来历”的宋代诗坛上是相当难能可贵的。这显然是受了唐代新乐府运动倡导者白居易的影响。苏轼常说自己“我甚似乐天”,“我似乐天君记取”,“定似香山老居士”。这个“似”,主要是指后期的情趣和生活态度相似,但也应包括他们某些诗作风格上的相似。当然,我们说这首诗的语言浅显通俗,绝不意味着此诗艺术上的平庸和粗疏,相反,无论是在写作角度还是镜头选择上都是经过精心构思的,这也许就是王安石所称赞的那种“看似寻常最奇谲,成如容易实艰辛”的诗歌境界吧
    
    朱陈村嫁娶图
    
    今日朱陈村
      附
    《南濠诗话》 明·都穆
    朱陈村在徐州丰县东南一百里深山中,民俗淳质,一村惟朱陈二姓,世为婚姻。白乐天有朱陈村诗三十四韵,其略云“县远官事少,山深民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人,死为陈村尘。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惟两姓,世世为婚姻。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君。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予每诵之,则尘襟为之一洒,恨不生长其地。后读坡翁《朱陈村嫁娶图》,诗云“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则宋之朱陈已非唐时之旧。若以今视之,又不知其何如也。
    《蓬窗日录》卷七 明·陈全之
    东坡《朱陈村嫁娶图》云:“我是朱陈旧使君,劝农曾入杏花村。而今风雨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则非乐天所云“县远官事少,土深民俗淳”之旧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