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资源 >

港台主要汉学杂志近期目录(十二)(2)

http://www.newdu.com 2017-11-24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11、战后台湾政治史——中华民国台湾化的历程
    
    出版时间:2014年3月
    作  者:若林正丈 原著,洪郁如等 合译
    出版单位: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内容简介:
    序 章 观察现代台湾政治的角度
    一、民主化、认同政治、台湾海峡的和平
    二、为什么中华民国台湾化?
    三、中华民国台湾化的展开
    第壹部 前期.初期条件.启动 1945-1987年
    第一章 多重族群社会的台湾―历史前提
    一、满清帝国、日本殖民帝国、多重族群社会
    二、中场的悲剧―二二八事件与「省籍矛盾」、台湾民族主义的历史起源―国家机构的统合
    三、国民党政权的撤迁台湾
    第二章 战后台湾国家与多重族群社会之重组―初期条件
    一、作为东西冷战「前哨站」的战后台湾国家
    二、作为另一个「正统中国国家」的战后台湾国家
    三、作为迁占者国家的战后台湾国家
    四、多重族群社会的战后重组
    第三章 不合理体制的恶化与调整―启动过程
    一、外部过程―从冷战前哨基地到暧昧的周缘
    二、内部过程―从体制调整到体制转型
    第贰部 中华民国台湾化的展开 1988-2008 年
    第四章 民主体制的设置―「宪政改革」的第一阶段
    一、「宪政改革」的启动与其政治蓝图
    二、「宪政改革」的展开―「最小纲领民主体制」的设置与政府代表制问题的解决
    第五章 朝向主权国家与民主体制的苦恼―「宪政改革」的第二阶段
    一、「冻省」与「台湾式半总统制」之形成―第四次修宪
    二、「两国论」修宪的夭折与「宪政怪兽」的终结―第五次修宪的纠纷与第六次急就章式修宪
    三、政权交替的冲击与第七次修宪―国家性与政治体制的新典范?
    第六章 民族主义政党制的形成及其展开
    一、民族主义政党制的形成与政治动员之族群=民族的(ethnic-cum-national)脉络
    二、民族主义政党制的展开
    第七章 多元文化主义的浮现
    一、「过去的克服」与「族群和解」
    二、从同化主义到多元文化主义
    三、变貌踌躇的认同
    第八章 七二年体制的倾轧
    一、中华民国台湾化与「七二年体制」
    二、「一个中国」原则在台湾的衰退
    终 章 中华民国台湾化与台湾海峡的和平
    一、中华民国台湾化之未来
    二、中华民国台湾化与台湾海峡的和平
    12、旗帜上的风景——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风景描写
    
    出版时间:2014年3月
    作  者:张夏放 著
    出版单位:台北:秀威信息科技公司
    内容简介:
    在中国现代小说中,「风景描写」在不同的作家作品中呈现出形态各异的面貌。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直到世纪的结束,小说里的风景也不断地变化色彩,这里面有作家对小说文体上的考虑布局,也牵涉到了作家的审美观点、文化理想、社会思潮及意识形态等因素。
    本书以文本研究的方式,爬梳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风景描写」,包括美学意义上的风格特征,以及更深一层的意识形态等,并对这些形色各异的面貌进行阐释。书中聚焦的范围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一直到中共建国,述及鲁迅的《故乡》里的荒村、沈从文《边城》中的老渡口、废名《桥》上的各色风光、萧红《呼兰河传》河畔的花园、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太阳及河流等现代名家巨著中自然景色的书写和象征。
    作者简介:
    张夏放,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职语文出版社。曾做过乡村教师,文学杂志编辑。主编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两种,出版译作一种。发表论文、小说、诗歌等近百篇(首)。
    13、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
    
    出版时间:2014年3月
    作  者:王泛森 著
    出版单位:台北:允晨文化
    内容简介:
    在近代中国,当新的思想典范逐渐登临历史舞台时,有不少带有传统色彩的学术论述被推挤到历史边缘,这些思想、论述、视野及方法,值得重新加以检视。「执拗的低音」不是复古,而是回到各种论述的分流点去重加审视,去了解是不是有获得一些新的学术资源的可能。
    本书共有正文四篇。第一篇〈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本篇包括若干主题,如重新检讨近代中国激进思想下各种互相竞争的论述、对「史家的逻辑」与「事件的逻辑」的思考、对历史人物「有限理性」(bound rationality)的思考等。第二篇〈「心力」与「破对待」〉。本篇以《仁学》为例,说明新奇的自然科学概念如何转化了传统的道德语汇、「心力」与主观能动性的塑造,宇宙道德共同体的追求,并说明新的价值追求如何改变学术的视野。第三篇〈王国维的「道德团体」论及相关问题〉。近代的新史学强调:史学研究不应受传统道德仁义的束缚。历史与道德、历史与伦理成为一种过时的关怀。本篇探讨王国维「道德团体」说的观念来源,并借着这个机会讨论「历史」与「伦理」、「历史」与「意义」等相关问题。第四篇〈「风」——一种被忽略的史学观念〉。在近代中国,新史家通常宣扬「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梁启超)。本篇则想检视一种被忽略的史观,它强调历史是一种察势观「风」之学。
    作者简介:
    王泛森,台湾云林北港人。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士、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历史学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央研究院院士。
    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台北:时报出版,1985)、《古史辨运动的兴起》(台北:允晨文化,1987)、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00)、王晓冰译,《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译自:Fu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台北,联经出版,2003)、《晚明清初思想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香港:三联书店,2008)、《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台北,联经出版,2013)
    14、场域与景观: 台湾文学传播现象再探
    
    出版时间:2014年3月
    作  者:林淇瀁 著
    出版单位:台北:印刻文学
    内容简介:
    卷一 与历史协商:文学史论与本土论述
    壹、民族想象与大众路线的交轨:1930年代台湾话文论争与台语文学运动
    贰、一个自主的人:杨逵日治年代的社会实践与文学书写
    参、再现南投「意义地图」:日治以降南投新文学发展典模
    肆、「现代」与「现实」的辩证:《笠》诗刊本土论述的双轴延伸
    伍、场域‧权力与游戏:从旧书重印论台湾文学出版的经典再塑
    卷二 与社会对话:报导文学与散文论述
    壹、击向左外野:日治时期杨逵的报告文学理论与实践
    贰、台湾报导文学的虚构叙事规约
    参、台湾报导文学书写策略分析
    肆、猛撞酱缸的虫儿:柏杨杂文的文化批判意涵
    伍、高职国文现代文学选文的社会想象:以东大版、龙腾版为例
    卷三 与网络汇流:网络文学与数字论述
    壹、超文本‧跨媒介与全球化:网络科技冲击下的台湾文学传播
    贰、寻找书写新部落:台湾作家「部落格」传播模式初探
    参、文本协商:台湾作家「部落格」传播模式再探
    肆、逾越/愉悦:信息、文学传播与文本越位
    伍、台湾文学与数据库之运用
    15、日治时期台湾人在满洲国的生活经验
    
    出版时间:2014年3月
    作  者:许雪姬等 访问、记录
    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
    内容简介:
    本书的10位受访者中,有6位已经90多岁,有1位85岁,其余都是第二代、第三代,亦即目前要找到去满洲的第一代已相当困难。在满洲的时间以谢秋涫、谢秋涛、谢久子在满洲共二、三十年最久,而李水清、吴昌礼有七、八年,谢秋临、黄文生两年,涂南山和林恩魁最短。他们的满洲经验有益于研究建国大学;谢家人、黄家及其姻亲的满洲经验,可进一步研究他们到满洲的背景,及其对家族发展的影响。
    16、清平山堂话本研究:以日本内阁文库藏本为主
    
    出版时间:2014年3月
    作  者:李李 著
    主 讲 人:徐秀荣 总编辑
    出版单位:台北:里仁书局
    出版地点:台北
    主办单位:里仁书局
    联 络 人:曾美华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白话小说的崛起
    第二节 《六家小说》、《六十家小说》与《清平山堂话本》
    第三节 《清平山堂话本》研究现况
    第四节 《清平山堂话本》辑印者——洪楩
    第五节 话本小说的体制
    第二章 分论
    第一节 话本卷一
     卷一之一〈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
     卷一之二〈简帖和尚〉
     卷一之三〈西湖三塔记〉
     卷一之四〈合同文字记〉
     卷一之五〈风月瑞仙亭〉
    第二节 话本卷二
     卷二之一〈蓝桥记〉
     卷二之二〈快嘴李翠莲记〉
     卷二之三〈洛阳三怪记〉
     卷二之四〈风月相思〉
     卷二之五〈张子房慕道记〉
    第三节 话本卷三
     卷三之一〈阴骘积善〉
     卷三之二〈陈巡检梅岭失妻记〉
     卷三之三〈五戒禅师私红莲记〉
     卷三之四〈刎颈鸳鸯会〉
     卷三之五〈杨温拦路虎传〉
    第三章 总论
    第一节 角色脸谱
    第二节 市井风情
    第三节 时代思想
    第四节 地域景观
    第五节 词语结构
    第六节 艺术美学
    第四章 结论
    作者介绍:
    李李,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现任教于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系文艺创作组。著有《古典名篇赏析》、《袁小修小品文论集》、《三苏散文研究及其它》、《〈台湾陈办歌〉研究》。
    17、道教女神信仰研究
    
    出版时间:2014年2月
    作  者:庄宏谊 主编
    出版单位:台北:辅大书坊
    内容简介:
    本书共有五篇道教女神的研究论文,第一是郑素春的〈唐、宋时期魏华存信仰研究〉,以历史文献考察上清经派祖师魏华存的信仰在唐宋时期的发展与演变。第二篇为陈艺匀的〈无夫与不产─仙人玉女传说中的婚配、生产与神性〉,讨论道教神话中玉女与女先在信仰者心目中的角色及社会地位。第三篇为张译心的〈王母起源的灵知叙述与朝圣实践的诠释──以彰化一新兴王母庙为例〉,以田野调查方法探讨当今台湾的王母信徒透过通灵的方式,试图了解自己所信奉之神的情形。第四篇乃萧登福的〈论汾阴后土祠所祀为后土地母并论后土非女娲〉,以丰富的文献论述汾阴后土祠的神为后土地母。第五篇为郭又慈的〈台湾宫庙管理──以新北市芦洲护天宫为例〉,以田野调查的方法,从「宫庙管理」的角度,探讨芦洲护天宫的经营及其地母信仰
    18、旅人心境:台湾日治时期汉文旅游书写
    
    出版时间:2014年2月
    作  者:林淑慧 著
    出版单位: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
    内容简介:
    旅游书写呈现作者与时空情境的关联,蕴含跨界比较或自我观看的方式。本书从台湾日治时期《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民报》、《台湾新民报》、《台湾教育会杂志》、《台湾文艺丛志》、《诗报》、《三六九小报》、《风月报》与《南方》等刊物及颜国年、?献堂、鸡笼生等个人文集,或是留日学生回忆录的旅游书写,诠释知识分子的文化批判及国际观。旅游散文为作者择选、编织、重组旅游经验,与如何再现记忆有关;且藉由论述表达抗拒的理念,或流露受到殖民势力与权力影响的痕迹。应用与旅游或观光、空间与地方、再现、叙事、论述、情感结构等概念,诠释时空流转下台湾旅游书写的视角与意象,并分析现代性与文化迻译等核心主题。
    19、魔神仔的人类学想象
    
    出版时间:2014年2月
    作  者:林美容、李家恺 合著
    出版单位:台北:五南图书公司
    内容简介:
    壹 序言
    贰 何谓魔神仔,何为魔神仔
    一、魔神仔的定义 
    二、古文献中的山魈 
    三、山都木客及其诠释 
    四、台湾文献中的魔神仔
    五、今人对魔神仔的研究与探索
    参 魔神仔田野
    一、魔神仔传说与故事的搜集 
    二、魔神仔的样子
    三、魔神仔会幻化
    四、魔神仔、水鬼与梦伥 
    五、人们对魔神仔的认知
    肆 魔神仔之于人
    一、魔神仔喜欢作弄人
    二、魔神仔喜欢「牵囝仔」 
    三、魔神仔会置人于死吗 
    四、魔神仔偶尔对人有益 
    五、魔神仔相关的民俗与信仰
    伍 魔神仔与大自然的关系
    一、魔神仔与山
    二、魔神仔与水
    三、魔神仔与动物
    四、魔神仔与植物
    五、魔神仔与其它大自然事物
    陆 魔神仔的比较民俗学
    一、福建的魔神仔
    二、日本的妖怪与神隐现象 
    三、跨民族的矮人传说
    柒 魔神仔的人类学想象
    一、早期人类丛林生活的联想
    二、文明进化的重大关键性改变
    三、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刻画 
    捌 结论
    一、魔神仔本质上是精怪 
    二、魔神仔即台湾版的矮人 
    三、魔神仔具有比较民俗学的意涵 
    四、魔神仔传说故事是人类远古生活经验之集体无意识的迸发 
    五、魔神仔传说故事提醒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六、魔神仔传说故事对当代民俗的意涵
    20、祖灵与上帝:花莲太鲁阁人的宗教变迁与复振运动
    
    出版时间:2014年2月
    作  者:邱韵芳 著
    出版单位:台北:Airiti Press
    内容简介:
    本书关注三个主题──太鲁阁人的祖灵信仰、带给太鲁阁人新神灵观的基督长老教会,以及当代太鲁阁文化活动中有关传统的建构,而贯串这些主题的则是utux与gaya两个关键的概念。透过本书有关utux与gaya的探讨,作者企图描绘出花莲太鲁阁人传统信仰受到基督教影响之前与之后的大致面貌,并藉由改宗的历程,进一步讨论「祖灵」与「上帝」对于不同时期与部落之族人的意义。最后亦从太鲁阁人的复振运动中,探讨由当代族群菁英所建构的「传统」祭仪,从展演逐步转化为族群认同表征与仪式背后的动力,及其带来的后续效应。
    作者简介:
    出生于基隆,二十三岁时决定放弃台大数学系硕士班学业转考人类学研究所,考试失利却意外参与了原住民纪录片拍摄工作,自此深深被部落吸引无法自拔。二十七岁进入台大人类学研究所就读,从硕士到博士论文,皆关注台湾原住民的宗教变迁,尤其是对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在部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所扮演的角色深感兴趣。除宗教议题外,也关心原住民的族群认同,以及当代的变迁和发展,如小区营造、文化观光等问题。现任职于国立暨南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研究领域为宗教人类学、族群理论、台湾南岛语族研究、观光人类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