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9岁的他获得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4年,他带领团队全程筹划首届世界语言大会,代表中国提出会议议题并确定纲领性文件;2015年,中国首部“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工具书在他的手中诞生——他就是中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第一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杨亦鸣。 时光退回到23年前。1994年,37岁的杨亦鸣已经是位知名的音韵学家,他创立的“透视分离法”被誉为“近代音研究的一项新方法”。20世纪90年代中期,杨亦鸣敏锐捕捉到了国际学界的新变革,开始将目光聚焦到语言的神经机制这一国际学术前沿,组建了我国第一个以汉语为语料、以当代语言学为背景的神经语言学课题组,他自己开始了艰难的“中年变法”。 那时,学汉语史出身的杨亦鸣把一大堆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认知科学方面的专业书刊搬进了办公室,从零开始学习新知识。此后,他把所有的“节假日”都变成了“工作日”。“老师对自己‘狠’是出了名的。”学生李平回忆,有一次,为了“熬”一篇学术论文,杨亦鸣在办公室“闭关”研究了三天三夜。每当需要资料时,办公室的门缝里就会递出一张小纸条,学生们便将相应的文献送进去。当第四天大门敞开时,桌上只有他啃了几口的烧饼,而另外准备的盒饭却一口未动。 “神经语言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有较多尚待挖掘的领域,但可供借鉴的经验却较少,需要做大量探索性的工作。”杨亦鸣说。凭借着钻研精神,杨亦鸣带领团队接连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奖等重大奖项,先后在国际语言学、脑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顶级刊物发表100余篇重要学术论文,赢得了国内外学界的充分肯定。 在社会公益领域,杨亦鸣团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聋人汉语和手语语音加工神经基础的对比研究”,致力于让聋人真正“听”得懂,能交流。在传统文化方面,他们尝试用自然科学手段探索古诗韵律机制,科学认证了文化“基因”的存在,揭示古诗阅读对我国青少年学生大脑发育的影响。 “中国要从语言大国向语言强国迈进,语言能力的提升十分关键,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努力为中国寻找通往语言强国的钥匙,这是杨亦鸣一直坚守的信念。 在他的办公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国家语言文化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厚厚一摞“一带一路”相关资料,这是他新的研究方向。杨亦鸣说:“我的团队正在努力建设‘一带一路’语言通服务平台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本用语数据库,希望进一步提升国家语言能力,让中国成为真正的语言强国。” (作者:郑晋鸣、李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