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治学心语 >

仲秋时节忆孔丘

http://www.newdu.com 2017-11-24 国学网 刘骏 参加讨论

    孔子与仲秋的关系可谓密矣。汉代以来独尊儒术,奉孔子为先圣先师,四季仲月丁日行释奠礼,而尤以仲秋祭典为最盛。而更为重要的是,孔子的诞辰也在仲秋时分。《谷梁传》载:鲁襄公21年(前552)冬十月庚辰朔(初一),庚子孔子生。周正十月即农历八月,庚子即为八月二十一日。《公羊传》在同年目下云: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案十月庚辰朔,则十一月不当有庚子,对此汉何休解诂也说:此庚子当在十月也,并举出另有《公羊传》本无“十有一月”四字。可见,谷梁、公羊两传在孔诞日的表述上实无二致,都明确指向了“八月二十一日”。由于两传传承自孔氏弟子子夏,可信度较高,这一看法也渐趋成为当前学界共识。最早对此提出异议的是《史记·孔子世家》,文中只交代了孔子生于襄公22年(前551),月、日、干支均未提及。但这却成为孔诞日二千年争讼的张本。
    宋代孔诞日第一次成为热点。这关乎古代文化习俗的一系列变迁。如对生日的看法。古人认为生日是母难日不主张过,但自南北朝风气始变,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载: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自兹已后,生至经日,尝有酒食之事耳。并责其“酣畅声乐不知有所感伤”。唐封演《封氏闻见记》也载:近代风俗人子在膝下,每生日有酒食之会。孤露之后不宜复以此曰为欢会。据文可知,到唐代过生日始成风气。再是数字纪日的通行。古代纪日用干支并配以月相,如上巳节(三月三)、端午(五月五)原本都是从当月首个支日。数字纪日因历法原因日序多变,如武则天时还曾将圣历元年正月初二调整成初一,直到汉后历法技术相对稳定后数字纪日才渐次出现,如曹丕《九日与钟繇书》、陶渊明《九日闲居》即指九月九日,隋唐后始得通行。由于这个缘故,宋人罗泌《路史》记载南朝臧荣续不得孔圣诞日,以孔子庚子日生,每于庚子日陈五经拜之。再有就是理学的兴起和佛教的影响。承唐末五季之乱,儒学到宋代迎来了新生,以北宋五子为代表的理学兴起。孔子地位被推到极致,被奉为至圣文宣王,一度更加封为文宣皇帝。至于佛教,《路史》在谈及孔子生日时就曾指出佛诞日四月八日民间礼拜之胜。正是这些综合因素,孔子生日一下子成为热点,从北宋元丰八年(1085)到金正大四年(1227)先后有四部书讨论孔子诞辰,分别是《孔氏家谱》《祖庭杂记》《路史》《祖庭广记》。其中《路史》最为重要,他在主收疑难辩论条目的《余论》中孔子生日一节提到了前两部书的相关内容,可见这一话题在当时尚属未定,而《祖庭广记》则为各书集大成者。这四部书都确定孔诞日是鲁襄公22年农历八月庚子二十七日。其做法据后世学者考订是年用《史记》,结合谷梁、公羊两传的月与干支推算而来。一言以蔽之就是创新加组合。由于孔氏族人的力推,这一日子被确定,但对当时影响并不大,因孔子常祀依然是春秋两季的丁祭,孔诞日则用于家祭。
    孔诞日第二次成为热点是1913年新文化前夜。其时西学盛行,打倒“孔家店”的呼声在即,孔子地位一落千丈。春秋两季祀典取消,孔子诞辰成了人们可以追思孔子而不被“时贤”过多诟病的唯一凭籍。经过一番研究,该年9月28日被定为孔诞日由政府举行祭孔,而这一日子的确定则是将宋后始行确定的公元前551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换算成公历格历(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1582年启用的历法)。鲁迅在其日记中也提到此事,说是时任教育司司长经学大师夏曾佑实主其事。也就是说国人在两千多年后给至圣先师过起了阳历诞辰,并美其曰与世界接轨。但幸也赖此孔子的纪念得以保留。1939年这一公历日子更被民国政府定为教师节。孔诞日第三次成为热点则是在又一百年后的2012年前后,与教师节的调整动议相联系。其讨论尚在进行中。当下国运昌隆,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学术自信渐行恢复。在这一轮学者讨论的热点中,孔子的生日得以拨其乱反乎正,正本清源,重新定格到公元前552年农历八月二十一日。这是主流,正所谓无往不复,复者德之本也,复自道何其咎,当然我们也不讳言,还有学者主张将这一日子换算为儒历(古罗马独裁官恺撒公元前45年启用的历法)即10月9日,盛情所在庶几先圣也能沐浴一下古罗马的荣光。
    孔诞日的辩论意义早已超越家族,它更是一个历史话题,更多折射出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心路。如果在历史的长河中要拿出一个人来,为这个民族的历史、现状、发展来负责,敢问舍孔又将其谁呢?至于学界呼吁将孔诞日和教师节联系到一起,这在当下恐还是奢望,成功固然可喜,不成功也无需怨艾。国人四季祭奠先圣先师,早在三代孔子之前已盛行。《礼记·文王世子》云: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周礼·春官》亦云:大司乐掌成均之法。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於瞽宗。可知祭奠先圣先师原无系于孔子,今也何拗强。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对文化有乐观的心态。正像夫子回答子张问礼之损益,子云: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有继周者,虽百世(一世为三十年)可知也。制度可以损益,但没有一个社会可以没有制度,即使是在三千年后。这就是夫子所秉有的并其传给我们的信仰和乐观。让我们记住这个日子吧:农历八月二十一日。
    中秋将至,抚经阅史,默念夫子,永佑中华。是为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