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海外汉学 > 综合述评 >

2010年西方当代中国研究的热点回顾

http://www.newdu.com 2017-11-3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刘杉 参加讨论

    2010年西方当代中国研究(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的很多方面是围绕着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发展模式和中国道路,及其对中国和世界各个方面的影响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呈现出重点突出,研究内容覆盖面较广的特性。其研究热点似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
    一、对中国发展模式的特点、成就,及其国际影响的研究
    中国的发展对现行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意义是当代中国研究的一个热议话题,所探讨的内容包括这种发展对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全球的环境、海洋和能源问题,乃至对整个由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主导的现行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和意义。剑桥大学学者哈尔珀 (Stefan Halper)2010年推出的新书《北京共识:中国模式将如何主导21世纪》(The Beijing Consensus: How China's Authoritarian Model Will Dominate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会削弱西方以自由化的市场和政治民主为基础体制的国际影响力,而且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很多方面形成挑战。这类分析中国国际地位上升意义的书籍还包括罗德明等2010年主编出版的《中国,发展中的世界和新的全球动力》(China, the Developing World and the New Global Dynamic),2009年马丁·雅克的畅销书《当中国统治世界》,以及《中国和转变中的全球资本主义》(China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Global Capitalism)等。2009年前的一些热门的相关书籍,如彼得森研究所的《中国崛起:挑战和机遇》(China's Ris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也在2010年获得再版。
    针对一些人西方对中国焦虑不安的心态,麻省理工学院的政治学学者爱德华·斯坦菲尔德(Edward S. Steinfeld)2010年出版了《玩我们的游戏:为什么中国的崛起不会威胁西方》(Playing Our Game: Why China's Rise Doesn't Threaten the West),认为中国的发展实际上是中国按照西方的游戏规则融入现行的世界秩序的过程。英国学者柯岚安在2010 出版的《中国:悲观的乐观主义之国度》(China: The Pessoptimist Nation)一书中指出:中国还拿不准自己在国际关系中的正确定位问题。这类的论著还包括牛津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在中国再制造:外国投资者和中国的制度变迁》(Remade in China: Foreign Investors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China)等。
    从学术期刊来看,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道路的历史性回顾与分析成为很多期刊的重点分析内容。对中国软实力的研究同样是一个热门的课题。美国的《当代中国》(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杂志2010年第2期和第3期分别以“理解中国的崛起”(Understanding China's Rise)和“探讨中国模式的现代化”(Debating the China Model of Modernization)为专题,发表了两组文章,分析中国的发展,探讨中国模式、中国的软实力及其意义和影响。包括《亚洲研究》(Asian Survey)等其他期刊也有论文讨论孔子学院等中国软实力内容。劳特利奇出版社2010年出版了《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提升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软实力和硬实力》(The Beijing Olympics: Promoting China: Soft and Hard Power in Global Politics ),还预计在2011年出版《中国的软实力和国际关系》(China's Soft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等中国政策研究专著。
    从对中国外交的政策和体制等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内容来看,除了《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外交政策》( Foreign policy)和《国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等智库主办的政策刊物,以及《国际安全》等专业期刊以外,《中国季刊》和《中国研究期刊》等当代中国研究学术期刊也一如既往的受到了更多关注。在论著方面,英国学者布思林(Shaun Breslin)2010年主编出版了《中国国际关系手册》(Handbook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内容涵盖了中国国际关系领域的各个方面。除了美中关系和中日关系这些常态性的热点研究对象以外,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增长,中国同拉美、非洲、中东、俄罗斯及周边国家的关系也成为当代中国研究的重点课题。
    二、对以党和政府为主体的中国政治体制分析
    由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改革和发展中的决定性领导作用,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分析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伦敦《金融时报》前驻北京记者马利德(Richard Mcgregor)2010年出版的畅销书《党:中国共产主义统治者的神秘世界》(The Party: The Secret World of China's Communist Rulers),根据他在作为记者在中国多年的经历,分析了这一中国改革开放的政治管理系统,是如何领导中国渡过困难和危机的。该书对党的体制、信息体系、意识形态和腐败问题都有详述。沈大伟的论著《中国共产党:萎缩与调整》,以及柏思德和郑永年主编的《改革中的中国共产党》也得到了再版受到了学界的重视。
    对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领导人的研究同样是一个重要内容。《中国领导人是如何思考的:中国改革的内幕及其对未来发展的意义》(How China's Leaders Think: The Inside Story of China's Reform and What This Means for the Future)一书于2009年12月出版。作者库恩(Robert L. Kuhn)通过与100多位中国领导人进行交谈,并且参考了很多内部文件。就西方社会和学界关心的问题,包括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中国领导人怎么看、怎么想,中国领导人怎么产生等进行了分析。
    有关中国各级政府的管理和行政改革这一年来也是著述颇丰。从英国的《中国季刊》到荷兰的《中国信息》(China Information)等期刊都有论文涉及。一些学术出版社也相继有专著出版,包括《中国的治理之术》(China's Governmentalities)和《中国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Local People's Congresses in China.)等。以往的研究热点,如有关农村基层政权和村级民主等,也不乏专著和总结性的文章。 
    对中国模式下经济和金融管理体制的分析,则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另一个重点内容。不仅史宗瀚(Victor C. Shih)等人近年来的有关著作还在继续热销,新著述也在不断地涌现,如威利出版社纳入2011年出版计划的《红色资本主义:中国超凡崛起的孱弱金融基础》(Red Capitalism: The Fragile Financial Foundation of China's Extraordinary Rise)。有关中国模式下的商业文化研究也不乏力作。被《经济学人》和《福布斯》评价为“年度最佳书籍”、“伟大的金融著作”的《中国低劣的制造:一个业内人士对中国生产过程内部策略的陈述》(Poorly Made in China: An Insider's Account of the Tactics Behind China's Production Game),就是从个人商业经历的角度,讲述了“中国制造”背后的不顾产品质量、罔顾顾消费者权益的指导思想。实际上是探讨了与西方完全不同的中国商业文化和社会心态。
    三、对中国模式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的考察
    这个方面比较引人注目的研究热点包括:
    (1)对于中国模式下政府与社会互动关系的分析。《当代中国》2010年5期以“30年改革后中国社会的开放性”(Openness of Chinese Society after Three Decades of Reforms)为主题刊登了一组文章,还有3篇同类文章将在2011年第一期刊登。 《中国季刊》和《中国信息》也有探讨相关问题的论述,包括对互联网时代的新特点分析。从专著方面来看,裴宜理等的《中国的社会:冲突和阻力》(Chinese Society: Change, Conflict and Resistance)2010年推出了第三版。2010年出版的相关书籍还包括牛津、哈佛、斯坦福等大学出版社推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未来》(The Future of Chinese Capitalism)、《变化中的媒体,变化中的中国》(Changing Media, Changing China)、《国家的盟友:中国的私营企业家和民主的变化》(Allies of the State: China's Private Entrepreneurs and Democratic Change)、《接受权力主义:中国改革时代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Accepting Authoritarianism: State-Society Relations in China's Reform Era),以及劳特利奇出版社的《中国政治:国家、社会和市场》(Chinese Politics: State, Society and the Market)等。
    (2)有关中国模式下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以及与此相关的政府民生政策也与往年一样热门。《中国季刊》2010年3月号发表了一组有关中国社会保障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问题的调研文章。《国际中国研究》杂志2010年刊登了多篇关于中国医疗和社保方面的研究论文。《现代中国》(Modern China)也有论文涉及住房问题。在专著方面,哈佛大学的社会学教授怀默霆2010年出版了《社会火山神话:感悟当代中国的不平等和分配不公》(Myth of the Social Volcano: Perceptions of Inequality and Distributive Injustice in Contemporary China),是在近年来系统的社会调查数据基础上进行的实证性分析。他2010年还主编出版了《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当代中国的城乡差别》(One Country, Two Societies: Rural-Urban Inequal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一年多以来出版的相关书籍还包括斯坦福、康奈尔等大学出版社的《在后社会主义的中国创造财富和贫穷》(Creating Wealth and Poverty in Postsocialist China)、《中国的集体性抗争》(Collective Resistance in China)。劳特利奇等出版社也出版了《自杀与正义:一个中国的视角》(Suicide and Justice: A Chinese Perspective)和《中国国家与社会对社会福利需求的回应》(State and Society Responses to Social Welfare Needs in China)和《在一个工人国度里的下岗职工》(Laid-off Workers in a Workers' State)等书籍。
    在诸多社会问题中,妇女问题一直是当代中国研究的热门问题。这一方面是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的推动,另一方面也与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有关系。2010年12月出版的《中国季刊》就是一期以分析中国妇女及其历史发展为主题的专刊。2010年还有数本有关中国妇女问题的专著问世。
    (3)中国发展的环境影响是近年来经久不衰的研究热点。关于环境污染的相关研究不仅仅是受西方生态运动推动,也受酸雨、臭氧层被破坏和全球变暖等环境保护主义议题影响。《当代中国》2010年第一期以“中国的环境和卫生”为主题,专刊发表了七篇有关文章。另外,包括《中国季刊》在内的其他学术期刊多有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在论著方面,依克诺米(Elizabeth C. Economy)2010年再版了她的代表作《河流渐黑:环境问题挑战中国未来》(The River Runs Black: Th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 to China's Future),把第一版出版后5年多的变化纳入新版的内容。伦敦《卫报》驻华记者沃茨(Jonathan Watts)以在中国各地旅行游记的形式写成了《当十亿中国人跳起来:中国会如何会拯救或消灭人类》( When A Billion Chinese Jump: How China Will Save Mankind -- Or Destroy It )。
    除了以上内容以外,研究方法的改进也是2010年西方当代中国研究界的一个亮点。卡尔松(Allen Carlson)、加拉格尔(Mary E. Gallagher)、李侃如和墨宁(Melanie Manion )等三代当代中国研究学人2010年联袂推出专著《当代的中国政治:新的资源、方法和学科策略》(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s: New Sources, Methods, and Field Strategies),内容涵盖了当代中国研究各个分支领域研究方法的最新发展。为中国问题研究的科学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