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海外汉学 > 论著评介 >

纵横捭阖立新论 历久弥新启深思——读王志清先生的《纵横论王维》

http://www.newdu.com 2017-11-30 网络来源 吴振华 韩善滨 参加讨论

    王维以他静逸明秀、空灵澄澈的诗歌作品,赢得了后世读者的青睐。学界对他的研究从未间断,近三十年来更是不断掀起高潮。当前对王维的研究基本上已覆盖了王维的方方面面,如对王维的生平、思想的研究,对王维作品的考证及艺术探索等等。虽然研究王维的论文每年都以数十篇的数量增加,但是全面而系统的关注王维,尤其是探索他的诗歌美学意义的作品尚不多见。在这种背景下,王志清教授《纵横论王维》(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齐鲁书社,2008年修订本)一书的出现,是有其独特价值的。本书立足当下,广泛地运用东西方文艺学理论,深入的阐释王维诗歌的艺术价值,赋予本书十分鲜明的理论特色。傅璇琮、陈允吉、陈铁民、吴相洲等众多学者,都对此书有较高的评价。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介绍一下本书的特色。
    一、立足主体,方法创新
    一直以来,对于王维的接受,人们多从其诗歌的艺术价值、思想内涵的角度来研究王维其诗、其人,很少有人站在诗人主体的角度去解释他的创作心态、他的思想以及他的审美思考。王教授的《纵横论王维》恰是在这个方向上进行了很大的努力。正如作者所言,对王维的研究“渐渐成为一种生命需要,成为生命存在的一种内容,而让我一发不可收拾。……我的心灵竟然与王维有着深刻而微妙的契合。……我接通了王维,王维在我的思维里复活,在我的体内呼吸。”[1 ]作者在用心去感受,用生命去体验的基础上,冲破一千多年的历史间隔,“实现古人与今人……的沟通与交融”[2 ],并虔诚地“致力于王维的重新解读以及王维艺术的价值提升”[3]。这种接受者以“性情参与”介入诗人主体的解读方式,是一种较新的解读古典文学的范式。
    陈文忠先生在《文学理论》一书中指出:“主题有三个方面的构成因素:一是作家在文本中想要表达出来的审美意识,即作家立言之本意;二是读者从文本的形象中看出来的审美意识,即读者阅读之所见;三是没有被作家和读者意识到而又包含在文本形象中的审美意识,即作品形象之所藏。”[4]王志清先生的研究方法,正是这样一种站在创作主体的角度,使用感性和理性相交融的方式,来沟通诗人与读者的心灵,重新解读作品,使作品真正地获得第二次生命。这对于充分认识作品中“作家立言之本意”,发掘作品的“形象之所藏”,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如在“自然中心主义的生态观”一节里,如果没有作者对王维创作机缘和心理状态的深刻体验和领会,没有“以无意识的态度应和宇宙的无意识”,“天如何人亦如何,山水如何我亦如何”,“把自己混同万物”、“一无挂牵,一无待累,人与物同,物各自然”等种种体验和领会,是不容易得出(王维)“深入造化的核心”、“乐天籁的悠然自足”、“同享其他生命的幸福”这些结论的。
    值得一提的是,诗歌辞赋的创作经历(王志清先生有《生命场景》、《心如古铜》等诗集,《赋<黄山十赋>》、《月兮赋并序》、《美妙的山水协奏》等辞赋),也使作者从王维审美创造的角度来研究王维的作品时,具有比一般人更为敏感和细腻的艺术知觉。如,作者对“天机深趣的唯心能动”、“心会境生的唯美置换”、“微妙超悟的精彩幻象”[5]等论断的阐释,就显示了他以诗人之心去王维那颗滚沸诗心的独特研究优势。简言之,在以这种崭新的解读方式来重新研究王维的过程中,作者沉潜酝酿,反复斟酌,使得本书对王维的研究全面而深入,能让读者在领会其窈渺的审美思考的同时,也享受着其作品所独具的艺术美。
    二、构思巧妙,观点新颖
    纵观全书,作者分别论述了王维的美学思想、生存智慧、忏悔精神,解读了王维的山水诗、边塞诗、留别诗,并对他的诗歌体式展开深入的探索。作者对这些问题分章讨论、条分缕析,不仅覆盖面广,而且选取的角度也颇为精当。由于王维的诗歌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山水田园诗上,因此本书以上下两章的篇幅讨论王维的山水诗,体现了作者的卓识。此外,这部书对以往研究王维的一些相对薄弱或欠缺的方面,也给予了足够重视。作者分别用一章的篇幅来研究讨论王维诗歌的“忏悔精神论”、“边塞诗论”、“留别诗论”、“诗歌体式论”,也体现了作者在布局谋篇上的巧妙构思。在本书中,作者实现了内容与形式巧妙的融合,而且论证分析始终不忘站在王维主体的角度以“文学审美”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匠心独运,慧眼独具,给人以“博大精微”之感。
    本书中,作者新颖的观点与结构的巧妙融合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王维的忏悔精神论,这是作者提出的新观点。作者认为“中国人极少有原罪感,缺少忏悔意识”,“缺乏忏悔所具有的那种强烈的自谴自责的情感体验”[6]。正因为如此,具有忏悔意识的王维,就格外具有人格魅力,其诗歌也因此而更加的真挚动人。关于王维的忏悔意识,作者认为起初来自于家庭,继而来自于政治。在身陷叛贼、获救而得到赦免之后又来自于他自己的灵魂。在揭示了这种忏悔精神的来源之后,作者顺势探究了王维“向佛向善”、“焦躁自救”的心理根源,并将这一努力视作是一种“不甘沉沦的人性精神”。王维最终也完成了“得意且乐的救赎实现”,反映在他的诗里,就是频频出现的斜暮意象,以及忧患感伤的意绪。这样一来,关于王维的思想,作者又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这些新颖的观点鞭辟入里,发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论点的论证过程中,作者将每个环节作为一节来单独展开,如相互勾连的套索,步步深入,一线贯穿,宏观结构和逻辑分析也得到了很好的统一。
    其次,关于王维的边塞诗,作者也提出了许多新见。王志清先生认为,目前的文学通史以及边塞诗史少有涉及王维的此类诗作。而作者通过研究发现,王维的边塞诗在唐代在数量上仅次于岑参,在时间上也是盛唐边塞诗的先驱。其边塞诗风格的主要师承对象是鲍照,且这种风格体现了盛唐崇尚勇武自信进取的时代精神。此外,作者还指出,王维的边塞诗涉及到了唐代边塞诗题材的方方面面,又以崇尚美感的个性和熔铸鲍照的抗壮面目呈现出来,因此优于同时代其它边塞诗人的作品。作者从不同的侧面来重新审视王维的边塞诗,有重点有层次,且各个分论点遥相呼应。作者把王维的边塞诗的成就和价值,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使我们对王维的边塞诗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还有,在王维的诗歌体式上,作者认为王维五言诗格律精严,摇曳浑融,堪为宗匠;七言近体诗继承前人,又有所创新和拓展,气格高华,七律可算正宗;四言六言诗歌追步《诗经》,自然天成,等等,充分地论证了王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