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书法界,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以及领导机构的换届。之所以受关注,在于此次换届响应中央精神,终于对为社会一直诟病的顽疾,以官员、公务员退出书协领导层作出了积极回应。即使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官员也一律退出!这种退出,让社会对书坛产生了更多期待:协会的官气是不是随之去掉了?书法创作环境会不会随之变好?创作队伍的素质下一步该如何提升……或许,也可以说,官员退出领导层,意味着书法界面临一个重要拐点:到了重新界定书法家身份、重新审视书法艺术的时候了。 作为汉字艺术,书法给人的印象,往往是门槛相对低矮——人人都可以拿起毛笔写字。推广大众书法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本也益处多多,然而当书法遇到市场,面对更多利益的诱惑时,拿起毛笔的那颗心很容易被搅乱,一些追逐名利者便趋之若鹜了。他们活跃于展览会和荧屏中,活跃在权力寻租场上,活跃在拍卖场内,甚至与拍卖方、买受方联手做局,炒作作品价格……“利”字当头,涌入公众视线的,往往就变成了一些热衷跑江湖的书法家。因为心思在名利、目标在市场,书法艺术的创作,在他们的笔下也变得花哨起来。一方面,书法越来越具有表演性,有大字表演伴以吼叫,有左手倒笔表演,有蒙眼书写,有人体书法……一项项“绝活”,让书法成了杂耍表演,甚至成了行为艺术,有些表演令观者犹如“被点了笑穴”,忍俊不禁;另一方面,书法越来越注重形式上的精细制作,拼贴、染色、做旧等手法的运用有愈演愈烈之势,装裱也越来越讲究,却成为昙花一现的时尚秀。字古式新固然不失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努力,但如果书法本身失去了艺术的灵性、文化的厚度,形式远远大于内容,空有一身盛装,显然是本末倒置了。这些乱象误导着公众的认知,使社会对“书法家”、对书法艺术产生了一些错觉,引发了许多议论,让真正的书法家也跟着背了黑锅。 事实上,真正的书法家,向来是沉潜书斋、用心钻研、不问名利的。他们深知,只有优秀的作品,才能经受住时间检验、被历史铭记,如同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等名品,经过千百年的时光流转,至今依然光照时代。这些真正的书法家,对历史与传统有着敬畏之心,对艺术与创作有着矢志不渝的情怀,他们所致力的不是于千忙百忙中赚得钵盂满盆,而是在点画之美中养心怡情,于千锤百炼中铸造真正的时代经典。毕竟,时代经典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时代经典的确立、书法大家的产生,也不是靠几次展览、挂什么头衔就可以载入史册的。 正因如此,2015年书法界表现出了净化书坛空气的决心,这不仅体现在官员退出书协领导层上,也体现在“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征稿和评审的制度完善中:对于入围优秀作品的作者和部分入展作者的抽查面试,对于书写内容、文字正误、篆法、草法的审查,对于形式制作上过度拼接粘贴、染色做旧、故意涂抹等现象的减分措施,都指向了一个目标:以作品的艺术质量为第一要素,鼓励作者专心致力于艺术创作。书画市场降温,展览、评奖减量提质,社会环境越来越好,书法家的身份、书法家的责任理应更加明确。这种明确,蕴含着对时代的担当、对人民的责任。就像今年的“启功艺术回顾展”“高二适遗墨展”等引起观展热潮,从一个侧面显现出,在书法创作兴盛的当下,社会对书法家有着更大的期待——书法要让人能够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文化的滋养。书法艺术小则怡情、大则化人,真正的书法家所耕耘的,便是这样一种境界。 书法,虽然以点画示人,但它不仅仅是视觉艺术,不但包蕴着特有的民族文化基因,更积淀着中华文化的价值观。所以,书法的推陈出新,不能一味地以“新”为目的,更不能一味地卖弄技法和观念,否则很容易变成“无根的浮萍”,陷入“永远在希图摆脱束缚,又永远在寻求新的束缚”的状态。就像当下出现的概念性书法,借鉴西方观念进行的创新尝试,只能说很“新”,但不能说很“好”,因为如果经不住时间的淘洗,最终只能是昙花一现。历史证明,书法的推陈出新,必定要从文化的根基上自发地生长出来,只有深深扎根于丰厚的文化土壤,它才能不受外在形式的干扰,精神得以自然显现。有了精气神,书法也就有了持续打动观者的充沛艺术灵性。 “遗貌取神”无疑是从传统中获取动力、寻找突破口的最佳方式。要想达到“遗貌取神”的境界,绝不可能停留于对文化传统的浅尝辄止上,而往往需要书家穷其一生,不断沉潜往返,不断获得对传统更深一层的认知,悟到经典中最具神韵的所在,寻找到新的变化可能。深潜书法传统,既要明晰书体的嬗变,又要在对艺术审美的深入探究中寻找契合自己个性的艺术因子,更要在广览博取中丰厚自己的文化修养、在纷纭世象中把握住时代气息。这无疑需要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就像宋代书法家米芾,自称习书为“集古字”,几十年对古代经典手摹心追,最终摸透了传统中最欠缺的东西,大胆革新,终自成一家。虽然其“集古字”的做法曾被时人所讥讽,但实践证明,最后宋代爆发力最强、影响最大的书家还是米芾。再如同样大器晚成的林散之,75岁始书名初震。虽然出名常常存在很多偶然性,但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正因为前数十年孤灯下的苦读与钻研,才有了其后来的成就和深远的影响。 今天,艺术的厚积薄发同样需要创作者经得住各种诱惑,并长期沉潜、修炼。值得欣慰的是,当下仍有一批真正的书法家,在年复一年地默默做着功课。这些功课或许貌似简单而平常,或许貌似日日重复、年年相同,但实则不同——艺术的精进常常就在这种日复一日的积累中。当众多所谓的“书法家”热衷表演之时,这些书家如老僧修炼般地沉潜,虽一时不为外人所知,但却是中国书法的希望,人们寄希望于这些书家改变书坛“有‘高原’缺‘高峰’”的现状,书写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笔墨气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