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儒家文化之精奥:求美、求善、求仁义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中华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以往言儒家必数经史子集,道人伦义理,人们尤钟孔子之仁义,孟子之心性,荀子之性恶,董子之君权神授,邵子之太极,周子之道德性命,二程之天理,陆子之心学,朱子之理气,王船山之行先知后,王守仁之知行合一……不免精于粗而忽于细,明于理而蔽于形。儒家精奥在于儒家文化外形:求美,求善,求仁义;忧国,忧民,忧天下;重文,重礼,重气节;畏天,畏地,畏天命。
    追求“有言之美”是儒家凸征。孔子以整理删拾古籍而着称,后人效法之。中国有不沾文字之道家,无不沾文字之儒家;有纯粹的儒家文学家,无纯粹的道家文学家。一流的儒家做学问,春玩其华,秋登其实,心物合一而归于美,心态酷似佛家论世,不落我执之窠臼。这是因为儒家抱着强烈的求美之心,与美为伍足矣,“济世”属于意外收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种理想化的表述,能治国、平天下的少而又少,实际上儒家的骨子里无不以求美为其人生追求) 。
    儒家的道德文章是求美的标准注释。形成儒家好文的根本原因在于汉字本身就是一种绝妙的审美载体。汉字不是抽象的工具性符号,而是具体的富于文化与美学价值的信息载体,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儒家与道家之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尽量贴近与汉字的距离,与汉字结为一体;后者则尽量排斥汉字,尽量疏离汉字(实际上做不到) 。诸子百家中,儒家是最亲近汉字的一家,也是最擅长驾驭使用汉字的一家。儒家士大夫的文章,阅之动容,诵之沦髓。
    世间之物,凡美必善。求善乃求美的另外一种方式与路径。儒家所主张的善,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读书是善,写文章是善,作诗是善,做对子是善,游山玩水是善,聚会是善……因为这些举动都会直接或间接把人引向善。善从来都不独居中心,只有阐释学意义上的“善心”才真正对人有意义。可以说儒家叫人在不知不觉地行善,而非刻意地行善(如同佛家施舍穷人那样) 。
    孟子的性善论,其价值与意义在于让人对其进行无数种解释,让人在无形中将行为定着于善。在这点上,儒家做得无懈可击。儒者言必斯文,行必检点,思必内敛,最终必归于善。读书、写文章、作诗等都是教的具体方式,这种“教”比在规定的场所接受的“教”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与可操作性。由于儒家广施这种“教”,使得绝大多数中国人生活在不教而教,不学而学的氛围中。在中国,这种特殊的“教”已成为一种近于国民性的东西,耳濡目染着每一个中国人,避之亦难。这种无须投资的“教”为中国节约了大量教育成本与人际关系成本,是一种大智大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