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劳动人民在谋求生存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和物质等民族文化。在海南岛五指山区的黎族村寨里流行着一种像小塔一样的竹制竖吹乐器──哩咧。每逢传统节日,民间艺人们常常吹着哩咧从各个村寨来相聚。由于吹奏时有非常巧妙的换气方法,有人甚至能沿途吹奏几公里远,乐声也从不中断。 哩咧的外形 哩咧为黎语音译,又称“口箫”,是黎族人民喜爱的单簧气鸣乐器,也是黎族独有的吹奏乐器,相传已有几百年历史。哩咧外形和唢呐杆相似,它用一种山竹制成,竹管唢呐管状,以小管套接大管,九节节节相套,每节开有一个按音孔,头尖尾大,长约七市寸不等。 哩咧的吹奏方法 哩咧利用上端吹嘴节(音节)本身别有簧片。原始的哩咧仅有5孔,到了50年代,流行于乐东、昌江和东方一带的西路哩咧,多为六节六孔,全长约22厘米,在上端竹管上开有一个隙口,插入麦杆或树叶等为簧片,可吹出8个音;流行于通什、保亭一带的东路哩咧则为七节七孔,但最上一孔作为装饰用。吹口在最细的一节上,三面剖开隙口,中间的小薄片作为发音的簧片。目前,民间常用的哩咧,多为七节六孔。传统的簧片是用竹片削薄后绑在竹管的背面,如今已改用芦苇片。 哩咧多为吹奏者自制自用,因制作者取材和需要的不同,制成的哩咧也有六、七、八、九孔之别,调子也各异,其长短、大小也不一,既有像钢笔那样大的小哩咧,也有像低音唢呐那样长的大口哩咧。使用的簧片,有的像西洋乐器单簧管的哨片,也有使用唢呐哨的,真是多彩多姿。 哩咧的音色 哩咧的音色类似管子的高音区,明亮而富有特色,非常动听,富于歌唱性,宜于表现欢快、热烈的曲调。低音丰满、圆润,中音清晰、柔和,惟高音尖锐、单薄。吹奏哩咧,方法基本与小唢呐相同,用气息控制音准和音色,并吸收了单吐、双吐、花舌、滑音、断音、顿音等不同的技巧。民间常用于为女声歌唱伴奏。 由于哩咧音色透亮而粗犷、委婉而悦耳、清脆而甜美,十分富有民族特点,因而黎族人民非常喜爱哩咧,不论是在务农的路上还是在放牧中,或是在喜庆的场合里,都要吹奏哩咧;在水稻下种以后更要吹奏,因为黎家人认为,哩咧会使稻子长得茁壮,获得好收成。此外,黎族青年对哩咧更怀有特殊的感情,它是恋爱时必不可少的“红娘”。 2012年11月,保亭黎族竹木器乐传承人黄照安随海南红棉合唱团赴京,参加央视音乐频道举办的大型群体音乐互动节目《歌声与微笑》录制。黄照安独特的才艺展示最终使得海南团队力压群芳,夺得“月冠军”。据介绍,黄照安首次将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黎族乐器———哩咧、鼻萧、灼吧、牛角弯、哩篓五种乐器搬上了央视舞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