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元大都国子监经师考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中国儒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元大都国子监的经师考
    祝思雨[①]
      
    【内容摘要】国子监是培养学问、德行之士的重要场所,所需教师多为在经学方面有很深造诣的儒士,这些经师在促使国子监设置经学教育,扩大经学的宣传范围,改革国子监的教育模式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论文通过对元大都国子监经师的职责、官员品秩和待遇、任用原则和途径、身份探讨等方面的分析能够反映出元朝统治者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而元朝国子监中担任经师的大多是汉人,国子祭酒一职始终为汉人所掌握,虽有集贤院加以限制和干预,但也从一侧面说明了在元朝统治者的心目中汉人的文化程度是比较高的,学习汉文化在当时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选择。
    【关键词】元大都;国子监;经师
    
    前言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是中国历代王朝培植贵胃子弟的机构,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与历朝国子监官员设置一样,元朝国子监设置下列学官:“监祭酒一员,从三品;司业二员,正五品,掌学之教令,皆德尊望重者为之;监丞一员,正六品,专领监务;典簿一员;令史二人;译史、知印、典吏各一人。”[②]同时,对国子监的行政等级和学官设置也作了具体规定:“国子学,秩正七品。置博士二员,掌教授生徒、考较儒人著述、教官所业文字;助教四员,分教各斋生员。大德八年(1304年),为分职上都,增置助教二员、学正二员、学录二员,督习课业;典给一员,掌生员膳食”[③]由此可知,国子祭酒职责是“掌学之教令,皆德尊望重君为之”,统领全国府、州县各级官学,国子祭酒做为国子学的行政官员是国家的重臣,他们除了从事教学管理工作之外,还要协助朝廷从事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的工作,担任皇太子的师、保、宾、赞,左右谕德,教育好皇帝的接班人,因而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大元帝国的盛衰。在其下的主要有司业、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等,国子司业是祭酒的副手,国子监丞则“专领监务”,国子监的其他职官如典薄等则具体分掌各项管理业务。国子监中的博士和助教则是教学人员,国子监中的其他学官如学正、学录则具体掌管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纪律。虞集的《国子监学题名序》对此也有记载,国子监学是“是以孔子之道,教近侍国人子弟、公卿士大夫之子、俊秀之士”;最早设有“祭酒一员,司业二员,监丞一员,学官博士二员,助教四员,生员二十人”[④]其下又设有医学、天象等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国子监是培养学问、德行之士的重要场所,所需教师多为在经学方面有很深造诣的儒士,这些经师在促使国子监设置经学教育,扩大经学的宣传范围,改革国子监的教育模式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一、国子监经师的选拔标准
    元朝统治者从统治利益出发,认识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⑤],他们坚守“古之王者,建 国 君民,教学为先”[⑥]原则,通过与儒生的接触,认为若要加强统治,必先重视教育,若要发展教育,必先建学校,弘经世致用之学,以期达到“使长幼皆闻孝悌忠信廉耻之言。礼让既行,风俗自厚,政清民化,止盗息奸,不为小补。”[⑦]所以元统治者对国子监教师的选拔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制定的。
    据《元史·选举志》载:“太宗始定中原,即议建学,设科取士。”[⑧]惜乎战事频繁,建立学校之议无法实施。元世祖即位后,国家统一,社会逐渐走向安定,遂中统二年(1261年)下诏兴学,“诸路学校久废,无以作成人才,今拟选博学洽闻之士以教导之,……凡诸生进修者,仍选高世儒生教授,严加训诲,务使成才,以便他日选戳之用。仍仰各路官司,常切主领敦劝,宜令准此”[⑨]可见元朝初建时,就把学校办教育提到日程上了,重视人才的培养。至元二十四年又进一步强调,“学校乃风化之源,教官乃学校之纲,苟举用不得其人,治教何由而生?是以朝廷立法选士,必凭乡曲推举年高德博、性行修洁、堪为后进师范者,经由廉访司体覆相同,然后用之。”[⑩]此后的元成宗、元仁宗、元顺帝都做了进一步的补充,使国子监教师的选拔标准更趋于完备,对此,元成宗于大德四年指出,应当选择“年高德劭、学问渊博、士行修洁、恬退自处,不求闻达、堪充师节之人充应”[11],大德七年,“慎选文翰师儒官。翰林院宜选通经史、能文辞者;国子学宜选年高德劭能文辞者。并须资格相应之人,不得预保布衣之士。若果才德素著,令不次超擢者别行具闻”[12]。元仁宗强调,“国子监师儒之职,有才德者,虽布衣亦选用”[13]元统二年,元顺帝则下诏:“学校官选有德行学问之人以充”[14]。这明确地提出国子监经师任用的基本条件,也体现了元统治者在教师任用上“唯才是举”的特点。
    集贤院修撰虞集,也提出了择师的途径与标准:“一、经明行修成德者,使守令身师尊之至诚,恳恻以求之;二、操履近正而不为诡异骇俗者,确守先儒经义师说而不敢妄为奇论者,延致之;三、乡贡至京师罢归者,其议论文艺犹足以耸动人者,取之。”这三条途径,各有其标准,但都贯彻了他的择师原则,经明行修者,才能传道授业;诡异骇俗,妄为奇论者,只会贻误生员。他认为“师得其人,则长吏敬之,民庶服之,故教行面化兴,不然则否”[15]。还认为:“善择师推明圣贤之说,以教其人,于久远之道,无大于此者。”[16]择师传道,教之所兴,道之所行,不然则否。虞集提出了自己的师道观,元统治者基本上采纳了他的建议。
    由以上可知,元政府在国子监所选用的经学教师,第一,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年高德博、性行修洁”者择而用之;第二,在才的方面,应具有有广博的知识,学问渊博的经师大儒,具有良好的智能结构。元朝统治者用此标准选用了大批合格的国子监教师,从事国子监的经学教育工作,为元代经学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可以通过对国子监主要职官的分析,进一步阐述经师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国子祭酒许衡具有渊博的知识,“凡经传、子史、礼乐、名物、星历、兵刑、食货、水利之类,无所不讲”。他不仅是名大教育家,而且是一名大科学家和政治家。他创建并主持元初国学,任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培育人才,善教,众多弟子如姚燧、耶律有尚等皆学有成就;对汉蒙文化交流,程朱理学传播和朱陆合流有较大影响;教领太史院事,与王恂、郭守敬、杨恭懿等改定历法,“撰《授时历经》”,“新制仪象圭表”而且为元朝统治者推行汉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许衡的弟子耶律有尚,他是继许衡之后国子监教育的主要主持者。在教学上,他“立教以义理为本”,注重道德教育,主张遇事“省察”而又以“恭敬为先”,待人“以诚为本”;强调严于律己。身为师表数十年,史称“海内宗之”。《元史》对耶律有尚的德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学邃于性理,而尤以诚为本,仪容辞令,动中规矩,识与不识,莫不服其为有道之君子。”[17]
    吴澄与许衡同为元代名儒,先后成为国子监经师,当时号称“北有许衡,南有吴澄”。他“研经籍之微,玩天人之妙”, 至大四年(1311年),吴澄升为国子监司业。原侍御史刘赓拜集贤学士兼国子监祭酒,他召集六馆请生,反复告诫大家说:“朝廷徒以吾旧人,故自台臣来领学事,主工作,新斯文之意甚重,吾岂敢当!司业大儒,吾犹有所质问,时不可失,师不易得,诸生其勉之!”[18]吴澄在国子监授书能根据清生才质之高下、识见之深浅而分别给予指导,使他们都能“刻意研穷,以究乎精微之蕴;反身克治,以践乎进修之实。”他采用宋代程颢《学校奏疏》、胡安国《大学教法》以及朱熹《贡举私议》三者,加以斟酌取舍,专门制订了四条教法:一曰经学,讲授内容有《易》、《书》、《诗》、《仪礼》、《周礼》、《大戴礼记》,再附加《春秋》三传,要求诸生各专一经,并须熟读经文,旁通小学,融会诸家讲说义理;二曰行实,教育诸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尊敬长辈,和睦宗亲,厚待朋友,同情他人;三曰文艺,指导诸生学习古文和诗赋,要求人人能够写诗作文;四曰治事,为诸生讲授有关选举、食货、礼仪、乐律、算法、吏文、星历、水利等方面的知识,对他们加强能力培养。
    如此等等,则可说明,国子监的经师多为德才兼备之士,他们通过国子监,为元朝政府培养了大批得才兼备、经世致用的人才,这些合格的人才将为巩固和发展元朝的政治、经济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元大都国子监经学教师的待遇
    元代经学教师的待遇普遍比较高,作为国家最高学府的国子监经师,其待遇普遍高于其他诸路学府,这与元朝统治者所提倡的尊师重道有着密切的联系。
    1、经师政治地位高
    在政治上,元朝统治者,为了巩固国家地位的需要,往往尊重经学教师,并在一定时期内充分提高他们的身份和地位。这是因为,元朝上层统治者入主中原以后,在众多经师大儒的反复建议下,接受了儒家的思想观点,征用儒雅,推行汉法,把儒家思想作为他们“建 国 君民”的指导思想。因而,元朝统治者多都大力提倡尊师重道,下面的典型事例足以证明元朝历代皇帝具有强烈的尊孔崇儒的情怀。
    第一,尊孔以重师
    《元史·祭祀五·宣圣》记载,成吉思汗已经在燕京建孔庙,“宣圣庙,太祖始置于燕京。”[19]
    元太宗窝阔台(1229—1241年)在位时,修曲阜孔庙,用孔子五十一代孙孔元措为衍圣公,“阙里之庙,始自太宗九年,令先圣五十一代孙袭封衍圣公措修之,官给其费。”[20]
    元世祖忽必烈即位的第三年,即下诏修缮孔庙。至元(1267年)修建大都,同时命上都重建孔庙。“至元十年(1273年)三月,中书省命春秋释奠,执事官各公服其品,陪位诸儒幱带唐巾行礼。”成宗铁穆耳(1295年—1307年)在位时,又下诏在大都修建孔庙,大德十年庙成,“成宗始命建宣圣庙于京师。大德十年秋,庙成。”[21]
    元武宗即位之初,即至大元年(1308年)七月,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元史·祭祀志五》记载,“至大元年秋七月,诏加号先圣曰‘大成至圣文宣王’。”[22]至大二年(1309年)元月,元武宗又下诏,提高孔庙祭祀规格,春秋二丁释典用太牢。
    元仁宗在延祐三年(1316年)七月下诏,“诏春秋释奠于先圣,以颜子、曾子、子思、孟子配享。”[23]同时,“封孟子父为邾国公,母为邾 国宣献 夫人、皇庆二年(1313年)六月,以许衡从祀,又以先儒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司马充、朱熹、张栻、吕祖谦从祀。至顺元年,以汉儒董仲舒从祀。齐国公叔梁纥封加为启圣王, 鲁国太 夫人颜氏启圣 夫人,颜子, 兖国复圣公;曾子,郕国宗圣公,子思,沂国述圣公;孟子,邹国亚圣公, 河南伯程颢,豫国公,伊阳伯程颐,洛阳公”[24]。
    从元代开国之初,对孔子及其弟子、后学的尊崇从未停止过。元顺帝时,“敕赐上都孔子庙碑,载累朝尊崇之意。”[25]至正十九年,元朝政府下令让朱五贤杨时、李侗、胡定国、蔡沈、真绵秀从祀,至正二十二年,加封朱熹为齐国公,追溢朱熹父为献靖。许衡是元代著名的教育家, 大德元年,元朝政府为了表彰他对文化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赠共谧号日“文正”,除了皇庆二年,诏以许衡与宋代的九位著名的理学家一起从祀孔庙以外,还于延私初年诏立书院于京兆以祭祀许衡,“给田奉祠事, 名鲁斋书院”[26],“在大名修建魏国公许衡庙, ……皆岁时致祭”[27]。教育家吴澄去世以后,元朝政府赠他为江南行省左承,上护军,追封为临川郡公,赠谥号“文正”。
    
    时间
    尊孔事件
    资料来源
    
    元太祖时期
    燕京建孔庙
    《元史·祭祀志五》卷76
    
    元太宗时期
    修曲阜孔庙、用孔子五十一代孙孔元措为衍圣公
    《元史·祭祀志五》卷76
    
    元世祖时期
    修缮孔庙、春秋释奠
    《元史·祭祀志五》卷76
    
    元成宗时期
    大都修建孔庙
    《元史·祭祀志五》卷76
    
    元武宗至大时期
    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提高孔庙祭祀规格,春秋二丁释典用太牢
      
    《元史·祭祀志五》卷76
    
    元仁宗时期
    “春秋释奠于先圣,以颜子、曾子、子思、孟子配享”、加封先圣及亲属、增加从祀人数
    《元史·祭祀志五》卷76
    
    元顺帝时期
    敕赐上都孔子庙碑、增加从祀人数
    《元史·祭祀志五》卷76
    
    由图表可知,元代的尊孔活动从成吉思汗开始一直没有停止过,这说明元政府对孔子学说的重视和敬仰,元武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其中“大成”二字,就被后世广泛用以称颂孔子。
    第二,崇儒以重经学
    成吉思汗时期,并没有重视儒士的作用,因为此时他的政治中心在漠北,军事行动时他一切活动的核心,“他们征服并毁掉了途中的一切城市和地区”[28],以显示他们纵横天下的武力。他考虑的主要事情是攻掠四邻、扩大版图,掳掠驱口、财物。对儒士并不重视,在成吉思汗初进入中原时,掠夺和屠杀时有发生,儒士在当时也被殃及,甚至一些儒生被杀戮,虽然儒士耶律楚材本人受到成吉思汗的任用,但并非因为他是个懂孔孟之道的儒者,正如 余大钧 先生所说:“成吉思汗所看重只是耶律楚材的那套占卜的本领以及能帮助他起草文书而已,他只是把他当做占卜家或书吏来使用。”[29]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在成吉思汗时期并没有真正的施展,当时许多儒士只能是做一些“混于杂役,堕于屠沽,去为黄冠”的工作而已,更有许多儒士沦为“驱口”。
    窝阔台时期,开始试用汉儒,以图恢复中原地区饱受战乱所破坏的社会经济。公元1229年窝阔台即汉位后,起用了在成吉思汗时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的耶律楚材。耶律楚材时时向窝阔台宣扬“周孔之教”,“因时时进说周、孔之教,且谓:‘天下虽得之马上,不可以马上治’,上深以为然。国朝之用文臣,盖自公发之。”[30]
    公元1234年灭金以后,窝阔台决定倡导儒学,优待孔子后裔并修复孔庙。在汴京城得孔子五十一代孙孔元楷,袭封衍圣公,“召名儒梁 、王万庆、赵著等直释九经,进讲东宫。又率大臣子孙,执经解义,俾知圣人之道,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由是文治兴焉。”[31]同时,窝阔台还在燕京设立国子学,“以冯志常为国子学总教,命侍臣子弟八人入学。”[32]。这是蒙古汗国设立学校和蒙古贵族阶层接受儒学的开始。
    忽必烈早期即开始受到儒家思想影响,汉族儒士得到了相当的重视。正如元朝人孔齐所云:“世祖能大一统天下者,用真儒也。”[33]其在潜藩时代就得益于汉儒的协助,有关忽必烈的崇儒的活动,我们在上面的章节已经做了大篇幅的探讨,这里就不多言了。
    忽必烈以后的历代元朝皇帝,如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文宗以及元顺帝都恪守忽必烈的原则,以儒家思想作为当时社会的正统统治思想。
     元朝大儒欧阳玄说:“成宗皇帝克绳祖武,锐意文治,诏曰夫子之道,垂宪万世,有国家者,所当崇奉,即而作新国学,增广学宫数百区,胄监教育之法始备。武宗皇帝煨制作,加号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遣使祠以太牢。仁宗皇帝述世祖之事,弘列圣之规,尊五经、黜百家,以造天下士,我朝用儒,于斯为盛。英宗皇帝铺张钜丽,廓开弥文,明宗皇帝,凝情经史‘爱礼儒士。文宗皇帝缉熙圣学,加号宣圣皇考为启圣王夫人,改衍圣三品印章,题山东盐运司岁课及江西、江浙两省学田岁入中统楮币三十一万四千缗,俾济宁路以修曲阜庙庭……今上皇帝入纂丕图,儒学之诏方颂,阙里之后鼎盛……于是内圣外王之道,君治师教之谊大备于今时,猗欤盛哉!”[34]尽管“儒臣咏歌”难免有歌功颂德的溢美成分,但这段话基本反映了成宗至文宗各朝的崇儒兴学基本情形,体现了尊孔崇儒政策的连续性,为经师提供政治上的保障,这将对国子监经学教育的具有积极的意义。
    2、经济地位高
    国子监经师任满之后,他们的出路是比较广的。经学教师或者晋级继续任教,或者走仕途从政。“各学正录山长合无照依职官格例,三周岁为任满,唯复照依元奉国子监指挥,三十个月为考满给由迁转”[35]。可见,元代的儒学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说,元大都国子监经师的经济地位比较高。
    对于元大都国子监经师的俸禄,政府规定,“国子监,祭酒,俸五十九贯三钱三分,米六石。司业,俸三十九贯三钱三分,米三石五斗。监丞,俸三十贯三钱三分,米三石。典薄,俸一十五贯三钱三分,米二石。博士,俸二十六贯六钱五分,米二石五斗。助教,俸二十二贯,米二石;学录,俸一十一贯三钱三分,米五斗。”[36]
    由此看来,元大都国子监经师享有朝廷的俸禄,都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每位教师的经济收人是根据他所担任的职务和职称拉开相应的档次,具有明显的差距。这些历史事实足以说明,元代的儒学教师在经济上确实享受着较为优厚的待遇, 这与民间流行的“九儒十丐”[37]之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元统治者为提高国子监经师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客观上大大调动了国子监经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元廷培养出一批批经世致用的人才,巩固元朝统治地位。
    三、元大都国子监经师一览表
    
    姓名\生平
    籍贯
    职务
    任职时期
    主要著作
    资料来源
    备注
    
    许衡(1209—1280年)
    河南沁阳
    祭酒
    世祖朝
    《读易私言》、《中庸语意》、《鲁斋心法》、《授时历经》
    《许衡神道碑》、《鲁斋遗书》卷13
    首任国子祭酒
    
    白栋
    山西太原
    助教
    世祖朝
      
    《白公墓碣》、《牧庵集》卷26
    国子生
    
    苏郁
      
    助教
    世祖朝
      
    《元史·许衡传》卷158
    国子生
    
    刘因(1249—1293年)
    河北容城
    领国子监
    世祖朝(至元年间)
    《四书精要》、《易系辞说》、《丁亥诗集语录》
    《刘公墓表》、《滋溪文稿》卷8、《元史·裕宗传》
      
    
    张础(1232——1294年)
      
    祭酒
    世祖朝(至元时任)
      
    《元史·张础传》卷167
      
    
    孔洙(1128—1287年)
    山东曲阜
    祭酒
    世祖朝(至元时任)
    《存斋集》二卷
    《元史·世祖纪九》卷12、《孔子家史》第223页
      
    
    耶律有尚(1235—1320年)
      
    北京
    祭酒
    世祖朝、成宗朝
      
    《滋溪文稿·耶律公神道碑铭》卷7
    曾为国子生
    
    砚弥坚(1211-1289年)
    湖北应城
    司业
    世祖朝
    《东垣老人传》、《脾寒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药象论》、《郧城集》10卷
    《国朝文类·祭砚 司业 先生》卷48、《湖北历史人物辞典》
      
    
    商琥
    山东定陶
    司业
    世祖朝(至元时任)
    《彝斋文集》
    《元史·商挺传》、《秋涧集·书商司业定武兰亭本后》卷72
      
    
    李思衍(约1240—1300年)
    江西余干
    司业
    世祖朝(至元时任)
    《两山稿》
    《元诗选·小传》、《西岩集·前调》卷12、《全元文 (十)》
      
    
    张仲安
      
    博士
    世祖朝
      
    《庙学典礼·叶李奏立太学》卷2
      
    
    康晔(显之)
    山东聊城
    博士
    世祖朝
    《澹轩文集》
    《嘉靖山东通志》卷31、《历代骈文选》第234页
    金末进士
    
    谢奕
      
    助教
    世祖朝
      
    《庙学典礼·叶李奏立太学》卷2
      
    
    刘敏中(1243—1318年)
      
      
    山东济南
    祭酒
    成宗朝
    《中庵集》25卷
    《元史·刘敏中传》卷178、《章丘历史与文化》第136-140页、《中华掌故类编  第6辑  古文今译》第799页、《历朝四百五十人传记 (下册)》 第377页
    元代文学家
    
    萧惟斗(1229—1307年)
    陕西西安
    祭酒
    成宗朝(大德时任)
    《三礼说》、《小学标题驳论》、《九州志》、《勤斋文集》
    《中华古今著名教育家评传》第161页、《元史》卷189、《滋溪文稿·元故集贤学士国子祭酒太子右谕德萧贞敏公墓志铭》卷8、《南村辍耕录· 先生》(1998年版)第35页
    元代著名教育家
    
    苟宗道
    河北保定
    祭酒
    成宗朝
    《续弘简录》
    《元史·郝经传》卷15、《中华书法篆刻大辞典》第241页
    书法 家
    
    李元礼
    河北真定
    司业
    成宗朝(大德时任)
    文章:《谏幸五台疏》
    《道园学古录·题国子司业李公挽诗后》卷10、《元史·李元礼传》卷176
      
    
    滕安上(1242—1295年)
    河北定州
    司业
    成宗朝
    《东庵类稿》15卷
    《新元史·滕安上》卷195、《牧庵集· 君墓碣铭》卷26
    元朝诗人
    
    赵季明
      
      
    河南
    司业
    成宗朝
    《族葬图》、《族锌图况》
    《东庵集·司业赵季明南归所诗为赋》卷3
      
    
    畅师文
    河南南阳
    司业
    成宗朝(大德时任)
    主修《成宗实录》、著《农桑辑要》、注《地理指掌图》
    《圭塘小稿·畅公神道碑》卷9、《元史·畅师文传》卷170
    元初著名的农学家
    
    李凤
    山东东明
    助教
    成宗朝
    《西林集》
    《道园学古录·国子助教 先生墓碣铭》卷15
      
    
    荣肇(1226—1307年)
    浙江海宁
    祭酒
    武宗朝
    《荣祭酒遗文》一卷
    《名人文化之一 邑人辞典》第11页。
      
    
    续执中
    湖北襄阳
    助教
    武宗朝
      
    《元人传记资料索引》第2181页、《中华万姓谱 下册》第2486页
    元代元贞进士
    
    刘世安
      
    博士
    武仁期间
      
    《吴文正集·送监察御史刘世安赴行台序》卷14
      
    
    刘赓(1248—1328年)
    河北
    祭酒
    仁宗朝(皇庆元年)
      
    《元史·刘赓传》卷174
      
    
    李孟(1255—1321年)
    山西长治
    领国子监
    仁宗朝
    《秋谷文集》
    《中庵集·李唐神道碑》卷6,《黄金华集·李孟行状》卷23、《元史·李孟传》卷175
      
    
    张珪
      
    河北定兴
    领国子监
    仁宗朝
      
    《元史·仁宗一》卷24、《新元史·张珪传》卷183
      
    
    许师敬(约1255—1340年)
    河南沁阳
    祭酒
    仁宗朝(皇庆时任)
    编著《皇图大训》
    《元史·仁宗一》卷24、《蒙兀儿史记》、《鲁斋遗书·许衡神道碑》卷13
    许衡第四子
    
    尚野(1244—1319年)
    河北满城
    祭酒
    仁宗朝(延祐时任)
    文章:《二 先生墓碑记》
    《元史·尚野传》卷164、《中国历史大辞典 辽夏金元史》第303页
    上都分学的创始人
    
    李之绍(1253—1326年)
    山东平阴
    祭酒
    仁宗朝(延祐时任)
    《果斋集》、纂修《世祖实录》
    《元史·李之绍传》卷164
      
      
    
    蒲道源(1260—1336年)
    陕西南郑
    博士
    仁宗朝(延佑六年)
    《顺斋闲居丛稿》
    《 金华黄 先生文集·顺斋文集序》卷18、《元诗选·小传》
    元代散曲家,诗人
    
    齐履谦(1263—1329年)
      
      
      
      
      
      
      
      
    河北邯郸
    司业
    仁宗朝
    《大学四传注》1卷《中庸章句续解》1卷、《论语言仁通旨》2卷、《书传详说》1卷、《易系辞旨略》2卷、《易本说》1卷、《春秋诸国统记》6卷、《经世书入式》1卷等
    《滋溪文稿·齐文懿公神道碑铭》卷9、《元史·齐履谦传》卷172
      
    星历生、数学家
    
    吴澄(1249—1331年)
    江西抚州
    司业
    仁宗朝(皇庆元年)
    《五经纂言》、《孝经章句》、《草庐精语》、《道德经注》、《易纂言》、《易纂言外翼》、《易叙录》
    《道园学古录·吴公行状》卷44、《元史·吴澄传》卷171
    《宋元学案·静修学案》卷91
    开创草庐学派
    
    张起岩(1285—1353年)
    山东章丘
    监丞
    仁宗朝(延祐时任)
    《华峰漫稿》、《华峰类稿》、《金陵集》
    《中国历代状元名录》第102页、《元史·张起岩传》卷182
    延祐二年进士第一
    
    柳贯(1270—1342年)
    浙江浦江
    博士
    仁宗朝(延祐时任)
    《金石竹帛遗文》10卷、《近思录广辑》3卷、《字系》2卷、《柳待制文集》20卷、《待制集》、《字系》、《近思录广辑》
    《元史·黄溍传》卷181、《金华集·翰林待制柳公墓表》卷30
    元代文学家
    
    黄溍(1277—1357年)
    浙江义乌
    博士
    顺帝朝
    《日损斋稿》33卷、《义乌县志》7卷、《日损斋笔记》1卷、《黄文献集》10卷,书法有:《与德懋书贴》、《免颖贴》、《跋兰亭图》
    《元史·黄溍传》卷181、《金华市教育志》第
    670页
    延祐二年进士
    
    姚登孙
    浙江庆元
    助教
    仁宗朝
    文章:《送进士梁彦中序》、《贺建储表》、《国学私试策问》(三则)、《吴鼎神道碑》
    《全元文》( 第三十九册)卷1217,第14页、《国朝文类》卷33、《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全二册)》第1809页
      
    
    揭傒斯(1274—1344年)
    江西丰城
    助教
    仁宗朝
    《文安集》、《揭文安公集》五十卷、《揭文》一卷、《诗》三卷、《文续录》二卷
    《元史·揭傒斯传》卷181、《古诗文要籍叙录·揭傒斯集》第448页、《辞海 上学文册》第75页
    元文学家
    
    邓文原(1258—1328年)
    四川绵阳
    祭酒
    英宗朝(至治时任)
    《巴西文集》一卷、书法:《临急就章卷》
    《元史·邓文原传》卷172、《 金华黄 先生文集·文肃邓公神道碑铭》卷26
    南宋进士
    
    杨寅
    陕西高陵
    祭酒
    泰定二年
    文章:《金陵庙学记》
    《全元文》(第三十九册)卷1238,第414页、《元人传记资料索引》第1523页。
      
    
    虞集(1272—1348年)
    四川眉山
    祭酒
    泰定五年
    《道园学古录》50卷、《道园学类稿》
    《圭斋文集·虞雍公神道碑》卷9、《元史·虞集传》卷181
    “元诗四大家“之一
    
    周仁荣
    浙江台州
    博士
    泰定初
    《周世荣文集》
    《全元文(第四十六册)·周仁荣》卷1423,第186页、《元史·儒学二》卷190
      
    
    薛汉
    浙江温州
    助教
    泰定元年
    《宗海集》
    《丛书集成续编(第49册)·吴兴备志》卷25、《书史会要》卷7
    诗人、书法家
    
    贡师泰(1298—1362年)
    安徽宣城
    司业
    泰定时任
    《诗经补注》、《玩斋集》、《东轩集》
    《元史·贡师泰传》卷187、《辞海 上学文册》第76页
    元代文学家
    
    宋翼(1267—1332年)
    山西高平
    司业
    泰定二年
    《松友暇藁》若干卷
    《山右石刻从编·元故朝散大夫佥太常礼仪院事宋公墓碑  》卷39
      
    
    段辅
    山西永济
    司业
    泰定朝
    文章:《二妙集跋》、《平原阡表》
    《至正金陵新志·稷山段氏阡表》卷56
      
    
    李黼(1298—1352年)
    安徽阜阳
    监丞
    泰定朝
      
    《元史·忠义传》卷194、《中国历代状元名录》第105页
    泰定四年左榜状元(国子生)
    
    崔詠
    山东临清
    祭酒
    文宗朝(天历时任)
      
    《临清州志·人物志三》第1199页、《古今图书集成·崔詠》卷113
      
    
    杨俊民(1298—?)
    河北正定
    祭酒
    文宗朝
      
    《元史》卷44、《嘉靖真定府志》卷5、《滋溪文稿·杨氏东茔碑铭  》卷16
    至顺元年进士
    
    韩镛
    山东济南
    司业
    文宗朝(至顺年间任)
      
    《元史·韩镛传》卷185、
    延祐五年进士
    
    孛术鲁翀(1279—1338年)
    吉林农安
    祭酒
    文宗朝(至顺元年任)
    《菊潭集》
    《元史·孛术鲁翀传》卷183、《元诗选 ·参政孛术鲁翀》(二集)第193页、《滋溪文稿·孛术鲁公神道碑》卷8
    女真人
    
    岳齐高
      
    司业
    文宗朝
      
    《安雅堂集·国子监营缮官舍记》卷7
      
    
    张彦谦
      
    监丞
    文宗朝
      
    《安雅堂集·国子监营缮官舍记》卷7
      
    
    潘履道
      
    博士
    文宗朝
      
    《安雅堂集·国子监营缮官舍记》卷7
      
    
    张常道
      
    助教
    文宗朝
      
    《安雅堂集·国子监营缮官舍记》卷7
      
    
    邬棣华
      
    助教
    文宗朝
      
    《安雅堂集·国子监营缮官舍记》卷7
      
    
    杨宗瑞
    湖南
    司业
    文宗朝(天历时任)
    参修《经世大典》、文章:《辟雍赋》、《会试试卷》、《衡山县进士题名记》等
    《全元文 (第五十二册)·杨宗瑞》第15页、《元史·虞集传》卷181、《澹游集》卷上
    延祐二年进士
    
    欧阳玄(1283—1357年)
    湖南浏阳
    祭酒
    顺帝朝(元统元年任)
    《至正河防记》、《圭斋文集》15卷、《睽东记》
    《元史·欧阳玄传》卷182
    延祐二年进士
    
    宋本(1281—1334年)
    北京
    祭酒
    顺帝朝(元统二年任)
    《至治集》40卷
    《燕石集·宋公行状》卷15、《元史·宋本传》卷182、《状元全录》第103页
    至治元年进士
    
    李好文
    山东东明
    祭酒
    顺帝朝(至正时任)
    《太常集礼》50卷、《长安志图》
    《元史·李好文传》卷183
    至治元年进士
    
    郭思恭
    河南安阳
    祭酒
    顺帝朝(至正三年任)
      
    《至正集》卷59,《元故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祭酒郭公墓志铭》、《新元史》第3334页
    肄业国子学
    
    吕思诚(1293—1357年)
      
    山西平定
    祭酒
    顺帝朝(至正年间任)
    《介轩集》、《两汉通纪》、《正典举要》、《岭南集》等
    《元史·吕思诚传》卷185
    泰定元年中进士
    
    苏天爵(1294—1352年)
    河北正定
    祭酒
    顺帝朝(至正四年任)
    《元文类》、《春风亭笔记》2卷、《国朝名臣事略》15卷、《滋溪文稿》30卷
    《元史·苏天爵传》卷183、《正定历史名人名胜》第45页
    国子学生
    
    王思诚(1290—1357年)
    山东兖州
    祭酒
    顺帝朝(至正十二年任)
      
    《元史·王思诚传》卷183
    至治元年进士
    
    孔克坚(1316—1370年)
    山东曲阜
    祭酒
    顺帝朝(至正年间任)
      
    《宋文宪公全集·孔公神道碑》卷31
    孔子五十五世孙,袭封衍圣公
    
    赵期颐
    河南开封
    祭酒
    顺帝朝(至正年间任)
      
    《侨吴集·寄宛丘赵祭酒》卷5
    泰定四年进士
    
    张颐
      
    祭酒
    顺帝朝
      
    《元人传记资料索引》第1098页
    元统元年进士
    
    袁焕
      
    祭酒
    顺帝朝
      
    《隆庆丰县志》(上)
    进士
    
    江存礼
    湖北蒲圻
    祭酒
    顺帝朝
    《大别山赋》
    《大明一统志》卷53、《湖北诗征传略》卷4
    泰定四年进士
    
    陈祖仁(1314—1368年)
    河南开封
    祭酒
    顺帝朝
      
    《元史·陈祖仁传》卷186、《元人传记资料索引》第1330页、《中国名人大辞典》第1085页
    至正二年进士
    
    归旸(1305—1367年)
    河南开封
    祭酒
    顺帝朝
      
    《元史·归旸传》卷186
    至顺元年进士
    
    谢端(1279—1340年)
    四川遂宁
    司业
    顺帝朝
    《谢文安遗文》
    《芝溪集》第143页、《滋溪文稿·谢公神道碑》卷13
    延祐五年进士
    
    潘迪
      
    司业
    顺帝朝
      
    《钦定国子监志》卷61
      
    
    康若泰
    山东
    司业
    顺帝朝(至正七年)
      
    《钦定国子监志》卷61、杨维桢:《东维子文集·送康司业诗序》卷29
    登第为进士
    
    汪泽民(1273—1355年)
    江西婺源
    司业
    顺帝朝(至正时任)
    《元诗选》、编《宛陵群英集》12卷
    《元史·汪泽民传》卷185、《宋文宪公全集· 先生神道碑》卷5
    延祐五年进士
    
    吴当(1298—1362年)
    江西崇仁
    司业
    顺帝朝(至正年间任)
    《学言诗稿》6卷、《周礼纂言》
    《元史·吴当传》卷187、、《宋元学案》卷92
    补国子生(吴澄孙)
    
    王士元
    云南杨林
    司业
    顺帝朝
    《拙轩集》
    《元史·忠义传》卷194
    延祐二年进士
    
    王明嗣
    河南舞阳
    司业
    顺帝朝
    《三峰三首》
    《嘉靖河南通志》卷30、《万历南阳府志》卷17
    元统元年进士
    
    董立
      
    司业
    顺帝朝
      
    《元人传记资料索引》第1591页。
      
    
    曾坚(?—1370年)
    江西金溪
    司业
    顺帝朝
    中兴大要》6篇,《望周山金石斋》、《青华闽海》、《昭回从政》、《逾海志》、《逾辽志》等。
    《宋文宪公全集·曾学士文集序》卷7
    至正十四年榜眼进士
    
    张临慎
      
    司业
    顺帝朝
      
    《宋元学案·静清学案》卷87
    曾为隐士
    
    陈旅(1288—1343年)
    福建莆田
    监丞
    顺帝朝(至正元年)
    《安雅堂集》13卷、《陈众仲文集》13卷
    《吴正传文集·陈监承安雅堂集序》卷15
      
    
    齐思恭
    河北大名
    监丞
    顺帝朝
      
    《滋溪文稿·齐文懿公神道碑铭》卷9
    国子生
    
    黄殷士(1308—1368年)
    江西金溪
    监丞
    顺帝朝
    《黄殷士诗》
    《宋学士文粹·元故翰林待制黄殷士墓碑》、《说学斋稿·金溪黄氏墓记》卷2、《元史·黄殷士》卷196,《大明一统志》卷54、《(康熙)金溪县志》卷5
      
    
    宇文公谅(1292~?)
    浙江湖州
    监丞
    顺帝朝
    《折桂集》、《观光集》、《辟水集》、《以斋诗稿》、《玉堂漫稿》、《越中行稿》
    《二十五史 人名大辞典 下册》第302页、《元史·儒学二》卷190
    至顺四年进士
    
    吴师道(1283—1344年)
    浙江兰溪
    博士
    顺帝朝
    《敬乡录》、《战国策校注》、《礼部集》20卷及附录一卷、《易杂说》2卷、《书杂说》6卷、《诗杂说》2卷、《春秋胡氏传附辨》12卷以及《兰溪山房类稿》等
    《元史·吴师道传》卷190、《宋文宪公文集· 先生碑》卷30、《礼部集·元故礼部 郎中吴 君墓表》、《吴礼部诗话》
    至治元年进士
    
    王沂
    河北正定
    博士
    顺帝朝
    《伊宾集》
    《张家口知名的历史人物》第68—69页
    延祐二年中进士
    
    刘闻(约公元1340年前后在世)
    江西安福
    博士
    顺帝朝(至顺年间任)
    《春秋通旨》、《容窗集》10卷
    《元史类编》卷22、《中国文学大辞典》第713页
    至顺元年进士
    
    王相
    浙江兰溪
    博士
    顺帝朝
      
    《宋元学案》卷82、《刘坦斋文集· 王吾素 先生墓表》卷11
    至治元年进士
    
    程益
      
    博士
    顺帝朝
      
    《秘书监志》卷10
      
    
    王彰
      
    博士
    顺帝朝
      
    《嘉靖抚州府志》卷26
    至正二十年进士
    
    王大本
    浙江宁海
    博士
    顺帝朝
    《杭州路重建庙学碑》
    《万历杭州府志》卷61、《全元文 第五十九册》第4页
    国子伴读
    
     君璧
    山东兰陵
    助教
    顺帝朝(至元年间任)
      
    《日下旧闻考》卷65、《秘书监志》卷9,《钦定国子监志》卷61
      
    
    赵琏
    河南许昌
    助教
    顺帝朝
      
    《元史·赵琏传》卷194、《日下旧闻考》卷65
    至治元年进士
    
    段天祐
    河南开封
    助教
    顺帝朝
    《安和帖》、《庸音集》、《学文斋偶抄》
    《书史会要》、《南村辍耕录》卷7、《姑苏志》卷4、《元诗纪事》卷12、《中州历史人物辞典》第268页
    泰定元年进士
    
    周镗
    湖南浏阳
    助教
    顺帝朝
    会修《功臣列传》
    《元史·周镗传》卷195
    泰定四年进士
    
    张桢
    河南开封
    助教
    顺帝朝
      
    《元史·张桢传》卷186、《中原文化大典 人物典 人物传 下册》 第63-64页
    元统元年进士
    
    危素(1303—1372年)
    江西金溪
    助教
    顺帝朝(至正五年任)
    《云林集》2卷、《说学斋稿》4卷、《尔雅略义》19卷、《草庐年谱》、《元海运记》等
    《江西宰相传》第234页、《明史·危素传》卷285、《宋文宪公全集·危公新墓碑铭》卷27
      
    
    张以宁(1301—1370年)
    福建古田
    助教
    顺帝朝(至元四年任)
    《春秋论断》3卷、《春秋尊王发微》8卷、《春秋春王正月考》1卷、《翠屏集》4卷、《淮南集》1卷、《南归纪行》1卷等
    《闽东历史名人》 第90—91页、《明史·张以宁传》卷285
    泰定四年进士
    
    冯福可
    湖南醴陵
    助教
    顺帝朝
    修《宋史》
    《景泰云南图经志书校注》 第354页、《湖南通志》卷160、《至正集·送冯景仲赴江西》卷21
    延祐二年进士
    
    程端学(1278—1334年)
    浙江宁波
    助教
    顺帝朝
    《春秋本义》、《春秋或问》、《春秋三传辨疑》、《积斋集》
    《宋元方志丛刊·至正四明续志》卷2、《元史·程端学传》卷190、《经学辞典》第598页
      
    至治元年进士
    
    费著
    广西扶绥
    助教
    顺帝朝
    《民族谱》、《器物谱》、《楮币谱》、《岁华纪尘谱》、《成都志》
    《元人传记资料索引》第1444页
    泰定元年进士
    
    张天英(约公元1335年前后在世)
    浙江温州
    助教
    顺帝朝
    《 石渠 居士集》
    《中国文学大辞典》 第722页、《元诗选》第四册、《草堂雅集》卷3、《吴中人物志》卷10
      
    
    冯三奇
    安徽怀宁
    助教
    顺帝朝
      
    《安徽历史名人词典》第171页、
    至顺元年进士
    
    陈绎曾
    浙江丽水
    助教
    顺帝朝
    《文说》、《翰林要诀》、《古今文式》、《科举文阶》等
    《中国文物大辞典 (上册)》第509页 、《元史·陈旅传》卷190
      
    
    通过分析上面所列的国子监经师一览表,能够得出这样几个结论:
    第一,从身份构成来看,元代的国子监经师的身份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首先,元大都国子监的经师多才多艺,且在社会上的影响很广。
    元代著名的“儒林四杰”:虞集、黄溍、揭傒斯、柳贯,全为国子监经师。元代的散曲家、诗人蒲道源“一时鸿生硕儒,为文皆雄深浑厚,而无靡丽之习”,《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文俱平实显易,不尚华藻”,文风地位可见一斑。国子司业谢端善文,《元史》谓之“文章严谨有法,宁约近瘠无缛滋驳。居翰林久,至顺、元统以来制策多出其手。其文章言简意赅,谨然有法。曾预修文宗、明宗、宁宗三朝实录及累朝功臣列传,时称其有史才。”经师齐履谦是元代著名的数学家、星历学家和经学家,他“笃学勤苦,博洽精通,自六经、诸史、天文、地理、礼乐、律历,下至阴阳五行、医药、卜筮,无不淹贯。”[38]开创草庐学派的吴澄是一位杰出的理学家和教育家,揭傒斯为其撰《神道碑》称:“皇元受命,天降真儒,北有许衡,南有吴澄。所以恢宏至道,润色鸿业,有以知斯文未丧,景运方兴也。”[39]百家亦称:“有元之学者,鲁斋、静修、草庐三人耳。”[40]今人钱穆更以为:“然论学问著述,惟草庐堪称巨擘。”[41]国子司业畅师文著《农桑辑要》以留于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农桑辑要》“详而不芜,简而有要,于农家之中最为善本”[42],日本学者天野元之助把此书和《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并称为“中国五大古农书”,畅师文不愧为元代著名的农学家。国子助教薛汉不但是诗人、书法家,还长于古器物、书画的鉴定。赵孟頫号称学问鸿博,精于鉴赏;但每得古遗物书画,必定先听取薛汉的意见。薛汉与虞集、柳贯等友善,去世时,虞集、柳贯为之痛惜。其师风“诗严缜有法,多清逸之句”[43]。国子监经师的善文尚经者大有人在,从经师一览表中“主要著作”类我们可以即可得出结论。
    其次,元大都国子监经师多为汉人。其中,虽然耶律有尚是契丹人、孛术鲁翀是女真人,但“有尚资识绝人,笃志于学,受业许衡之门,号称高第弟子。其学邃于性理,而尤以诚为本,仪容辞令,动中规矩。识与不识,莫不服其为有道之君子”[44], 孛术鲁翀“为学一本于性命道德,而记问宏博,异言辟语,无不淹贯。文章简奥典雅,深合古法。用是天下学者,仰为表仪。”[45],此二人虽为少数民族,但却“尤以诚为本,仪容辞令,动中规矩”,“ 天下学者,仰为表仪”为师德的典范。同时,在元朝契丹人、女真人与汉人融入日久,均属汉化较深的民族,元朝统治者在划分民族等级时,将汉化了的契丹人、女真人划在第三等人汉人之中,所以说,在元朝担任国子经师的都是汉人或汉化了的民族。而据现有可考的资料证实,终元一代,蒙古人中没有人担任过国子祭酒一职。这说明在元代,国子监教育的职权始终掌握在汉人手里。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十《元制百官皆蒙古人为之长》中载:“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皆以蒙古人为之。”[46]依赵翼的此种观点,便很难解释国子监最高行政官员———国子祭酒一职的任命,国子监的官职始终掌握在汉人手中,这在元朝官制中似乎是个例外。但若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赵翼的观点仍是成立的,这就是国子监之上又设有管理机构集贤院。《元史》卷87《百官志三》:“集贤院,秩从二品。掌提调学校、征求隐逸、召集贤良,凡国子监、玄门道教、阴阳祭祀、占卜祭遁之事,悉隶焉。……后定置大学士五员,从一品。”[47]集贤院的最高长官大学士有五人,蒙、汉并用,为首者通常仍是蒙古人,集贤院领导国子监,使国子监的失去了独立性,各项政策的实施难以落实,这样就引出了成宗即位时,秘书监丞杨桓上疏时务二十一事:其“十三曰国子监不可隶集贤院,宜正其名”[48],对这一隶属关系,元人已觉得不妥。
    再次,部分元大都国子监经师为圣儒之后人。
    国子祭酒孔洙为孔子的第五十三世孙,“丁卯,袭封衍圣公孔洙入觐,以为国子祭酒兼提举浙东学校。”[49]国子祭酒孔克坚是孔子的第五十五代嫡孙,“少廓达通敏,日颂千余言,通《左氏春秋》,工乐府。”[50]“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孔克坚被任命为国子祭酒。”[51]国子祭酒许师敬为元朝大臣,理学家许衡的第四子,“主张以德为本,制定并推选科举制度,重视保护土地林木,减轻徭役;编著《皇图大训》,教授皇帝及皇太子;勤俭治国,使天灾频生的泰定时期呈现治平盛世,卓有政绩。”[52]国子司业吴当,吴澄之孙也,“当幼承祖训,以颖悟笃实称。长精通经史百家言,侍其祖至京,补国子生。”[53]吴澄去世后,原跟随吴澄的四方学子,都转拜吴当为师。他“勤讲解,严肄习,诸生皆乐从之。”[54]至正五年(1345年)为国子监助教。参与修纂宋、辽、金诸史,书成、授翰林修撰。至正十年累升至国子监司业。从许师敬和吴当的例子,我们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元代子成祖业在当时也很盛行。
    最后,国子监经师部分为进士及第之人。
    目前,可考的经师曾进士及第的共40人,而在顺帝朝任国子监经师的进士及第者为31人,在“国子监经师一览表”中已经将其一一列出,在这里不详细介绍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如此多的进士及第者在国子监任职,说明元代仁宗后的科举取士,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中进士者多为德智一体的人才,也有一些是名士硕儒,此些人物对国子监的发展影响很大。世祖时期的康晔[55]“笃信好学,六经子史,无所不明”[56],金末进士,幸为元朝所用者,授教于国子监。国子祭酒邓文原[57]为南宋进士,博学善书法,以草书成就最高,兼工真、行书。初师二王。后宗李邕之体。元初,他与赵孟頫,鲜于枢共议书艺鼎革之事。其书法体格健硕,秀丽谨严,堪与赵孟頫媲美,其传世书迹现存有十余件,有《临急就章卷》等,为后人称道。
    第二,从地域结构看,担任国子监经师的北方人占一半以上,而南方人则以浙江为主,其他地区寥寥无几。
    担任国子监经师的职官,为四方之士。据可查阅的资料得出:河南12人,山西5人,河北12人,山东13人,北京2人,湖北3人,江西9人,陕西3人,四川3人,浙江13人,吉林1人,湖南4人,云南1人,福建2人,广西1人,共84人。
    北方人:48人;南方人:36人。
    由此可得出以上结论,“担任国子监经师的北方人占一半以上,而南方人则以浙江为主,其他地区寥寥无几。”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何在?
    首先,是地缘的优势。国子监建在“首善之地”的大都,北方士人则“近水楼台先得月”,成为国子监建立和发展的先驱者。像国子监首任祭酒许衡,其继任者耶律有尚都对国子监的创建和发展影响极大。他们不但是国子祭酒,在朝廷中也担任着重要的官职。元朝建立以后,为了加强统治,维护自身的地位,元统治者根据征服地区的先后,实行“四等人制度”[58],南方地区原为南宋属地,因南宋最后一个被灭亡,则南方人被划为地位最低的南人,他们参政的几率很低。
    其次,名士的带动与影响。北方国子监经师的主要来源于河南、河北、山东此三省共37人,这除了地缘的优势,也当地的学风和名士的带动作用有关,河南有许衡的“鲁斋学派”;河北是有早期的“邢州学派”,更有著名经学家刘因的带动;山东是孔子的故乡,这里儒学的兴起地,儒风极浓。南方国子监经师主要来源于浙江和江西,浙江在元代名士较多,像元初“儒林四杰”,其占有二:黄溍和柳贯,元代杭州文人在不断的创作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作家群,学者孔杰斌在其孔杰斌在其硕士论文《元代杭州作家群研究》[59]介绍了元代杭州杂剧作家群的基本成员及成员的身份等情况,并作简要分析,总结出杭州作家群一共有32人;江西是朱熹的家乡,理学的发源地,更有吴澄的“草庐学派”,文学家揭傒斯[60]、黄殷士[61]、危素[62]等引导和带动。出现经师分布不均的状况,实属正常。
    第三,从国子监经师的作用来看,元朝的国子监经师均是些名士硕儒或国子监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由这样一些学识渊博的人掌管教育,有利于保证国子监的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的经世致用的人才。
    “名士硕儒”在前面都大致做了介绍和概括,“国子监自己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没有一一予以交代,早期的国子生是许衡在创建国子学时,“乃奏召旧弟子散居四方者王梓、韩思永、苏郁、耶律有尚、孙安、高凝、姚燧及其弟炖、刘季伟、吕端善、刘安中、白栋,皆驿致馆下为伴读,欲其夹辅匡弼,熏陶浸润而自得之也”[63],其后国子生苏郁、白栋成为国子助教,耶律有尚成为国子祭酒。泰定四年左榜状元李黼[64]为国子生,后被征为国子监丞。国子祭酒苏天爵[65]曾为国子生。国子监丞齐思恭是国子生出身, 国子 博士王大本[66]曾为国子伴读,吴澄之孙吴当毕业后直接出任国子监职官。这些国子生在国子监收到良好的教育后为国子监所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德智一体的人才。
    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元大都国子监经师的职责、官员品秩和待遇、任用原则和途径、身份探讨等方面的分析能够反映出元朝统治者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而元朝国子监中担任经师的大多是汉人,国子祭酒一职始终为汉人所掌握,虽有集贤院加以限制和干预,但也从一侧面说明了在元朝统治者的心目中汉人的文化程度是比较高的,学习汉文化在当时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选择。
    
    本人的联系方式: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7号北京联合大学研究生处34号信箱
       祝思雨(收)
    邮编:100101
    电子信箱:wysbd@sogou.com
    联系电话:15120015114
    

    [①]作者简介:祝思雨,女,安徽亳州人,北京联合大学专门史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元史、北京文化史。
    [②](明)宋濂:《元史·百官志三》卷87,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192页。
    [③](明)宋濂:《元史·百官志三》卷87,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193页。
    [④](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国子监学题名序》卷6,
    [⑤] 陈注 编:《礼记·学记》卷1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98页。
    [⑥] 陈注 编:《礼记·学记》卷1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98页。
    [⑦] 王頲点校:《庙学典礼》(元代史料丛刊)卷1,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3页。
    [⑧](明)宋濂:《元史·选举志一》卷81,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032页。
    [⑨] 王頲点校:《庙学典礼·设提举学校官》(元代史料丛刊)卷1,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年,第12页。
    [⑩] 王頲点校:《庙学典礼》(元代史料丛刊)卷6,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年,第131页。
    [11] 王頲点校:《庙学典礼》(元代史料丛刊)卷6,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年,第132页。
    [12](明)王圻,王云五点校:《续文献通考·选举志三》卷36,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3166页。
    [13](明)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57页。
    [14](明)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61页。
    [15](元)虞集:《道园学古录·滕州学田记》
    [16](元)虞集:《道园学古录·滕性善书院学田记》。
    [17](明)宋濂:《元史·耶律有尚传》卷174,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4064页。
    [18](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44,《临川先生吴公行状》。
    [19](明)宋濂:《元史·祭祀志五》卷76,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892页。
    [20](明)宋濂:《元史·祭祀志五》卷76,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892页。
    [21](明)宋濂:《元史·祭祀志五》卷76,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892页。
    [22](明)宋濂:《元史·祭祀志五》卷76,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892页。
    [23](明)宋濂:《元史·祭祀志五》卷76,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892页。
    [24](明)宋濂:《元史·祭祀志五》卷76,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892—1893页。
    [25](明)宋濂:《元史·顺帝纪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835页。
    [26](明)宋濂:《元史·许衡传》卷158,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720页。
    [27](明)宋濂:《元史·祭祀志五》卷76,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904页。
    [28](波斯)拉施特:《史集·拖雷汗传》第2卷(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98页。
    [29] 余大钧:《论耶律楚材对中原文化恢复发展的贡献》,《内蒙古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30](元)苏天爵辑撰;姚景安点校:《元朝名臣事略》,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76页。
    [31](明)宋濂:《元史·耶律楚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459页。
    [32](明)宋濂:《元史·选举志一》卷81,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029页。
    [33](元)孔齐:《至正直记》卷3,《世祖一统》。
    [34] 欧阳玄:《圭斋文集》卷9。
    [35] 王頲点校:《庙学典礼·学正三年满考》(元代史料丛刊)卷4,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年,第83页。
    [36](明)宋濂:《元史·食货志》卷93,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462页。
    [37] 元人有“九儒十丐”之说,见谢枋得《送方伯载归三山序》(《谢叠山集》卷二)和郑所南《心史》:前者说这是“滑稽之雄以儒为戏者”的戏谑之语,后者则说是元朝的制度:“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谢枋得作‘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各有所统辖。”
    [38] 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第178页。
    [39] 揭傒斯:《吴文正公集·吴澄神道碑》卷首。
    [40](清)黄宗羲著;(清)全祖望补修 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宋元学案·静修学案》卷91,(前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第3021页。
    [41]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6《吴草庐学述》,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54页。
    [42](清)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20,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年,,2583页。
    [43] 邓绍基,杨镰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辽金元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68页。
    [44](明)宋濂:《元史·耶律有尚传》卷174,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4064页。
    [45](明)宋濂:《元史·孛术鲁翀传》卷183,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4222页。
    [46](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元制百官皆蒙古人为之长》卷30,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461页。
    [47](明)宋濂:《元史·百官志三》卷87,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192页。
    [48](明)宋濂:《元史·杨桓传》卷164,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853页。
    [49](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元纪四》卷186,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第301页。
    [50] 孟继新:《孔子家史》,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年,第236页。
    [51] 孟继新:《孔子家史》,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年,第237页。
    [52]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焦作市委员会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焦作文史资料 第7辑 》河南省焦作市政协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2002年,第354页。
    [53](明)宋濂:《元史·吴当传》卷187,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4298页。
    [54](明)宋濂:《元史·吴当传》卷187,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4298页。
    [55]《万曼文集》载:“康晔,字显之,号澹轩,高唐人。阎詠弟子,金正大词赋甲科。金亡北归,严实镇东平,延晔及王磐为教官。有《澹轩文集》行世。”,第540页。
    [56](清)康熙《高唐州志·艺文》卷10,阎复:《乡贤祠记》。
    [57]《元史·邓文原传》载:“邓文原字善之,一字匪石,绵州人,父漳,徙钱塘。文原年十五,通《春秋》。在宋时,以流寓试浙西转运司,魁四川士。”
    [58] 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
    [59] 孔杰斌:《元代杭州作家群研究》,国家图书馆论文打印稿,2008年。
    [60] 《元史·揭傒斯传》卷181,载:“揭傒斯字曼硕,龙兴富州人。父来成,宋乡贡进士。傒斯幼贫,读书尤刻苦,昼夜不少懈,父子自为师友,由是贯通百氏,早有文名。”,第4184页。
    [61]史称“明经博学,善属文,尤长于诗”。
    [62] 《明实录类纂》(人物传记卷),载:“素,字太朴,抚之金溪人。年十五,能究五经大旨,乡先辈皆推重之。”第60页。
    [63](元)苏天爵辑撰;姚景安点校:《元朝名臣事略·左丞许文正公》,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73页。
    [64]《元史·李黼传》卷194,载:“李黼字手威,颖人也。工部尚书守中之子,守中性卞急,遇诸子极严,每一饮酒,辄半月醉不解,黼百计承顺,求宁亲心,终不可得,跪而自讼,往往达旦,无几微厌怠之意。初补国学生。泰定四年,辽以明经魁多士,授翰林修撰。”第4392页。
    [65]《元史·苏天爵传》卷183,载:“苏天爵字伯修,真定人也。父志道,历官岭北行中书省左右郎中,和林大饥,救荒有惠政,时称能吏。……十二年,妖寇自淮右蔓延及江东,诏仍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总兵于饶、信,……然以忧深病积,遂卒于军中,年五十九。……学者因其所居,称之为滋溪先生。”
    [66]《全元文 第五十九册》,载:“王大本,字中夫,号弘毅,宁海(今属浙江)人。历任国子子伴读、安庆路儒学教授、国子博士,至正中授承务郎、江浙等处儒学提举,以秘书监丞致仕。”第4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