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俊峰 子曰:“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饬。不饬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饬也;近而逾明者,学也。譬之如圩邪,水潦集焉,菅蒲生焉。从上观之,谁知其非源水也!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是《孔子集语》卷一“劝学”的第一条,原出《尚书大传·略说》。我们知道《论语》的第一篇就是《学而》篇,这证明了儒家的基本态度,就是不断学习。这种学习,是学习文化教育、研习礼乐,养成大人君子,变化自己的气质,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工作、职业发展等等。 清代的大学者顾炎武曾经说过:“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不但要通过文化学习,获得知识与思考问题的方式,更要学习礼乐,懂得规矩。这也可以理解为“知”和“行”的关系。 所以我们在理解这句话:君子不可以不学习礼乐,见到了人不可以不整理仪表。不整理仪表,就没有容貌,没有容貌,就显得不敬重,不敬重天与人,就没有礼。没有礼就不能够成立。 学习礼乐,懂得规矩(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一个人从远处忘去,有德行之光,是因为懂得整理容貌;接近后渐渐显得有德性之明,是因为懂得不断的学习进取。这就好像是低洼地一样,流水都会集中于此,水草都能不断生长起来,包容万象。即使是我们站在高的角度上去看,谁又会知道,那不是源头活水呢? 孔子所教导我们的精神,正是《周易》里面所介绍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自强不息,更像是在教导我们不断求知,厚德载物,更像是在教导我们不断包容,学习礼仪,做事情。这就是儒家学派的基本特点。 儒家的学习,是学做一个勇于担当的天下人。我们可以说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人:一代名臣范仲淹。 一代名臣范仲淹(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他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他为人正直,秉公直言,所到之处,执教兴学。北宋一朝,边患不断,他勇于用兵西北,给国家解除忧难。所谓道德文章,事功经济,庶可谓一代完人。而他的早年生活却无比的艰辛痛苦。 早在幼年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很早去世了。母亲为了生活,就改嫁到他人家里。可想而知,到了别人家的孩子,会受继父的委屈。但即使是这样,范仲淹也不会忘记去努力学习。家里没有好的环境,他就躲到寺庙中,闭门看书。没有好的食物,就用小米煮粥,等到过了一夜,粥都凝固了,才切开来吃,配上些腌菜。 手不释卷的努力(资料图 图源网络) 困难的环境,不会真正打倒一个有志向与理想的人。手不释卷的努力,勤学好思,终于他在二十六岁那年,考上科举,成为寒门进士。命运之门终于向他打开。更重要的是,在为官之后,他照样刚正不阿,为百姓造福,这才是儒家所学应该教育与培养出的大人君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