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举正讲中西哲学:道德实践与个人修为 我们提到中国哲学的传统中心性之学它是非常特殊的,它特殊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它渊源流长,亘古不变。因为它一路下来,但是慢慢的遇到了科学理性的一个冲击以后,大家感觉到不能够跟我们现代社会所追求的价值标准相提并论的情况,很多人就弃之不顾,这种弃之不顾的态度其实已经有上百年之久了。我在这边想特别强调的一个重点就是说,所谓从中国的先秦时代到了宋明儒学达到高峰的心性之学它有一个非常特别的性质,这个特别的性质就是属于内在个人的修炼,然后对于外在自己人格的提升,然后透过道德的实践显现出来。所以它有一个以圣人作为榜样,作为一种有方向的定模单位,同时不断地追求,追求什么呢?追求整体、甚至于跟宇宙、天道这种结合。这种特殊性当然是中华文化固有的特性之外,还有一点要稍微注意一下,就是如果有一个人,他本身没有心,我们会用现代话来讲,他在自我感觉,自我意识当中没有想要做一个道德实践的话,他基本上就没有可能去了解这个心性之学。这个也是我为什么一再强调中国文化的本质,是属于道德论的开展的重点就在这里,换句话说,这种学问,这种属于是集个人修养和个人外显行为于一体的这种学问基本上是不容许一个人,或者说是不会让你一个人先把外在的社会当成研究的对象,然后自己透过研究的成果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它不是这样的,从个人面对一个对象或者是主体面对客体这样的发展,他不是这样的。他基本上他是用来属于自己的一个锻炼,自己的一个练习,然后对自己提出要求,然后自己追求这样的一个理想,由内而外。然后由外的结果而进一步反省,所以说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他并不等同于我们一般所谓的好像一个研究对象,然后了解这个情况,然后知道自己因为这个情况的了解以后该怎么做。他是从内而外进一步发展出来的结果。 如果用一种客观对象的方式来了解自己该怎么做,这个其实在中国哲学里头是行不通的,尤其是道德论的部分。为什么行不通呢?就是因为我们在整个生活实践当中所做出来的每一件事情其实都是透过内在的觉悟,内在的觉悟以后才了解对外应该要怎么做,然后外在做出来的结果又可以进一步增加了我们内在的觉悟。换言之,内外之间它形成了一个互动的关系。这个互动关系其实我们也可以说是内外之间形成一个辩证的关系。儒家非常强调自己反省,每一天要反省自己,对待别人够不够忠心耿耿,跟朋友之间往来有没有讲求信用,对于我所学的东西有没有温习,一直不断的自己就说我外显出去的结果又回馈到我自己内部的行为,增加我的觉悟。所以这个就是知跟行,你的行动就是你获得知识的一个基础。而你获得知识的基础反过来又成为你外显行动也就是生活实践的一个基础,这两者之间互为因果,不断让人达到精神上的练习以及自我提升,又进一步发展,主要是强调。 这种觉悟的感觉,有的时候道德实践者他可以形诸于文字,解释自己。所以说有很多人,儒家很多信徒长期来讲,他们的记录、日记,《静思录》、《传习录》主要的目的都是记录自己道德成长的心路历程,这个道德成长的心路历程,这种风格,这种写作其实是一种自我练习的功夫。这种风格其实中外皆有,我刚刚提到过斯多葛哲学当中,罗马帝国的奥利略皇帝,他的《沉思录》当中也是有这种自我劝解,精神训练的这样的一个部分。所以说这个当中就是可以了解文字的记录。但是文字的记录本身不是因此而变成一个客体的文本,并不成为一个自我锻炼的规则,一个范本,不是。而是文字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文字的记录是一个觉悟的反省,所以如果说自己透过实践来进一步了解文字里面所记录的内容。而这个部分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整个中国哲学的经典,很多人在文字的记录上往往是记录自己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有没有达到应该有的地步。如果说你把这些文字的记录直接当成了道德实践的规则或规范的话,有的时候会觉得有一点苛,苛求的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