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明德讲堂 >

苑举正讲中西哲学:道德实践与个人修为(3)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苑举正 参加讨论

    第二个就是个人的外显的道德实践。然后第三个就是个人从事道德实践的精神上的自我提升,所以这三块是个人的本心本性的。然后个人意志就是能够与天理呼应,道德的实践就是要以跟自己的觉悟,就是形诸于外的实践要跟个人的觉悟要能够产生一个相互的感觉,最后就是个人透过精神上的练习,以圣人为方向,不断的自我提升,达到跟整体结合的目的。
    这个观念,这个道德论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这个精髓的掌握就不容许任何人把中国文化只当成一个只重视外表,只重视实用的现实层面上。它强调的是不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伦常关系,它更强调的是在这个伦常关系发展之前一个内在上的修为,这等于是精神生活上,甚至于说这是一种具有宗教性格的道德论,因为有天的观念。往往在个人修为过程中超越了很多的情感。比如说我们因为情感而重视家庭,但是有很多地方会发觉过度重视情感就是缺乏了理性的扩张。这个时候我刚才也说过,要能够在我们的道德实践中含射家庭的同时要能够超越家庭,要朝向一个更高的层次自我提升。所以在这个心性之学下人的外在行为目的就是要成就人内在的精神生活的依据。也就是兼为上达天德而赞天地之化育者一个主要的理解。
    在心性之学中,它包含了,如果我们客观从哲学角度,或者是从哲学的范围来讲,它包含了四个主要的部分,首先一个当然是伦理、礼法。这个伦理就是在人的自我提炼过程,但是在构成了社会的规范的时候就叫礼,构成了社会的约制就叫法。所以这一切的基础是相连贯的,这是第一个伦理礼法。
    第二个就是内心修养,就是你要懂得如何自我提升修为。第三个就是要有一种宗教精神。就是敬天法祖,这就有宗教的精神。而这种宗教的精神它是以道德的修养为依归,所以说是非常理性的一个作为,敬天而已,并不是相信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具体,而是说讲到天是讲到这个道理。最后就是它的道德形上学。整体来讲,我们之所以还坚持,就是它里面包含了伦理,里面包含了一种实践、修为,包含了宗教的内容以外,但是它整体来讲,这三点包含了第四个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它整个是道德的形上学。
    这四点有关于伦理,有关于修为,有关于宗教,还有关于形上学它们是一体的。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很长久的,是不变的。那这个久,中国思想中的人生的一种观念,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生长是一个非常长久的证据。就是说我们也可以看得到,其实它之所以不变的理由并不是因为顽固,也不是因为它是教条,而真正的理由是什么呢?真正的理由就是因为它是一个最基础最根本的道理,这个最根本的道理跟人性直接挂钩在一起,如果是人就必须要有这种道德上的实践,不管你受到了多大的引诱,你总是会觉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在一开始,在中国的哲学当中的体悟,很早就开始提出久,我们常常有讲到说,在儒家的《易传》、《中庸》当中都有所谓的可大可久,悠久历史,悠久陈物的这种观念。《老子》中也提到了天长地久,天地长久,根深蒂固,长生久世,这是久的概念,就是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解。为什么可大可久呢?大当然是跟宇宙的结合叫大,可久讲的并不是它的时间的一个顺序而已,讲的是这个事情它是至理名言,它是做人的根本道理,它是不会变的,所以它必然是长久的。中国儒者所讲的德性其本源就是在于我们的心性,同时这个心性也是天理,这个心性的认知也就是通于我们的,因为人心通于天心,此心此性,天心天理是我们德性的深深之源,发端于此。所以这个德性就是能够滋润了我们的身体,而身体的存在也就是当作此心此性所主导的一个对象。透过身体经由心性主导的结果就是天理天性所贯彻的成就,因而我们可以说身体能够被安顿,能够被调理,能够被保护,个人能够真实地存在于天地之间,这个是我们所要强调的有关于中国心性之学。这里面所强调的重点,我就把这个部分做一个简单的归纳,我在这个部分,我其实开始是先问了,就是有关于如何从西方哲学然后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的道德论的发展的这个主题当中,我一开始先问了一些问题,我这个问题就是说,西方哲学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的同时,它对于我们重新恢复中国哲学中的道德论有什么帮助。以及为什么中国哲学中的道德论对我们今天来讲,当下来讲都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要怎么样用这两个问题然后来重新恢复中国哲学的道德论,我提了一连串问题。
    那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当中,我也非常直接地拿了100年前新文化运动时候的科学玄学的论战作为一个例子,我在这个论战当中要说明导致中国哲学道德论出现了空前未见的挫折的原因,表面上是所谓的科学人生观,但是实际上科学人生观本身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为什么呢?因为科学本身它是用,它是有关于如何运用科技方便我们的生活,但是这个讲的都是事实,可是人生观是一个形上学,形上学是什么?形上学是形溯了我们一切产生价值的来源,科学本身它可能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可是我们人安身立命需要的那个形上学在就其本质上来讲是一个道德的形上学。而科学刚好只提供了知识里面的真假,有没有用,但是它不考虑人应该怎么活着,人要用什么方式才能够追求幸福。科学并不特别地考虑这些问题,有的人会觉得科学生活好,有的人会觉得科学生活不好,喜欢科学生活一段时间又会觉得科学生活又不好了,在乡下住久了又觉得城市好了。这种情况就说明科学并不是一个固定的人生观,什么是固定的人生观呢?就是中国哲学里面的道德论,这是一个固定的人生观。所以从这个角度当中,我主要强调慢慢的几十年过去以后,有一批海外的哲学家就是要强调,我们现在要重新了解中国哲学道德论的基础在哪里。他们提供的一个答案就是中国哲学的道德论基础就是一个心性之学。我们的本性还有我们的人性,这个学问。
    心性之学它里面又包含它的许多的内容,就是本心在从事于个人的道德实践的过程中,他要不断地要注意,他所做所为除了在实践的过程中有觉悟,这个觉悟可以回过头来让他自己在道德上进行提升的工作。所以一个人在伦理学的层面上来讲,那么就是达到做人的一个基本要求。所以说人的伦理学上强调的是道德实践,而道德实践的行为当中就是要如何从个人的决策,形诸于外的过程中,形诸于外的实践的结果要回过头来有助于个人的提升,不断的提升,精神上的提升,提升到什么地步呢?能够不断的把自己认知的对象含射的同时又能够超越,一直到达跟宇宙结为一体最后的目标。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强调这一件事情就是新儒家的宣言强调这件事情只有一件事情,就是我要强调中华文化它的独特性,它的独特性就是它一开始就源远流长,可大可久,大跟宇宙一样大,可久,一开始就是至理名言,亘古不变的真理。这个发展下的基础是使得海外的一些哲学家会发觉,如果没有注意到中国哲学这一方面的特色的话,而仅从于科学的理性或者是一神宗教的宗教来判断中国文化,很容易又产生误解,忽略了它的价值。那我们在这里就是接下来我要给大家做进一步的例证,我就要说明西方哲学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尤其是在中世纪到现代的时期,也同样地发生了一件教会力量的式微,教会力量被削弱了,为什么呢?被科学理性削弱了。大家要了解,教会的力量原来它代表的就是西方社会的道德上的传统。所以当教会的力量转弱的时候,西方的道德的基本的立场也会伴随着科学理性的发展而出现了根本的改变。这个改变的事情在欧洲比较明显的是发生在16、17世纪,也就是介于科学大革命跟宗教改革的这个时期。在发生这个事情的时候,我想要让大家进一步了解到,让我们停下来,不要再看一道中国哲学中的道德论所受到的改变,让我们转过来看一下,我们转过来看一下西方的社会以及这个社会在面临相同的,也就是科学理性的考验当中,他们的传统道德是怎么样透过哲学的发扬度过了这一场危机。必须坦白讲,这个发展的过程中跟中国的命运很不一样,但是两者拿来对比,让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从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来看中国哲学中道德论的发展,那么这样的话,大家会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轮廓。所以说我们暂时停到这里,等一下我们再把整个焦点转到西方哲学的方面。
    专辑更多精彩内容请点下方链接:https://v.qq.com/x/cover/k5kcwsg631smbtd/n0023mv2dqz.html
    
    苑举正
    主讲人简介:
    苑举正,1960年出生,台湾哲学家,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系主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哲学博士,研究领域为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政治哲学、欧陆哲学、哲学概论。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广哲学,强调哲学的功用在于活用。有著作《求真:台大最受欢迎的哲学公开课》,《索罗斯的投资哲学》,《所有做投资的人都应该要读哲学》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