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读经明义丨《孝经》:以孝事君 移孝于忠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凌俊峰 参加讨论

    文/凌俊峰
    《孝经》的第五章为《士章》,其内容如下: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
    《诗》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一章讲的是士大夫的孝道,不过角度也很有意思,它说的不是如何事亲、养亲,却在说如何事君。这是一般的读者所始料未及的。
    这一章的大义就是用孝道去侍奉自己的君上,用敬爱去侍奉长辈,用忠顺之道实现个人价值。
    讲到忠诚,当然是一个好的概念,小则忠于自己的单位、公司,大则忠诚于国家、民族,我们国家的历史是给这些人留下好的名声,也是弘扬这种价值的。
    
    以“忠顺”之道实现个人价值(资料图 图源网络)
    当然,忠诚也有度,就是不能走到愚忠愚孝的路子上去。这里所说的“忠顺”,似乎又有些阴翳的感觉。
    我们姑且看看孔子怎么谈论“忠诚”之道。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臣之际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正统儒家讲忠,绝不会走到愚忠愚孝的路子去。
    首先要上级礼遇爱护自己的下级,才谈得到下级忠诚报答上级的事情上。如果上级不把下级当回事,下级就没有必要“愚忠愚孝”的坚持下去了。
    君主赏识臣子,臣子报答自己的知遇之恩,这是和谐完美的君臣关系。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资料图 图源网络)
    说到这里,其实有一个人就呼之而出了——当然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诸葛亮。
    大家知道,诸葛亮原来是隆中高卧隐居的士人。当时屈居刘表之下的刘备,为了自己的事业,屈尊枉驾三顾茅庐,向诸葛亮咨询天下大势。正是因为这份真诚与信任感动了诸葛亮,最终诸葛亮答应了出山,追随刘备,屡献奇谋,为刘备平定西川,建立蜀汉奠定了基础。
    刘备后来在与东吴作战中失败,在白帝城一病不起。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就把自己的后事托付给诸葛亮,《三国志》里面是这么记载: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这番诏书中所说的真实意思,毫无疑问就是,在刘备去世后,所有的军政大权都交给诸葛亮来安排,刘备让刘禅以事父之道侍奉诸葛亮,自然更是帮助诸葛亮在国内树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威,如此托孤之重,足见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与重视,当然诸葛亮也会知恩图报,效忠于刘备以及蜀汉。其后的历史,我们也都非常熟悉了。
    这就是君臣之际遇。
    
    从诸葛亮看“君臣际遇”(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孝经》里面所说的移孝于忠,似乎没有像孔子甚至其他先贤那样说的完备。所以我们觉得,《孝经》应该不是孔子或者曾子所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