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安守本分,非礼勿视,否则后果很严重!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沈相辉 参加讨论

    文/沈相辉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曹丕之妻甄宓给曹丕及宾客送醒酒汤,刘祯、吴质接汤时抬头平视了甄宓,结果刘祯被曹操罚做一年苦役,吴质被贬为朝歌县令。刘、吴就看了甄宓一眼,何以受如此重罚呢?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甄宓形象(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们需先弄清楚电视剧中的镜头在历史上是否发生过。陈寿的《三国志》中明确写到“桢以不敬被刑”,意思是说刘桢因为不恭敬而受到刑罚。那么到底是什么事情不恭敬?又因此受到了什么处罚呢?鱼豢在《魏略》中记得很清楚:“太子尝请诸文学,酒酣坐欢,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咸伏,而桢独平视。太祖闻之,乃收桢,减死输作。”
    鱼豢乃三国时期魏国的郎中,其记载当时事情应当可信。这段话所记载的事情,正是电视剧所描绘的场景。《魏略》又载:“及河北平定,五官将为世子,质与刘桢等并在坐席。桢坐遣之际,(吴)质出为朝歌长,后迁元城令。”可见刘桢被罚之时,吴质确实被贬官为朝歌县令。故总体而言,电视剧中的主体情节是符合史书所记的。也就是说,刘桢和吴质的被罚,确实是因为多看了甄宓一眼。
    就因为多看了甄宓一眼,就要受到如此严厉的惩罚,依据何在?
    
    颜渊问仁(资料图 图源网络)
    其实,曹操之所以要重罚刘、吴二人,是有经典作为依据的。《论语·颜渊》中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
    “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
    颜渊可能还没完全听明白,所以就进一步问具体该怎么做,孔子回答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这下子就完全懂得了,所以说:“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资料图 图源网络)
    所谓克己复礼,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得自己回到礼仪的轨道上来。孔子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有视、听、言、动四种,能够约束好自己的这些行为,使其皆合于礼仪,则这样的人便可做到仁了。人的行为主要有视、听、言、动四个方面,礼仪则是一种诚于中而形于外的行为。要想让人合乎礼,那么就得对外在的视听言动等各个方面进行约束。单拿“视”来说,我们看到人或事,就会引起内心的某些想法,或好或坏,或正或邪,都有可能引发进一步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后果。因此,非礼而视,容易乱人心志,乃至造成恶劣后果。
    我们不妨看一件因非礼而视引起的恶性事件。《左传》中记载宋华父督在路上看到孔父嘉的妻,“目逆而送之”,并说“美而艳”。华父督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十分不合乎礼仪的,故而被遭到后人批评。由于贪图孔父嘉之妻的美貌,想要占为己有,华父督便杀了孔父嘉,抢了他的妻子。宋殇公得知后大怒,华督害怕遭到宋殇公的诛杀,于是又将宋殇公杀了,由此导致宋国大乱。此事一开始本来只是一件非礼而视的小事,最后却酿成了大祸。故而后世主张非礼勿视,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防微杜渐。
    
    本分就是合乎礼仪(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与非礼勿视的道理相似,非礼而听、言、动,都可能导致不好的结果。比如我们如今常说“祸从口出”,实际上与非礼勿言也是有些关系的。老话常说做人要安守本分,所谓本分,就是合乎礼仪。说的更直白点,就是该看的看,该听的听,该说的说,该做的做;反之,不该看的、听得、说的、做的,最好不要去看、去听、去说、去做。否则,像刘桢、吴质一样,稀里糊涂的就挨了处分,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