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三国志》经典智慧50则 人生当走英雄之路(3)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儒风大家 儒风大家 参加讨论

    读书篇
    1、读书要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资料图 图源网络)
    升堂入室,究其阃奥。
    (卷十一《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译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是探究学问的奥秘所在。
    【启示】凡读书,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如此,而决不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
    2、多读是最好的法子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卷十三《钟繇华歆王朗传》裴《注》引《魏略》)
    【译文】书读多遍,意思自然就明白了。
    【启示】书读得遍数多了,自然会有豁然开朗的时候。多读,是学习的一个重要方法。不肯勤读苦钻,是读书的一大忌。
    3、时间是挤出来的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
    (卷十三《钟繇华歆王朗传》裴《注》引《魏略》)
    【译文】冬季是一年的多余时间,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阴雨天是四季都有的多余时间。
    【启示】读书学习,要善于自己找时间、挤时间。
    4、读书贵在专精
    学猥则倦,倦则意怠。
    (卷二十八《王册丘诸葛邓钟会传》裴《注》)
    【译文】读书多而杂乱就会失去兴趣,失去兴趣读书的意志就会懈怠。
    【启示】书海无涯,学必专精,专精才能有所得,有所得而后愈增学习的兴趣。如果学无专攻,杂乱涉猎,虽可增加知识,但终究难有所成,无所成自然也就很容易懈怠了。
    5、学习方法很关键
    
    读书贵在专精(资料图 图源网络)
    盲者欲视黑白,聋者欲听清音,苦而无功。
    (卷二十九《方枝传》裴《注》引《管辂别传》)
    【译文】瞎子而想看见颜色,聋子而想听到声音,再苦也终不可得。
    【启示】任何一门学问都有其学习的方法和门径。如果学而不得其门,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就像盲人终不辨颜色、聋人终不辨声音一样。所以学习方法,不能不重视。
    6、兴趣是最好的门径
    书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无伤也。
    (卷四十八《三嗣主传》)
    【译文】关于读书,就怕人不喜欢,喜欢就绝没有坏处。
    【启示】读书最怕不喜欢读,只要喜欢读,对所读之书再有所筛选,多读有品味的书,读书就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所以对于读书,兴趣是第一位的,培养自己的兴趣是最关键的。
    奋斗篇
    1、人活世上,要靠自己努力
    居世间,当自为之,而但观他人乎?
    (卷十二《崔毛徐阿邢鲍司马传》裴《注》引《吴书》)
    【译文】人活在世上,应当靠自己努力,怎能只看他人呢!
    【启示】美好的前程要靠自己努力去创造,而不能只羡慕他人的成功,或者与不努力者攀比,否则是永远不会有出息的。
    2、志向决定高度
    有其志,必成其事。
    (卷十八《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译文】有那种志向,就一定能成就那种事业。
    【启示】有志者,事竟成。上面曹操那句话,也是此义。
    3、好男儿志在天下
    良田百倾,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
    (卷四十四《蒋琬费祎姜维传》裴《注》引《杂记》)
    【译文】我已有百亩良田,心不在一亩;我只有远大志向,心不在归家。
    【启示】心怀远大志向,不在归家,年轻人应当有这样的干云豪气和思想境界。勇敢地去走自己的路,为自己、家庭和社会做一番事业。
    4、最怕志气小,最忌半途而废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匪怀细以害大。
    (卷五十八《陆逊传》)
    【译文】志在远行千里的人,不中途而停足不前;有天下大志的人,不计较细小的事情以免损害大计。
    【启示】心怀大志,胸怀远虑,排除琐碎干扰;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绝不半途而废。如此,人生便没有到达不了的目的地。
    5、努力要趁早
    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
    (卷二十一《王卫二刘傅传》裴《注》引《魏略》)
    【译文】少壮的时候真应当努力,年华一过,还怎么可以留得住!
    【启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年轻时就要奋发上进,否则年华老去,一事无成,只能悔之晚矣。
    6、人有气魄,事业才会成气魄
    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
    (卷十四《程郭董刘蒋刘传》)
    【译文】只有干非常之事,才能取得非常的成功。
    【启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不敢越雷池一步,是干不成大事的。只有非常之人,才敢于行非常之事,而创造出非常的事业。
    转自丨“儒风大家”(微信ID:rufengdajia)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