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抒情诗:人人心中有 人人笔下无的情感共鸣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曹雅欣 参加讨论

    文/曹雅欣
    抒情诗,往往是诗歌门类里最动人的篇章,它的诞生,是诗人将最真切深邃的情感载种入泥,以艺术语言落红浇灌,生发培育出的一株株含笑带泪的心花。
    抒情诗那以情动人的芬芳,在诗歌的百花园中最引读者流连叹息。
    抒情诗,就是在抒发着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情感共鸣。
    人的感情是何等细腻,而我们权且粗略地将之分为亲情、友情、爱情三大类。
    
    抒情诗,往往是诗歌门类里最动人的篇章(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亲情诗
    亲情,是每个人最先感受到的温情,是一生奋斗的起点回忆,是游子漂泊的背后依靠。
    所以亲情诗,往往表达着对父母的感恩,对手足的依恋,对故土的思念。
    诗里最著名的感念父母,要论唐代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比喻父母为春日阳光、儿女如弱草生长,是春晖的无私温情,养育了草木的茁壮成型。
    但是,但凡宏伟的意象,虽博大,却常常缺乏着一针见血的细腻触动。而针尖虽小,那刺人的力度却往往最精准深入。
    所以,孟郊这首亲情诗最动人的地方,不是收尾处把父母恩情定性为春晖温暖的概念总结,而是在开篇对于慈母行为的细节特写。
    当每个人摩挲着旧衣、回忆起童年时,静夜里曾在灯晕下低头缝制的温柔倩影,就晕染出了一道母爱的剪影。
    孟郊记忆里的“慈母手中线”,缝合出了“天下父母心”的同样牵挂。
    家中的亲情,除了长辈的父母双亲,还有同辈的兄弟姐妹,唇齿相依、手足情深。
    其中最动人的诗,要数苏轼在受“乌台诗案”风波而下狱待死时,以为自己行将永别于人世,便写给与他一同做官、为他奔走营救的弟弟苏辙的一首诗,其中这样说道:
    是处青山可埋骨,
    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
    更结来生未了因。
    受冤入狱的苏轼,站在生命尽头回望,认为这一身尸骨大可抛却、随处可埋,不必劳神于身后哀荣。
    然而至死割舍不下的是将在未来独自迎风接雨的兄弟苏辙,唯一留恋不舍的是这一辈子兄弟情分的相处未尽,生命最后的愿望是企盼生生世世手足相连、两心相惜。
    对亲情的眷恋,对于游子来讲,会扩大为对于家乡故土的思念。因为家的土壤就是亲人的气息,家的记忆就是亲情的印记。
    所以,有太多的远行人,即使在他乡已然安居,却永怀乡愁。
    比如,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同样的一轮月,却是在年少的乡土上看过的月最能明亮回忆;
    比如,纳兰性德说“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同样的风雪,却感觉只有在家乡的绮窗前,听风赏雪才不扰人清眠;
    这就是诗歌对于亲情的永恒依恋。
    在亲情诗里,有父母的遥远牵挂,有手足的遥相依偎,更有故乡的遥遥呼唤。
    
    友情,是家门之外的情感培育(资料图 图源网络)
    友情诗
    亲情,是家门之内的原生感情;友情,是家门之外的情感培育。
    所以与亲情诗的温情相比,友情诗更体现出朋友之间的辽阔情谊、知己之间的价值认同,那是一种因为志同道合所以彼此懂得、因为知音难逢所以惺惺相惜的交游之情。
    因为友情关乎内心的相交,所以就表现为相聚时的无比契合,与相别时的无限寂寞。
    诗里的友情,能在亲密处胜过血缘,又在惜别时重于手足。
    汉诗《箜篌谣》这样说:“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不需骨肉亲情的捆绑,友情可贵在于心灵相知的投契;
    这句诗也演化为陶渊明诗里说的:“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超越家族的先天限制,后天结交的金兰长青。
    若知己相别,如花落无着,友情之深在送别时刻更为显形:
    送别诗,有王维端着酒杯依依惜别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雨清晨洗刷不尽内心的惆怅;
    更有高适鼓足豪情、鼓舞彼此说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北风其凉,前路迷离,黄云白日,赤胆雄心。
    对友情的抒发,是为在社会群体中幸运获得的心性相知、脾性相投的义气而抒发,更是为人生路上观念投契的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志气而抒发。
    如鲍溶诗说“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家庭出走,人生寻路,社会经过,山河走过,友情在心间,珍存在诗里。
    
    相思,是属于爱情的永恒基调(资料图 图源网络)
    爱情诗
    中国最古老的一首情诗,可追溯到大禹时代、他的妻子涂山氏女娇所唱的:“候人兮猗!”
    最初的情诗,只有四个字短短一句,而表达的意思却是相思长长,是在等候她的爱人。
    大约是爱情里的情致深远总是最能由思念体现,大约是情诗的最早开启就是由这一句候人的歌咏完成,所以后世的爱情诗,有那么多、那么美的句子都是在表达相思。
    没有相思的痛楚,就没有相守的愿望;
    没有用情的深刻,就没有相思的感触。
    相思,是属于爱情的永恒基调。
    相思,有“爱别离”时的两地相思:
    比如,柳永词说:“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岸秋风吹拂的夜,残月勾留远方的心。从别后,所有良辰美景都不再有,因为心中佳人不在旁;
    又比如,还有李商隐写给妻子的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归期未定,团圆未得,然而在山水两端深切盼望着执手相对。一个人的夜晚总是凄风苦雨、窗寒影凉的孤单,两个人的夜晚便是西窗夜雨、剪烛共话的温情。
    所以,两地相思,是孤枕难眠处的“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是彼此共勉时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又是两相祈望中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两地相思,是忧伤里的甜蜜,是伤口上的希望。
    
    “求不得”时的单相思(资料图 图源网络)
    相思,还有“求不得”时的单相思:
    比如《越人歌》里唱的:“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知不知。”心里装得满满的都是他,然而他却从不曾知晓,心意沉沉,缘分浅浅。也许是擦肩而过的相错,也许是爱不能言的为难,也许是情深缘浅的无奈;
    再如《诗经·蒹葭》叹咏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相思不得的距离,如横跨不过的江水;悠长无望的追寻,是漫长无尽的道路;白露凝成的秋霜,似心头结满的冰霜;深爱在水的一方,是投沉了谁的一生。
    单相思,是“人生自是有情痴”那单方投入的心事独白,是“多情却被无情恼”那爱无回应的心绪寂寞。
    相思,更有“生死别”时的相思成灰。
    最远的距离不是人世里的距离,而是生死间的距离;最痛的相思不是红尘中的相思,而是彼岸外的相思。
    有太多的悼亡诗,都用阴阳两隔的追悔无计,来陈诉着诗人的怀恋与追忆:
    元稹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除了亡妻,再没有其他佳人是他心里那朵最美的云,除了前情,再没有其他邂逅是他心中那片深情的海
    苏轼说:“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坟头内外,划分了前世今生,碑文冰冷,隔开了前情后事。十年生死,已是物是人非,尘陌茫茫,已是回首凄凉;
    生死相思,是“头白鸳鸯失伴飞”的踽踽独行、人世荒凉,是“沉思往事立残阳”的遗世独立、黯然魂销,更是“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不离不弃、生死追随。
    “情到深处无怨尤”,在抒情诗里,有欢情、有怨情、有深情、有伤情……
    亲情、友情、爱情,都是抒于真情、醉于浓情、感于恩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