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中秋佳节 可知该怎样赏月?(4)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曹雅欣 参加讨论

    中秋月下思念国
    思念国,是海外漂泊的游子对于故国,那一份割舍不断的文化认同、那一种血脉相连的民族情感、那一番与祖国命运的息息相关。
    所以说起“乡愁”的时候,那是驻扎在人们文化基因里的精神家园,呼唤着无论出走多远、都要停下脚步与祖国人民仰望同一轮圆月的游子。
    只要精神家园还在,漂泊多远都有故国家乡;只要文化根基不断,外出多久都有乡愁牵肠。
    就像杜甫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虽然同是一轮明月,但是属于家乡的月更明亮皎洁,属于故国的情更深入骨髓;又像李白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游子如浮云迁徙再远,也有家国情怀扎根故土;更像白居易说“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西北茫茫,乡关何处,东南月升,圆缺几何。
    
    不知秋思落谁家(资料图 图源网络)
    月如霜满时,“一夜征人尽望乡”;月白中庭时,“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是这样形容月下思: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在故乡格外明,人在四海皆尽望,秋思落入游子家,桂花香满故国思。
    中秋月下的哲思
    中秋节的“月下思”,不仅是“思念”,还是“思索”,体现为一种人与月之间的哲思关系。比如李商隐根据“嫦娥奔月”的传说,就写了这样一首诗: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首先描绘了嫦娥独坐月宫中,一夜又一夜望着暮色起落、寂寞恒久的姿态。月宫也被称作“广寒宫”,就是象征着与永恒寿命相应的、永恒清冷的代价。因此李商隐就推测说,嫦娥应当是早已后悔自己当初偷吃长生不老药的行为,虽然获得了永生,却失去了基本的幸福,从此碧海通宵清寒、从此青天彻夜孤寂。
    对于这首诗不能仅看表面故事——李商隐只是以嫦娥为一个形象表达,说明着人生的一种抉择。其实,人生的每一种选择都是要有代价付出与之相对应:
    如果选择了社会功利,可能就要付出家庭情感;如果选择了开始的热闹,可能就免不了后来的萧条;相反,如果选择了安于平淡,可能又要时感生命不甘;如果选择了享受当下,可能就要荒芜后来……
    那么,选择奔月的高高在上,就要付出广寒宫的高处不胜寒;而选择耕织乡土的人间温情,又会付出平凡庸碌的沉默体尝……
    所以,嫦娥究竟悔不悔?嫦娥的心事只有她自己知道。——而在月下,我们叩问月宫,根本目的是在中秋,我们叩问这一年行到八月中间的时节,追问自己对于过往和未来的抉择与代价。
    其实八月十五这一年一度最盛大的一次月圆,正是用它自己最为完美的一面,映照着人世间无可奈何的荒凉。所以,中秋对月,这个行为本身就是存有一份感伤美的,也是具有一种挑战性的。此时:
    月的圆满,比照着人生的遗憾;月的完美,比照着人生的无奈;月的圣洁,比照着人生的残酷。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资料图 图源网络)
    而幸好,苏轼的词给了我们解脱和安慰,他的《水调歌头》里讲: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原来,这样完美到骄傲的满月,也是用那么多的辛苦一夜一夜拼凑而成的、也是用那么多的缺憾一步一步辗转成圆的,这一夕的圆满,背后也有着那么多的寂寞辛酸在支撑,而且还周而复始、宿命般地,用整一月的艰难跋涉,换取这一夜的光华完满。
    这也像纳兰性德的词里说: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于是,人们在皎洁月光下披尘挂露的奔波也可以释然了,于是,人们在仓皇现世里披星戴月的辛劳也可以释然了——人生旅途,就像这月缺月圆的过程,无论我们的境况,是处在如同彻夜无月的黑暗无助里、还是处在仿若一钩新月的渺茫希望里,只要我们心怀满月的理想前行,那么就是在一步一步、一天一天,在朝向完美的目标进发,在距离美好的未来驶进。
    那么,日子无论是否处于中秋月圆、生活无论是否正值玉宇清辉,我们都可以有满月亮堂心间,都可以有皓月当空,照亮我们的人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