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桃夭》:中国的婚礼进行曲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曹雅欣 参加讨论

    文/曹雅欣
    《诗经·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zhēn)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花(资源图 图源网络)
    在那桃花盛开的季节,有个女子正羞颜如彤、笑靥如花,她的背后繁英似锦、喜庆如火,处处是热闹欢乐的色彩。
    ——这就是《桃夭》所描绘的场景:
    璀璨年华的少女就要出嫁,亲朋好友都为她唱上祝福歌,桃花为歌,贺新娘;
    ——这也是《桃夭》所传达的心情:
    在最好的时节嫁给最好的你,以最好的我全你最好的家,桃花为证,贺新婚。
    《桃夭》,就是一首贺新娘的诗歌。
    “灼灼其华”,用桃花正艳代表少女娇容绽放、芳姿炫目的出嫁年华;
    “有蕡(fén)其实”,用桃子结果表示女子结为连理、传宗有后的爱情已开花结果的状态;
    “其叶蓁蓁(zhēn)”,用桃树的枝繁叶茂形容女子虽不再娇艳,却已成熟稳重,带来家室壮大、和乐融融的情景。
    《桃夭》首先赞美新娘的明丽,而后祝福嫁入夫家的和美,同时又畅想这姻缘形成爱情的结晶、家族的完善。
    从个人之美、到夫妻之和、再到家族之全,在少女刚刚踏出闺门的时候,这一首由旁人送上的贺新娘曲,就完美地唱尽了一个女人完整的一生。
    《桃夭》虽短小,却完成了一个古代女子的全部心愿。
    
    中国古典诗词邮票 诗经(资料图 图源网络)
    桃花,是春天来时,季节里最繁盛、最抢眼、最明媚的花,它花期虽短却令人无法忽视,虽不名贵却令人无法不爱。
    所以以桃花比喻少女芳容最是相得益彰,正如那些明艳而娇嫩、张扬而无心、灿烂而易逝、不够尊贵却令人向往的春之年华。夺目的光彩,美好的开端。
    桃花盛开,是桃树在一年中的美好开端;
    明媚青春,是人在一生中的美好开端;
    而以桃花比拟女子容颜,也是《诗经》对于文学艺术运用桃花这一意象的美好开端。
    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
    《桃夭》,开创了桃花之喻女子的鼻祖。
    在此之后,才会有唐代崔护惋叹“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惆怅于风中;
    才会有曹雪芹为林黛玉代笔“桃花帘外开依旧,帘中人比桃花秀……若将人面比桃花,面自桃红花自美”的自比红颜薄命。
    桃花的繁华令人甘醉其中,而桃花的短促又使它倍加珍贵,以致,渐渐,桃花的意象不仅比拟美女,亦指代起更多美好的事物。
    因而,陶渊明笔下的武陵人才念念不忘桃花源,陶渊明的桃花代表了一个远离机心的理想国;
    因而,一代才子唐伯虎也宣称“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惟愿长伴桃花、老死其间,唐伯虎的桃花代表了一片避世安心的净土。
    《桃夭》是“桃花”这个喻意得以绽放的伊始,桃花在这首诗里指代着青春的人生之初、似锦繁盛,暗喻着婚礼的人生之喜、如梦繁丽。
    而后,桃之夭夭,随之又逐渐开出中国人的文化记忆中,更多的、繁华不败的美好意象。
    
    清·郎世宁《桃花图》(资料图 图源网络)
    桃花开时,之子于归。
    “之子于归”就是“这位姑娘嫁往夫家”的意思,古代将出嫁称为“归”或“于归”,认为“夫”为“家”,所以女有家,就是女子有了丈夫、嫁入了夫家。
    这与今人的思维有些隔阂。今天无论男女,都把自己出生、成长的由父母亲构建的原生家庭就称为“家”。
    而在古人的观念里,女孩子在家是客,闺中岁月只是寄住在娘家的匆匆过客,只有迈入要终身所托的那个夫家、自己真正为人妻室,才是归入了属于自己一生的“家”。
    所以女子出嫁,是归来,是回归到命中注定、三世有缘的屋檐下。
    对于没有独立经济能力的古代女子来说,娘家不是久居之所,人生轨迹只能是以夫为天、依靠终身,夫家是女孩子成人后得以生存的依赖。
    所以从实际需求看,确实是,女子有“夫”,才是有“家”。
    反之,男子有妻,称为有室。
    纵然是在男性主权社会中,一个家庭的平衡、发展,也必须需要女子的加入。
    《易》曰“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相济,天地之道也。所以夫家也在寻求外姓女子的长久入主,以构成家庭的完整和持续。
    女有家,男有室,夫妻共同组成了“家室”。因此不仅女人需要一个家,一个家同样需要女人。
    
    桃花(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从现代思维来看,“之子于归”的观点也有必要让我们重新审视和参考。“之子于归”并非简单就是男女不平等的眼光。
    乾刚坤柔,男女的社会属性天然就有不同。
    虽然,现代社会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女人可以像男人一样地工作、赚钱、养活自己、实现理想,但由于生理结构的不同,女性不可避免地在生存竞争中处于弱势,导致在心理结构上,女性会比男性更多地需要安全感——无论是挑选好夫婿终身有靠、还是求得好工作努力进取,女性内心深处的初衷,往往都是在寻求安全感。
    而当女性在对安全感的寻寻觅觅中,终于遇上一个情投意合的如意郎君,愿意以终身相许,此时她就是在心理上有了归属感,感觉自己的人生有了归宿。
    所以“之子于归”的说法和愿望,不是背弃娘家或重男轻女,而是男女各得其位,各自找到了生命里安心归属的那个位置。
    从此,都不必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而是可以倦鸟归巢、小舟停靠在港湾,从此力量更强,道路更长,信心更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