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雅欣 立冬至,冬季始。 寒冷的日子渐迫,在这萧瑟沉寂的最末一季,做几件简单轻巧的诗意事,给苍茫大地添一笔暖色,给呼啸冬夜注一剂温情。 立冬(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一、夜读 冬天的夜,来得那么早又停得那么长,才擦黑就冷彻了骨,才饭罢就凝固了夜。该做些什么呢?光是听着那风吼就哆嗦得不想出门了。 这时候,捧一本书,蜷上一晚,是最简单享受又最充分满足的时光——在屋里静谧着一角,却在书里纵横着天地;在灯影下瑟缩了一晚,却在翻页里火热着头脑,奔腾了世界大千。 捧卷读书,那冷清又烧脑的身形,是勾勒在冬夜一室里的最好剪影。 夜读与冬寒的绝佳搭配,就像辛弃疾词说,“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比起萤囊映雪苦读书的时代,今天的“寒窗夜读”,并非只图苦尽甘来的功利性扬名,而可以是寒暑轮转中的惯常化生活。开卷有益,信手翻开即可读上半晌,读累了,撂下残卷沉沉睡去,第二天再翻开时又是老友重逢。 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资料图 图源网络) 读书,是最低门槛又是最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何不在这冬里长相伴?如明代于谦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置身在北风奏曲的背景乐里,闲夜读书,是在萧条寒冬中嗅一朵花开,是给人生图卷里舔饱一支笔墨。 一灯半开,一卷半晌,一夜半逝,一人半卧,一季半寒,一冬半暖。最冷不过冬三九,最美不过夜读书。 所谓书香世家,是在哪怕寒冬瑟瑟的无聊长夜里,也能仅用那安静又饱满的书香,就充盈了满屋,亮堂了冬夜。 二、烹茶 有夜无书,是太俗。有书无茶,又太干。冬夜的绝配是读书,读书的搭档是喝茶。 所谓“寒炉对雪烹”,灯光再亮,却撩人不过炉火一簇的烟茶悠悠。书香入心,又怎少得了清心醒脑的茶香入口。 冬寒,正需要茶热的作陪啊,冬寂,正需要茶香的芬芳啊。 冬天里的一壶热茶,暖了长夜的雪落,化了心口的寂寞。 寒炉对雪烹(资料图 图源网络) 都知道白居易说过“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好酒醉客,却不知,茶能醉人何须酒?在欲雪的冬,煮茶的“寒炉对雪烹”,更胜于温酒的“红泥小火炉”。烹茶一壶,不烈性不伤身而能涤荡昏寐;品茗数杯,能对谈能自饮而又幽雅香芬。 唐僧皎然说“世人饮酒多自欺”,所以倘若要待客、要消寒,何如以茶代酒、满室飘香?宋朝的杜耒[lěi]就是这样款待他的贵客的,他说窗前明月有什么不同?因为梅开窗外才与众不同。而他的寒夜又有何不同?因为煮茶论道才如此不同:“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寒夜客来茶当酒”,那炉火温情,煮沸了宋朝微熏的诗意;那茶汤香熟,浇褪了千年又雪的寒意。 待客的酒宴常常以烈性而开、以酣醉而收,对友的茶席往往以清心朗目而起、以清风明月而终。“尘心洗尽性难尽”,茶之清,洗了肠胃,净了肺腑,茶之幽,洗了心脑,静了寒冬。 唐时,孙淑曾在他小房间里摆弄过的宝鼎茶闲,那茶烟依旧可缭绕到今冬万家灯火的窗扇房间里:“小阁烹香茗,疏帘下玉钩。灯光翻出鼎,钗影倒沉瓯”。小阁一间,烹茶一壶,茗香一室,温热一冬。 冰雪冽冽(资料图 图源网络) 寒夜沉沉,炉火微光燃起一捧簇热的温馨。 冰雪冽冽,悬壶冲茶浇出一道暖心的温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