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牟钟鉴·儒家是不是一个宗教》之一:“儒教”概念本身有争议 牟老师:这个问题怎么产生的呢?古代没有,而是到了近代以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相遇对撞的时候,就形成一个话语方面产生的一个问题了。 因为“宗教”这个词在古代没有,在中国古代有佛教讲宗教,但是它不是我们今天翻译西方的英文那个religion,不是那个意思。而现在大家都习惯了用西方的话语。这样一来就存在一个对“宗教”的概念的理解。不同的标准,衡量起来就不一样。 中国古代也有一个区别,中国古代讲儒释道三教,很早就讲了,但是那个“教”是教化的教,不是后来的宗教之“教”,都是一个字。古代有一个区别在哪里呢?就是儒家把佛教还有道教看成叫做出世的,把自己看成是入世的。所以佛教、道教叫儒家是“世教”——世间的,他们称为出世的,或者叫做内教——就是内心的,也有这个差别,但是这个差别不明显。中国古代人文和宗教这个界线很模糊,所以大家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劝人为善道德教化,就行了。 到了近代以后,就涉及到一个西方宗教进入,和“宗教”的概念、理论、观念进到中国来。进来以后,最早提出来是康有为,康有为他叫“孔教”。孔教,有人认为他是复古,不是!他学西方。他认为西方虽然讲政教分离,但是对于一个政权要稳定,它同时需要有一个大的宗教,给社会道德生活以支撑。康有为也看到西方的宗教和中国不一样,所以他说儒家可以称为“人道教”,西方的基督教、伊斯兰教,甚至包括印度的佛教,他认为这是“神道教”,因为是讲神,可以作为区别,但是他是希望把它变成一个宗教,但是没有成功。 后来就一直有争议,就说儒家是不是宗教,有没有宗教性?我们即使接受西方的观点,因为近现代以来,西方的话语是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可以作为中国的话语的一部分,我们不排外,该吸收吸收,现在宗教已经很普及了,国家宗教局(有)宗教政策对不对?没有这个(排外)。古代叫“神道”和“人道”,有这个差别。 这样一来,就引起了争议。引起争议,我认为主要的是在国外,特别是在港台,一些新儒家,也认为儒学可以作为一种宗教来对待,但是他们是从一个很积极的方面,他们认为宗教有一个终极关切,终极的价值追求,他说儒家有了这个层面,那它就提高了,它就可以和世界各个宗教可以平等了。有没有呢?还真有——天命。后来话语不一样了,讲天理、天道,因为人性善,它来源于天道,来源于天理。所以他们认为这就是一个终极关切。另外中国儒家讲,特别重视祖先崇拜,敬天法祖,一个是天,一个是祖。“祖”就是人从哪儿来,因此有近祖崇拜,有远祖崇拜,这确实是古代的一种宗教形态,并不是儒家发明的。敬天法祖在儒家以前早就有了,周代都很发达了。只是说儒家采取的是肯定的态度,因此说儒家有宗教性,这个很少有争议。而海外的人更强调它有一种超越的层面,因此谈到儒家的宗教化的问题的时候,是从正面给予肯定的。 主讲人简介: 牟钟鉴,男,汉族,1939年生,山东烟台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教学专业学术带头人。出版学术专著:《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中国宗教与文化》、《走近中国精神》、《儒学价值的新探索》等十多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编《宗教与民族》集刊一、二、三辑,推动了民族宗教问题的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