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能做好“六有” 就接近圣人境界 我们下面来看横渠的“六有”。这个“六有”就跟他的“四为”一样的有名。张横渠讲的四为大家知道嘛,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四个“为”。我们现在看他的“六有”。 他的“六有”说:“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什么意思?我简单跟大家说一下。所谓“言有教”,也就是我讲话出来,里面都值得人家来学习。“动有法”,我只要有所举动的话,都足以做人家学习的榜样。“言有教,动有法”,其实就是把言、行两个先弄出来了。言行是最重要的,言行是“君子之枢机,荣辱之主”,对不对?君子靠什么来动天下?就是靠言行,所以说你要“言有教,动有法”。 再来,“昼有为,宵有得”,也就是白天要有所作为,晚上要有所得。你不要晃晃荡荡地就这样过了一天,过了一个月,过了一年,都没有所得,都没有所为,那怎么成?所以一定要“昼有为,宵有得”。为什么要“宵有得”?也就是晚上的时候你要检讨反省,这样才会有所得。 最后,“息有养,瞬有存”,是这“六有”里面最重要的。“息”就是呼吸之间也要有所存养,然后“瞬有存”,瞬顷之间也要有所存养。这表示什么?也就是说“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任何时间里面,我绝对不会让光阴无缘无故就溜走了,也就是说把修身落实到一举一动,甚至到最后的一息一瞬统统离不开修身。所以说在这一点上讲得非常细致,大家好好反省一下,如果自己能够做到“息有养,瞬有存”,那大概接近圣人的地道了。 五、仁者境界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好,下面我要跟大家介绍,就是横渠在《为学大要》里头,横渠最有名的一篇著作叫《西铭》。 其实《西铭》本来不叫《西铭》,它叫做《订顽》。这个《订顽》是被谁改成《西铭》的?就是被他的侄儿,也就是他的老师伊川,把它改成《西铭》的。有《西铭》当然就有《东铭》,他有一篇叫《订顽》,另外一篇叫《砭愚》。当初在他的书堂里面,东边挂着《砭愚》,西边挂着《订顽》,伊川说你这样的话会混乱,干脆挂在东边的叫《东铭》,西边的叫《西铭》。 什么叫做“铭”?“铭”是古人用来提醒自己进德修业的精炼的语言,那个叫“铭”。有铭有戒,比如有的人在笔上面刻着“克己复礼”,一看,提醒自己要克己复礼,就是这样,这就是有铭有戒。比如说在拐杖上面题几个字,随时这样提醒自己——自强不息——就是这样的意思。 在《西铭》里面,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只讲最重要的前面几句话。 在《西铭》一开始,他就讲:“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什么意思? 他说,乾,大家知道乾就是《易经》的第一卦。乾卦,它的物象就是天,它的品德就是刚健不息。大家看看,天,上面有日月星辰,它是刚健不息,太阳天天从东边起来,西边下去;月亮,天天傍晚从东边起来,清晨从西边下去。是吧?日月是这样,星辰都是绕着北斗七星,二十四节气,几千年从来没有断过,这叫刚健不息。我们的二十八星宿——从春秋时代就已经画出二十八星宿,到现在还是在这样转,这叫做刚健不息。 “坤称母”,坤就是地,地代表什么?柔顺。在地,好的东西、不好的东西它全部都承载。坤厚载物,它厚德载物。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乾称父”,“称”在这里就是“相当”的意思,说天就相当于我大自然的父亲,地就相当于我大自然的母亲。“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我是这样地藐小,我就处在这天地之间。天地人叫做三才,为什么?人是五行之秀、万物之灵,人可以跟天地并三而立。 所以说,下面一句话,他说:“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我们现在讲说“天地之塞,吾其体”,什么意思?我们人从哪里来的?大家看看,天就是阳气,地就是阴气,就是天地里头的阴阳之气,在天地之间充满着阴阳之气,塞满着阴阳之气,其实我的躯体不就是这种阴阳之气聚合而成的吗?“天地之帅,吾其性。”帅就是主宰,就是志气。天就是刚健,地就是柔顺,我们人的性不也就是乾的刚健跟坤的柔顺融合而成的,有仁、义、礼、智、信这五常之德吗?大家记住,人是混然中处在天地之间,我们的躯体是从天地而来,我们的性情也是从天地而来。 所以他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什么意思?说民——所有的人,哪一个不是我的同胞兄弟?所有的人统统是“天地之塞,吾其体”,统统是“天地之帅,吾其性”。所以,他们跟我一样,都是天父地母所生下来的,所以都是我的同胞,这叫“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什么叫做“物吾与也”?你去看那些动物,这些狗、老鼠、大象,它们也是天地之塞,也是天地之帅的产物,只不过它们不能得其全,不能得其清,它们没有像我们人这么样地灵,这么有思维的能力,但它们同样都是跟我一样,是天地的产物。这是什么意思?明道先生对张载这一段话给予高度的评价,这就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了,也就是说已经达到仁者的意境。 大家要知道,仁者,一个有仁德的人,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所以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讲句实话,当你这样的话,你对人怎么可能没有关爱呢?对万物也一定要让它能够尽到它的本来的性能跟作用。比如说,看到人都希望他能够尽人之性,看到任何物都能够让物尽物之性,所以《中庸》才会讲,要“唯其能尽人之性”,然后才能“尽物之性”。所以说,张载这一篇《西铭》,可以说是理学里面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那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一下,伊川就是针对他的学生——杨时,杨龟山。杨时是谁?在《西铭》这里,在《近思录》里头,朱熹特别摘录了程门四大弟子里面有两个人,一个是游酢,一个是杨时。游酢跟杨时,我一讲大家不陌生,也就是“程门立雪”这个典故当中那两位青年学子。这两个人都是从福建过来的。 好,在《西铭》这里,游酢也有提意见,杨时也有提意见。杨时提的意见是什么?他的意思就是说,你讲“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那是不是就跟墨子的“兼爱”一样了?在这一点上,伊川跟杨时点出来,说不一样。因为在这里,横渠还是把儒家的基本精神阐述得很清楚,也就是说要由近及远、由亲及疏,是有分的,所以伊川就第一次提出“理一而分殊”。 后来讲“理一分殊”,据我所知,伊川一辈子讲“理一而分殊”就是讲了一次,就在这个场合,针对横渠的《西铭》,针对杨时的提问而讲的。后来杨时成就很大,号称东南的理学正宗。东林书院就是杨时创立的,闽学就是杨时开出来的,杨时就是朱熹的老师的老师的老师。为什么?杨时有一个很杰出的弟子叫罗从彦,罗从彦最杰出的弟子叫李侗,李侗最欣赏的弟子就是朱熹。这样大家清楚了吧? 杨时是程门四大弟子之一,杨时是朱熹的三代师祖。杨时晚年就把“理一分殊”用得很广,绕到朱熹这里来,变成中国传统哲学最重要的范畴,就是“理一分殊”。现在大家讲到“理一分殊”,一点都不意外,有大同,也有小异。 这个“理一分殊”就是伊川提出来,伊川从哪里提出来?这是从佛教的典故来的,也就是从“月印万川”里面出来的。大家知道,在佛教里面有这么一个典故。月亮不就一个吗?但是在脸盆里面也有月亮,池塘里面也有月亮,五湖、四海、河川都有月亮,这叫“月印万川”。其实大家看看,只有一个月亮,但是在万川里面都有月亮,这叫“理一分殊” ,就是从这里借用过来的。 所以我们来看看,“理一分殊”后来就成为宋明理学很重要的一个范畴。其实,包括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里面也特别提到共性跟特性的问题,也是用“理一分殊”来解释的。 所以说,在这里我们读《西铭》,要记住几个重要的地方:第一个,《西铭》是宋明理学很重要的代表作,张载写的。第二个,有关《西铭》,它本来叫《订顽》,这个《订顽》之所以会被改成《西铭》,是由伊川来改的。第三,由《西铭》引出了“理一分殊”。最后,就是明道先生对《西铭》给予最高的评价,明道说:“《订顽》之言,极纯无杂,秦汉以来学者所未到。”又说:“《订顽》一篇,意极完备,乃仁之体也。学者其体此意,并有诸己。”大家看到了,明道先生对《西铭》的评价是非常非常高的。 六、能不耻下问就能越来越博学明智 好,我们再来看下一条:“人多以老成则不肯下问,故终身不知。” 张载讲这一句话感慨万千:很多人都以为说自己老成,所以就不肯下问,所以终身不知。孔子已经告诉过我们,要不耻下问。就以我个人做例子,我记得我小的时候,那时候念小学大概二年级,有一次要到县城里头去办个事,我爸爸那时候忙,就由我们隔壁家的一位许先生,就带着五六个小孩子一起到县城去办事。回来之后,许先生就跟我爸爸讲,说朱先生,你儿子不得了!我爸爸说为什么?他说你儿子一上车之后,就东张西望,就开始问东问西,一路问不停,回来也是一样,其他的小孩上车是吵闹了一阵子,不久就开始睡觉了,睡过去睡回来。他跟我爸爸说,如果你们高正能够这样坚持下来,那将来不得了。 其实我告诉大家,我到现在,只要我不知道的,我都会跟人家问到底,随时问。我最怕的就是“自以为”,这个“自以为”是最糟糕的。比如说,我们到一个地方去,看到有一种比较陌生的场景,我们会很自然的会自以为说:“怎么会这样呢?”你就会自以为这样。我不会停留在这里,我一定会问人家为什么这样。 所以说,你如果常常这样,我告诉大家,这个也是在学习。所以说不要以为说自己地位高了,年纪大了,就不好意思跟人家问。很多人就是因为不好意思跟人家问,就宁可终身不知。为了这个颜面,你越怕人家知道你不知,其实你越糟糕,这在进德修业上来讲是最不好的。 所以千万不要耻于下问,一定要不耻下问,然后你就可以越来越超越自己的局限性,心量就越来越大。人要终身不耻下问,我刚才特别举我的例子给大家听。因为这样,我们自然就会博学。博学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炫耀别人,而是为了充实自己,而使自己的判断越来越少盲点。 七、回复天地之性 就可成圣人 好,我们现在来看。我觉得这一条,其实是张载在《为学大要》里面是最重要的一条,他说:“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大家记住,“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什么意思?他说为学最大的好处,就在“自求变化气质”。 什么叫“自求变化气质”?大家现在应该稍微懂了,这个所谓“气质”就指有形气、有形质的性,也就是受到具体的时空条件所影响的人性。横渠在这里告诉我们,为学最大的好处就是自求变化气质。大家记住,是自己来,也就是自己透过求学来变化气质。 什么叫“变化气质”?现在“变化气质”好像也变成成语了,其实“变化气质”出处就在这里,上面漏了两个字,“自求变化气质”。什么叫“变化气质”?也就是把气质之性,把它去除掉,让它回复到天地之性,这就是为学最大的好处。 所以我在这里告诉大家,书要读得好、读得通,你自然而然就能够变化气质。也就是把自己不好的气质之性渐渐地把它去除掉,回复到天地之性,这是为学最大的好处。 所以,我们现在讲为学大要,目的就是变化气质。当你把这种后天的气质之性扫得一干二净之后,回复到天地之性,表示什么?也就是“明明德”了,也就是把天生的明德让它再度地明亮起来,那不就变成圣人了吗?所以,为学大要,大家记住,我们为学的目的是什么?为学的目的就是要成圣人。 所以说,在《为学大要》一开始讲的时候,就讲“颜子所好何学论”,“颜子所好”就是如何成为圣人。所以在这里,要结束的时候,一样的道理,也就是要“自求变化气质”。自求变化气质是一个辩证的、发展的过程。当你渐渐地把这种不好的气质之性去得一干二净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回复天地之性。天地之性就是回复你的明德善性,也就是《大学》所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用阳明的话来讲就更清楚了——什么叫“明明德”?也就是要“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是吧?你“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那就是圣人了。 好,那我们《为学大要》就跟大家介绍到这儿,谢谢大家收看。 主讲人简介: 朱高正,1954年出生,南宋大儒朱熹的第26代孙。1977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1980年赴德国波恩大学深造,198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8年9月获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博览群籍,学贯中西,向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建中国文化主体意识、推动中国全方位现代化为己任。著有《近思录通解》,德文著作《论康德的人权与基本民权学说》,易学专著《周易六十四卦通解》,《易经白话例题》,作品精选集《中华文化与中国未来》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