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李清照: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2)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古文故事 戌时凉月 参加讨论

    -4-
    
    清丽其词,端庄其品(资料图 图源网络)
    屏居青州的十年岁月,是李清照人生中最安宁静美的一段回忆。她将青州老宅的书房命名“归来堂”,为居室取名“易安”。他提议她号“易安居士”,她欢喜应允,这个响彻千古的名号由此而来。
    他曾于此间用十六个字概括她:“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
    他爱她,亦懂她。
    夫妻相依相守的这十年,他们一起收集古碑古迹、校勘整理金石、吟诗作词、猜书斗茶,志同道合,伉俪情深。他们的情深意笃,让近千年之后的“文坛双璧”钱钟书和杨绛大为赞赏。事实上,这两对佳偶皆为恩爱夫妻典范,值得后世景仰和传诵。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腮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珑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
    “这首词虽是咏梅,却又让人读来觉得那一些花姿形容之下藏起的是她自己本身的意念。”有学者认为,李清照的这首词所流露的情意里藏匿着她对自己婚姻感情生活的礼赞。“赌书泼茶,鹣鲽情深。”他们志趣相投,共经风雨,在平淡流年里彼此依扶互相勉励。
    在青州,他们一起编撰完成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金石录》。
    是年,她34岁,他37。
    -5-
    
    人比黄花瘦(资料图 图源网络)
    青州十年之后,赵明诚重返仕途。他先在山东莱州担任太守。四年后平调缁州。期间,她与他几度分离。在两地居的日子里,她寄情诗词,写下了千古清奇的相思名作。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她曾在彩笺上以娟秀小楷写下这首《醉花阴》,随家书一起寄给远在莱州的赵明诚。赵明诚由此忆起在归来堂与妻子一边赏花一边饮酒的美好时光,他想回赠她一首词,于是日夜吟哦,每成一词便抄录另纸。十余日后共得二十余首。遂将之前填写的一些合在一起,连同《醉花阴》共五十首。他找来人称“东莱词家泰斗”的文友陆德夫品评。陆德夫从中挑选出一首全词之冠,称当今词坛无人能比——那正是李清照的《醉花阴》。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如此神来之笔,惊艳了近千年前的词坛,亦令今日的我们赞叹不绝。她与他,用思念和诗词联结每一个离别的日子。用志趣和理想照亮每一段携手同行的路途。
    公元1129年,那个与她相携走过二十八载岁月的男子,在上任途中染上疟疾劳顿而逝。她在《祭赵湖州文》中悲怆记下:“白日正中,叹宠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
    这一年,她46岁,他49。
    -6-
    
    易安秋吟图(资料图 图源网络)
    没有他的岁月,她是寂清而孤独的。
    尤其令她雪上加霜的一段经历,是她在临安病重时遇上了歹人张汝舟。那个游手好闲的骗子,因贪图她与赵明诚一生收藏而接近她,取得她同父异母的弟弟李迒的信仼,最终以冲喜为名与她成婚,不久即原形毕露。
    张汝舟被告上府衙。在翰林学士綦崇礼的援助下,知府审定张汝舟图财骗婚,婚约无效。还审出此张汝舟乃盗名欺世之徒——真正的张汝舟早年为官,早已谢世。而这个冒牌张在任诸监军审计司时虚报了五人官职以吃空额薪俸。他被剥夺官职,发配柳州。
    这场闹剧真实发生过,也被后来诸多学者争议过。不论怎样,历经磨难的她依然是清丽卓绝的她,一如她喜爱的梅花,“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至此,她亦更加坚信,逝去的那个人,才是她此生的良人。她在回忆里寻找往昔,她在孤寂中为他撰写《金石录后序》。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她与他膝下并无子女。孀居岁月里,离去的他便是她余生最大的念想。
    风住尘香,花已落尽。带着对他的深切思念走过数十载岁月,她在七十余岁时最终寂静走向他。
    从此,她再不用吟哦“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转自丨“古文故事”公众号(ID:guwengushi)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