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风文化微刊 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安于现状! ![]()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中国古代的《击壤歌》:天下大治,百姓无事,田间老父击壤而歌,观者叹息道:“大哉帝德!”老父回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位饮,耕田为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这是农耕文化下,人们最理想的自给自足、和平安静、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农业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缓慢节奏,世世相袭的直观经验,以及狭隘的生活视野,充分积淀在”幽闲贞静”、以静为德、以慢为贵的妇训之中。 二、道法自然。---遵规守法! ![]() 道法自然(资料图 图源网络)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无状之状”的自然。其意思是,人受制于地,地受制于天,天受制于规则,规则受制于自然。从这里可以看出老子的法的意识里,就是自然法。当然,法制的概念尚未形成。不过,在治理国家时,他主张用自然法来治理天下。 三、仁者爱人。---博爱天下! ![]() 仁者爱人(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孟子·离娄下》第二十八章) 仁者爱人,这是孔子思想也是儒家学说的最高道德概念,是儒学所主张的爱的方式。 四、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严于律己,率先垂范! ![]()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资料图 图源网络)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