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重阳节 看古人长寿秘诀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儒风大家 儒风大家 参加讨论

    文/儒风大家
    我首创了三“不”主义: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不锻炼”,并不绝对反对适当的体育锻炼。但不要过头。一个人如果天天望长寿如大旱之望云霓,而又绝对相信体育锻炼,则此人心态恐怕有点失常,反不如顺其自然为佳。
    至于“不挑食”,其心态与上面相似。常见有人年才逾不惑,就开始挑食,蛋黄不吃,动物内脏不吃,每到吃饭,战战兢兢,履薄冰,窘态可掬,看了令人失笑。以这种心态而欲求长寿,岂非南辕而北辙!
    
    均衡饮食(资料图 图源网络)
    第三点最为重要。对什么事情都不嘀嘀咕咕,心胸开朗,乐观愉快,吃也吃得下,睡也睡得着,有问题则设法解决之,有困难则努力克服之,决不视芝麻绿豆大的窘境如苏迷庐山般大,也决不毫无原则随遇而安,决不玩世不恭。“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有这样的心境,焉能不健康长寿?
    上面是当代学者季羡林的养生之道,下面我们再看看古人是怎样养生长寿的。
    《黄帝内经·素问》总结天年寿星秘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法于阴阳是指适应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古代养生学家尤其强调顺应四季气候的变化养生。和于术数是重要方法,“术数”,是指导引、气功、按摩等养生锻炼术。“和于术数”,就是要求人们适当运用导引、气功、按摩、武术等进行锻炼。
    
    顺应四季气候变化(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仙经》曰:“我命在我不在天。但愚人不能知此道为生命之要,所以治百病风邪者,皆由恣意极情,不知自惜,故虚损生也。譬如枯朽之木,遇风即折,将崩之岸,值水先颓。今若不服此药,但知爱精节情,亦得一二百年寿也。”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孟子曰:“不动心、寡欲、收心。”“养浩然之气。”
    庄子曰:“清静无为”、“无欲”。
    华佗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
    
    五禽戏(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孙思邈曰:“每日必须调气补泻,按摩导引为佳,勿以健康便为常然,常须安不忘危,预防诸病。”“凡居家,常戒约内外长幼,有不快,即须早道,勿使隐忍以为无苦,过时不知,便为重病,遂成不救。”他的保健口诀是:
    清晨一碗粥,夜饭莫叫足。
    撞动景阳钟,叩齿三十六。
    大寒与大热,切勿贪色欲。
    坐卧莫挡风,频于暖处浴。
    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摩腹。
    再三防夜醉,和一戒神嗔(音同抻,意思是怒或生气)。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命,修行在个人。
    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