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青年学者张德付所著《常礼述要》序论部分,由作者授权腾讯儒学独家连载。 人乃社会的存在,而交往、交际为其自然秉性,由此自然秉性而有宾主之名。故孟子曾谓“礼之于宾主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之命也”,即是对礼学的烛幽洞微之见。 人的交往性,自然使其行为具有将其行为处理得最合宜、最得体以得到对方认可的动机,此种动机吾人不妨谓之趋义性。义者,宜也。趋义,即趋宜。于是,一人之某种合宜的行为为对方所认可,并为其所处人群中的其他成员所效法,渐而此种合宜的行为方式为此人群所普遍接受、实行,即成为此人群约定俗成的规则。这样慢慢就造就了一人群(民族)的基本行为规则系统,这一行为规则系统,即为此人群(民族)的礼俗。由此看来,礼俗乃是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乃是民族的心声,非一人之才之美所能成就,非大圣贤聆取了神意或天意以设计的产物。也就是说,礼是自发产生的。 周公(资料图 图源网络) 然而,近世以来,即以疑古著称的古史辨派也于周公制作无甚异词,又作何解?关键在于,礼俗既已形成,它自身不断演化,而百姓生活于其中实际是处于“日用而不知”的状态,百姓既不知,当然也不自觉。若被问及,彼辈自然将礼俗等归于神天之意。于是,有圣人出,乃阐明礼俗之原,予以制度化。此即周公制作的意义,不在于周公设计出一系列礼制,而在于周公自觉地阐明了礼制。周损益殷礼,殷损益夏礼。可见周公制作渊源有自。虽然由于“文献不足征”,吾人无法明言此种演化细节,但从理论上讲,大抵如是。 此理还可从周公制作原理得到证明。自古有缘人情制礼之说。何谓人情呢?这里人情并不是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而是指某人群中的人们面对一事态时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某人群中一般人的价值取向、行为取向即此人群集体智慧所凝聚的成果。又如,吾人常言:人学于贤人(一般人向贤人学习);贤人学于圣人(贤人向圣人学习);圣人学于众人(圣人向众人学习)。这所谓的众人,当然可以指众人中的每个人,即帝舜询于刍荛,察纳善言之意,更重要的是圣人学习众人集体的智慧,亦即圣人敏锐地觉察到众人智慧所凝成的规则体系而予以阐明,揭告于众人,自觉觉他,从而使整个人群(民族)过上一种文化的自觉生活。 由此,吾人即可说,礼为周公制作,乃中华民族之心,乃是中华民族自发形成而又自觉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任何人,其个人可以背离此种生活方式,但绝无理由宣告中华民族当整体性地要否定、背离、篾弃此种生活方式。因为,果如此,中华民族必然剥离数千年乃至数十万年的积淀、传统,而沦入赤裸裸地距禽兽不远的未经化育的状态,即猿人化。而猿人要重建另一套生活方式则是极其缓慢的,必然仍要经过数千百年,乃能小有所成。 那样传承数千年的传统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是吾人任何创造性活动的基础,为任何社会制度的改弦更张提供基础秩序、基础制度的保障。而欲在此秩序、制度不存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新的经济制度(如自由市场)、政治制度(如民主制)等,无异于筑大厦于沙滩之上。吾人可决其必无所成,且将滥为灾祸。今日中国的社会现状岂非其验证? 作者小传: 张德付(资料图 图源网络) 张德付,字子闵,号继周者。安徽人,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主要研究儒家经学,致力于中华礼乐的研习与复兴,对三礼(仪礼、周礼、礼记)之学尤有独到之见。 腾讯儒学特约独家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