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联选自三国•魏•嵇康《养生论》。 合欢,又名马缨花。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小叶对生,夜间成对相合,故俗称“夜合花”、“夜合槐”。夏季开花,淡红色。古人以之赠人,谓能去嫌合好。晋·崔豹《古今注·草木》:“合欢,树似梧桐,枝叶繁互相交结,每风来,辄身相解,不相牵缀,树之阶庭,使人不忿”。又《问答释义》:“欲蠲人之忿,则赠之青棠,青棠名合颧,合颧则忘忿。”南朝·梁简文帝《听夜妓》诗:“合欢蠲忿叶,萱草忘忧条。” 合欢花(资料图 图源网络) 合欢也是一味古老的中药,以其干燥树皮和花入药,能理气解郁,养心安神,和络止痛。治肝气郁结、胸闷、胁痛、心胃气痛、健忘、失眠、跌打损伤疼痛。《神农本草经》言其“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蠲,即解除,免除。合欢为何能解忿?明代医家缪希雍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说:合欢入心、脾经,脾虚则五脏不安,心气躁急则遇事拂郁多忧。合欢味甘,甘主益脾,脾实则五脏自安;甘可以缓,心气舒缓则神明自畅而欢乐无忧。清代名医黄宫绣也指出,合欢必久服方有补益怡悦心志之效矣。 萱草花(资料图 图源网络) 萱草,一名忘忧、疗愁、丹棘,一名鹿葱、宜男。俗称金针花、黄花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肥大,叶丛生,狭长,花呈漏斗状,橘红色和橘黄色,无香气,可作蔬菜,可供观赏,其苗、花蕾(金针花)药用食用俱佳。《博物志》云:“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食物本草》载:“萱草苗、花,甘、凉、无毒。煮食,治小便赤涩,身体烦热,除酒,消食,利湿热。作菹,利胸膈,安五脏,令人好欢乐无忧,轻身明目。”萱草,又借指母亲。《诗·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毛传:“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这里的谖草就是萱草,忘忧草也,吴中书生又呼为疗愁花。北堂,在古时为主妇之居室,后因以把母亲的居室叫“萱堂”,并借以指母亲。诗句意思是:到哪里弄萱草种在母亲住的北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这样萱草也就成了我国的母亲之花。 1500多年后,清代名医吴师机(字尚先)在《理瀹骈文》还说:“因思合欢蠲忿,萱草忘忧,博物者讵必应病投药?”意思是说,想到合欢能够排除忿怒,萱草可以忘却忧愁,药物知识广博的人,难道一定要因病用药?此联对养生疗疾不无启示。 (熊经浴 辑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