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古人怎样教孩子,这些规则今天更可用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儒风大家 佚名 参加讨论

    《事林广记》内容广博,文辞浅白,开卷仿佛窥见南宋市井生活之一角。其中“幼学”一节专论儿童教育,起首云:
    “古者男子初生,能食,教以右手;能言,教之自名及唱喏、安置;稍有知,则教以恭敬尊长。六岁,教之数与方名,始习书字,诵《孝经》、《论语》。七岁以下谓之孺子,早寝晏起,食无时。八岁,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以谦逊,诵《尚书》。九岁,读《春秋》及诸史,始为之讲解,使知义理。十岁,出就外傅,居宿于外,读《经》、《礼》、《传》,使知仁、义、礼、智、信,自是可以博视群书。”
    
    古代小儿接受教育有一定的进程
    这段文字大致规划了古代小儿从出生到十岁期间的教育进度,最早出自《礼记·内则》,后来被司马光写进了《居家杂仪》,陈元靓又稍作删减,摘来放在《事林广记》中。通过畅销于民间的家庭百科全书这种形式,原本属于上层贵族、官宦家庭的儿童教育模式被逐渐推广,渗透到普通士人和民众之中,成为古人教育儿童的一种通识。
    可以看出,古时对儿童的能力要求根据年龄划分出明确的界限:七岁之前,属于“孺子”阶段,虽然也进行早期教育,教孩子认字识数,但生活上还比较自由,早睡晚起,饿了就吃;七岁以后,孩子们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日子就到头了,生活上不再享有儿童的特权,出入和就餐都开始讲究礼仪;到了十岁以后,标准则进一步提高到能够“居宿于外”,生活起居一如成人,并且要具备基本的是非道德判断能力。与今天的孩子相比,古人的童年短暂的多,标准也更为严苛。
    对于这一套标准的小儿教育流程,陈元靓有一番总结:“俗谚所谓‘教子婴孩,教妇初来’,古语亦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皆谓此也。今人多有见其子颇有聪敏性格,便谓其必自能成就,亦有见其子顽钝,便谓其终不能学,又有恃其富贵,皆弃而不教,皆是不爱其子也。”以孩子聪明过人而不教,以顽劣驽钝而不教,以家庭富贵而不教,这“三不教”的情况,在今天的社会上尚且十分常见,陈元靓在当时能有此洞见实属可贵,也说明古人的教育意识并不输给今人。
    八条训诫,南宋理学家真德秀的家塾规训
    
    南宋家塾有规训
    《事林广记》“幼学类”在起首的一段“教学计划”和陈元靓的一番“教学动员”之后,接下来便列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指南,其中一种为“训蒙八规”:
    一曰学礼:凡为人,要识道理,识礼数,在家庭事父母,入书院事先生,并要恭敬顺从,遵依教诲,与之言则应,教之事则行,毋得怠慢,自任已意;
    二曰学诵:专心看字,断句慢读,须要字字分明,毋得目视东西,手弄他物;
    三曰学坐:定坐端身,齐脚敛手,毋得偃仰倾侧;
    四曰学言:扑实语事,毋得妄诞,低细出声,毋得叫唤;
    五曰学书:臻志把笔,并要齐整圆净,毋得轻易胡涂;
    六曰学揖:低头屈腰,出声收手,毋得轻率慢易;
    七曰学行:笼袖徐行,毋得掉臂跳足;
    八曰学立:拱手立身,毋得跛倚欹斜。
    这八条训诫,据陈元靓按语,乃是南宋理学家真德秀的家塾规训。“学礼”者,即懂得为人之初的基本礼数,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学诵”、“学书”说的是儿童初学读书、写字的规矩;而言、坐、揖、行、立五条,则都是举止谈吐上的要求,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常说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最贴近今天生活的南宋版“小学生守则”
    “训蒙八诫”的八条规矩,文字上浅显易懂,要求简单朴实,拿来套用在今天的儿童身上,似乎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而像“训蒙八诫”这样的行为规范,在我国古代非常常见,甚至有一类训诫类蒙书,专门教授儿童的做人做事、立身为学的行为规范,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弟子职》、《弟子规》、《太公家教》等。
    《弟子职》是《管子》中的一篇,时代较早,大概成书于战国到秦汉时代,讲的是当时做学生的一系列义务及其规范,包括起居、受业、馔馈、洒扫、执烛等等各个方面,内容极为繁缛。比如吃饭的时候,饭桌安排和上菜顺序有讲究,“羹胾中别,胾在酱前,其设要方,饭是为卒,左酒右酱”,羹与肉要相间排列,肉要放在酱的前面,席面要摆成正方形的样子,而饭则是最后上,左边放酒,右边放浆;弟子的服侍先生吃饭时,“左执虚豆,右执挟匕,周还而贰”,左手拿空碗,右手拿筷勺,轮流添酒和添饭。可以看到,在先秦的时候做学生,不仅仅只有上课受业一项任务,还要服侍先生起床盥洗、吃饭、就寝等等,一整套活动都有严格的规范指南。
    与时代较早的《弟子职》相比,清人所编的《弟子规》在繁缛这一点上要解放的多,围绕着《论语》中“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展开,更侧重于对学生做人、处事、为学等方面的要求。其中不乏一些放之古今四海皆准的劝诫,比如“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因此常常被今人拿来作为传统教材的代表。不过由于时代的局限,《弟子规》中免不了有一些盲从父母的奴性言论,比如“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号泣随,挞无怨”、“话说多,不如少”,用在今天的儿童教育当中,未免失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