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法生 《弟子规》系根据孔子在《论语·学而》中的一段话写成:“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段话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它要求青少年首先要学习和实践好孝悌、诚信、仁爱、恭谨、博爱等儒家基本道德,养成君子人格,还有空余时间的话再去学习知识,人格养成优先于知识传授。 《弟子规》中的有益教诲有哪些? (资料图 图源网络) 《弟子规》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是“入则孝”,主讲孝道。 儒家认为仁爱始于家庭,一个有爱心的人是从家庭亲情中培养起来的,一个人连自己的亲生父母都不爱却去爱别人,古人谓之“悖德”,其中饱含着古人对于人格养成规律的洞察。该部分讲述了冬温夏清、晨省昏定这类日常事亲礼节,也有“出必告,反必面”这样的注意事项,一直到“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这样的丧祭要求。可谓叮咛反复,谆谆告诫,体现了长辈教化后代的一片苦心。其中个别内容已经不再适应于当代,比如“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时变世异,要求今人停下工作为父母守丧三年已经不可能,但是,为父母举行庄重的葬礼依然有必要,据说韩国人在父母去世后还可以有两个月的葬亲假期,这便是古为今用的典型例子。孔子一向注重礼要与时更化,礼的形式可以更化,但礼的精神不能丢弃。 其次是“出则悌”,主要讲如何处好家中同辈兄弟姐妹的关系,以及在家外如何尊敬长辈等。 除了父母长辈,家中相处最多的就是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和睦相处才是孝道:“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姐妹相争,古人谓之骨肉相残,最伤父母之心。该部分的一些教诲对于今天的孩子依然有益,甚至不可或缺:比如“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要求兄弟姐妹之间重义轻财,不为钱财伤害亲情;说话不要刻薄,以免伤害对方。“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要向尊敬父亲那样得尊敬叔叔伯伯,要向友爱亲兄弟一样友爱叔伯兄弟这些教育,这是培养与扩大孩子的爱心。这些教诲,对于孩子的修养做人都十分有益。 再次是“谨”。 谨有谨严、谨慎之意,孩童天真无邪,不知检束,家教的责任之一是将他们的行为纳入文明的轨道。这一部分讲的是孩童日常生活中行为规范与注意事项,比如“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是让孩子早起惜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是教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是教孩子衣冠整齐有序;“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是说孩子不要追求衣服的奢华;“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是要孩子不挑食且不过食;“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讲的是行走坐卧的规矩,在日常行为中养成一身的正气;“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讲的是处事的艺术,处理问题要有条有理,从容不迫,既不惧怕困难,又不麻痹大意;“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要孩子远离邪僻,以防止近墨则黑;“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教育小孩子要分清人我,小孩子往往分不清自己和别人的界限,看见自己喜爱的东西就想拿来,群己之间的界限启蒙必须从幼小开始。该部分的教导既具体详细,又切实可行,关系到孩子的基本素养,不少内容是文明世界的育儿通则,绝大多数都可适用于今天。 接下来是“信”。 孔子把诚信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说过“人生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一部分相当部分内容都是教导孩子如何说话才能不失信,比如“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守信要从基本的规矩即不说谎开始。“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年轻气盛,易于许诺,不能兑现,则后悔晚矣,这是很多年轻人都有过的教训。“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教孩子从小要养成严谨求实的习惯,不要随便跟风,以至于三人成虎。今人给孩子讲诚信,往往讲出一通莫名其妙的大道理,连自己都不信,如何能哄骗过孩子?与此对照,本段对于信的培养可谓实用又入微。本段还有一些话是讲儒家的修身之道,比如“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教育孩子从小见贤思齐,见不善则自我反省,这对于孩子日后的进步十分重要。“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是教给孩子应该从小比什么,现在很多孩子比老子、比房子、比车子、比饮食,这里教导孩子要比德行、比学习、比才干,是否更好一些?本段的最后一句:“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将过与错区分开来,目的是告诉孩子如何对待错误,人人都会犯错误,没有错误就没有进步,问题在于是否有意犯错才重要,以及犯了错误之后对于错误的态度,说的是存心的重要,孟子讲君子与人的区别在于存心,儒家的人格修养最终要落实到心性上方有所成。至于最后一句话,实在儒家修养的千古格言,有人说,儒学是寡过之学,这抓住了要害,但是能够以如此简练生动的韵语表达出来,十分可贵,这也是这本小册子如此受人推重的原因之一吧? 第五部分是“泛爱众”。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是博爱之为仁的境界,儒家并非一味地让孩子只知道爱亲,爱亲是为博爱大众作准备。教人相爱和教人相憎相斗,都是需要一个世界观作基础,这里从宇宙论的角度给出了儒家博爱的理由,其实是总结了孟子的“仁民爱物”和王阳明的“仁者以天下万物为一体”的思想,意境高远。后面的一些教导,似乎是教导孩子世故,但如果结合第一句的开场白,便能明白其中的意义,如“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等都是,所以要如此等等,是因为“凡是人,皆须爱”的博爱思想,这说明《弟子规》的思想境界并不低,对于小孩子的教诲中其实包含着修身做人的大道理。“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是教孩子将己心比人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是教导目前孩子们所缺少的报恩观念。上面的种种行为规范,都是基于儒家的仁爱之心,如果孩子从小没有接受这样爱与敬的教育,甚至是相反的教导,长大了以后会怎样,就可想而知了。 第六部分是“亲仁”,指亲近仁德之人。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告诉孩子世间仁者稀少难遇,故要珍惜。接下来讲了是亲近仁德之人的好处和不亲近仁德之人的坏处,“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正是发挥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之意。 最后一部分是“余力学文”,主要讲读书学习的方法。 开头告诫孩子学文当与力行并重,“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让孩子明白儒家的学问是知行合一之道。接下来介绍了一些古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讲的是读书要心眼口并用,全身心投入;“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是讲精读的方法,朱熹读书法特别强调一书未完,不读另一书;“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讲的是读书的法门和顺序。此外还讲了做札记,以及摆放笔砚书籍以及磨墨、写字的规矩。“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是本章也是全篇的结束句,似乎是专门为那些读书成绩不太好的孩子说的,告诉他们考试成绩一般也不要紧,因为儒家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修身做人,只要持之以恒,改过迁善,就会逐渐达到圣贤的境界,这恰恰是儒家最看重的。这一部分,看似寻常,却包含了古人重要的为学之道,其中总结了不少大儒的读书为学方法,又讲得十分贴近儿童的学习实际。 总起来看,《弟子规》讲解了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等为人、为学、处事的基本规矩礼仪,可贵的是,它并没有将道德教育停留在抽象的理论上,而是落实为具体行为规范,不离生活本身,紧扣人伦日用,如果孩童果真如此行之,持之以恒,君子风范就会不期而至。有人嫌本书规矩太多,其实,孩子需要在人生特定阶段学会那些重要的人生规范,就像学考驾驶员要首先学好交通规则一样。要想成为大书法家,就要先认真临摹古人的书帖;要想成为大诗人,就要先背诵古诗词名篇,如果有人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甚至束缚孩子的天性,那他就不要指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真正的诗人或者书家,因为任何创造性人才的出现都需经历一个转益多师的过程。从人格养成的角度看,缺少了这些训诫,对于孩子来讲,其实是比缺钙更为严重的事情。因为缺钙可以补,但是,孩童的人格与心理教育一旦错过了合适的时机,就难以弥补,日后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今天比比皆是的青少年心理与品德问题已经提供了足够多的案例,证明了传统经典教育缺失的后果。我曾经遇见一位恶补国学的母亲,自称是上大学的孩子出了问题之后才停职来学国学,她反省说,连考驾照都要经历严格系统的训练和考试,可是,没有任何人曾告诉过她应当如何做母亲,直到她从自己痛苦的教训中明白了,其实做母亲是一件比当司机更困难的事情。 (作者:赵法生,国际儒联教育传播普及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