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 江南草长(资料图 图源网络) 原文 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昔因机变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开国称孤。朱轮华毂,拥旄万里,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朱鲔喋血于友于,张绣剚刃于爱子,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勋重于当世。夫迷涂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将军松柏不翦,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佩紫怀黄,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并刑马作誓,传之子孙。将军独靦颜借命,驱驰毡裘之长,宁不哀哉! 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故知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北虏僭盗中原,多历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烂。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部落携离,酋豪猜贰。方当系颈蛮邸,悬首藁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自求多福。 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白环西献,楛矢东来。夜郎滇池,解辫请职;朝鲜昌海,蹶角受化。唯北狄野心,掘强沙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耳。中军临川殿下,明德茂亲,总兹戎重。吊民洛汭,伐罪秦中。若遂不改,方思仆言,聊布往怀,君其详之。丘迟顿首。 译文: 丘迟拜上,陈大将军足下:(一向)安好,万分荣幸。将军的英勇是全军之首,才能也是应世的豪杰。(您摈弃(庸人的)燕雀小志(及时脱离了齐国),仰慕(贤能的)鸿鹄高飞的远大抱负(而投奔了梁王)。当初(您)顺应机缘,(改换门庭),碰上了贤明的君主梁武帝,(才)建立功勋,成就事业,得以封爵称孤,(一出门)有王侯们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子,拥有雄兵,号令—方,又是多么雄壮、显赫!怎么一下子竟成了逃亡降异族的(叛逆),听见(胡人的)响箭就两腿发抖,面对着北魏的统治者就下跪礼拜,又(显得)多么单劣下贱! (我考虑)您离开梁朝投靠北魏的当时,并不是有其他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自己内心考虑不周,在外受到谣言的挑唆,(一时)执迷不悟(不辨是非)行动失去理智,才到了今天(叛梁降魏)这个(局面)圣明的梁朝廷(能)宽赦(过去的)罪过而重在要你立新功,不计较过失而广为任用(人才),以赤诚之心对待天下之人,让所有心怀动摇的人能消除疑虑安定下采,(这)您是都清楚的,不须我再一一细说了。(记得)朱鲔曾参预杀害汉光武帝的哥哥刘縯,张绣曾用刀刺杀了曹操的爱子曹昂,光武帝刘秀并不因此疑忌(朱鲔),(反而诚心诚意地招降了他),魏王曹操(在张绣归降以后)待他仍象过去一样,况且,您既无朱、涨二人的罪过,功勋又见重于当代呢!误入迷途而知道复返,这是古代贤明之人所赞许的(做法),在过错还不十分厉害的时候而能改正,这是古代经典中所推崇的(行为)。皇上转缓刑法申明恩德,(法网宽疏得)连吞船的大鱼都可漏网;您家的祖坟未被损毁,亲族戚属也都安在,家中住宅完好,妻子仍在家中。您心里好好想想吧,还有什么可说的呢。现在,(梁)满朝功臣名将都各有封赏任命,井然有序;结紫色绶带在腰,怀揣黄金大印在身的(文职官员),参预谋划军、国大计;(各位)武将轻车竖旄旗,接受着保卫边疆的重任,而且朝廷杀马饮血设誓,(功臣名将)的爵位可以传给予孙后代。唯独您还厚着脸皮,苟且偷生,为异族的统治者奔走效力,岂不是可悲的吗! 凭南燕王慕容超的强横,(终至)身死刑场,凭后秦君主姚泓的强盛,也(落得个)在长安被反缚生擒的下场。因此明白道,天降雨露,分布各地,(只是)不养育外族;我中原姬汉古国,决不容有杂种同生。北魏霸占中原已有好多年了,罪恶积累已满,照理说已将自取灭亡。更何况伪朝妖孽昏聩狡诈,自相残杀,国内各部四分五裂,部族首领互相猜忌,各怀心思,(他们)也正将要从(自己的)官邸被绑缚到京城斩首示众。而将军您却象鱼一样在开水锅里游来游去,象燕子一样在飘动的帷幕上筑巢(自寻死路),(这)不太糊涂了吗? 暮春三月,在江南草木已生长起来,各种各样的花朵竞相开放,一群一群的黄莺振翅翻飞。(您)(如今与梁军对垒,每当登上城墙,手抚弓弦,远望故国军队的军旗,战鼓,回忆往日在梁的生活,岂不伤怀!(当年出亡到魏国的)廉颇仍想作赵国的将帅,(战国时魏将)吴起(知自己离去,西河将被秦占领)而痛哭流涕的原因,都是、(人对故国的)感情。难道唯独您没有(这种)感情吗?切望您能早定良策,自己弃暗投明。 当今皇上极其开明,天下平安欢乐,(有人)从西方献上白玉环,(有人)从东方进贡措木箭。(西南边远地方的)夜郎、滇池两国,解开辫发(改随汉人习俗),请求封官,(东方的)朝鲜,西方的)昌海两地的百姓,都叩头接受教化。只有北方的北魏野心勃勃,(横行在)黄沙边塞之间,作出执拗不驯的(样子),企图苟延残喘罢了!(我梁朝)全军统帅临王萧宏,德行昭明,是梁武帝的至亲,总揽这次北伐军事重任,到北方安抚百姓,讨伐罪魁。倘若您仍执迷不悟,不思悔改,(等我们拿下北魏时)才想起我的这一番话,(那就太晚了)。姑且用这封信来表达我们往日的情谊,希望您能仔细地考虑这件事。丘迟拜上。 分析 中国有句老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上晋朝与隋朝之间二百年的南北朝可以说是中国内战不断,纷争不休最为严重的时期之一。在江南以建康(今南京)为中心,相继建立过宋、齐、梁、陈四朝;在北方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不是外部入寇就是重臣造反,上演了一幕幕你刚唱罢我登场的历史闹剧。丘迟向陈伯之劝降的《与陈伯之书》就诞生在北魏与梁的战争之中.给后人留下了笔杆子战胜枪杆子的千古杰作。 丘迟和陈伯之本来都是齐朝大臣,一个官至太中大夫,一个是冠军将军、骠骑司马。往远里说,丘迟八岁就会写文章,长大后更是以文采出众而为世人称道。陈伯之幼时就臂力过人,但游手好闲,不肯从事农业生产,每逢稻熟的时候就持刀抢夺,长大后沦为海盗,抢劫时被船主砍掉了左耳。后来投奔同乡车骑将军王广之,因作战勇敢屡有战功,逐渐升迁为冠军将军、骠骑司马。丘、陈二人虽是同朝为官,却是文武相对,德行相反。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后来丘迟《与陈伯之书》的产生。 齐朝的东昏侯萧宝卷继承皇位后,昏庸无德而忌贤妒能,杀害了抵抗北魏进攻的功臣尚书令萧懿,并派人刺杀其弟雍州刺史萧衍(即梁武帝),萧衍被迫起兵造反。东昏侯令陈伯之讨伐萧衍反被萧衍劝降,后来陈伯之降梁后又首鼠两端,想再叛梁降齐。梁灭齐以后,陈伯之被封为丰城县公、征南将军、江州刺史。遗憾的是这位赳赳武夫目不识丁,治理江州无方。怕梁武帝处罚,又举兵反梁,投奔了北魏。 北魏是鲜卑族经过长期的战争,打败了羌、氐、羯、匈奴以及汉和鲜卑的其他政权,统一北方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又经过著名的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汉化改革相迁都洛阳,北魏的国力日渐强盛。为了统一全中国,北魏从孝文帝时就开始用了十五年的时间南征齐朝。 北魏景明四年(503)农历四月,北魏又发动了对梁朝的大规模南征,战争在四个地区同时展开;第一是寿县、凤阳、宿迁至东海县一线;第二是以信阳为中心的大别山至桐柏山之间;第三是南阳至襄阳之间;第四是南郑及入蜀道路上的各要点。经过一年多的战争,四个战区逐渐转化为东西两大战场。西战场多是旱地,北魏把鲜卑族骑兵部署在西战场,用于向梁军的快速突击,东战场多是水网地区,不利于骑兵行动,北魏则主要用陈伯之等降将率领以汉族为主的步兵、水兵在东线作战。由于梁军无法抵抗北魏骑兵的冲击,西战场的形势日益有利于北魏。在北魏军就要占领四川的时候,北魏政权却日益混乱。魏宣武帝下令停止西战场的进攻,引起北魏将领的不满和叛降,造成西战场北魏军的全线崩溃。 梁武帝天监四年(505),梁朝开始反攻北魏。农历二月,梁武帝萧衍下令卫尉卿杨公则进攻寿县,六月令豫州刺史王宗超进攻含山县,两军皆败。九月令扬州刺史临川王萧宏统军北伐,在东战场全线进攻,陈伯之成为梁军的主要对手。因梁朝知道陈伯之是个反复无常唯利是图的小人,便放弃了单纯的军事进攻,而改用政治攻心为主,军事威胁为辅,希望用枪杆子得不到的能用笔杆子去得到。第二年农历三月,萧宏令其记室(秘书)丘迟给陈伯之写信(即《与陈伯之书》),向陈伯之劝降。陈伯之收到这封劝降信后,为书信的情理所慑服,不久就率八千之众投降。 丘迟的《与陈伯之书》发挥了四六句骈体韵文的优长、全文合辙押韵,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文字流畅易懂的特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环环相扣,鞭辟入里,步步紧逼。引经据典,无可辩驳。从其个人的前途和乡国之情打动对方,产生了强烈的说服、感染力量,成为千年传诵不衰的名篇,丘迟也因劝降陈伯之有功,升为中书郎。 本文是丘迟写给陈伯之的一封书信。陈伯之于南朝齐末曾为江州刺史,梁武帝萧衍起兵攻齐,招降了他,任命其为镇南将军、江州刺史,并封为丰城县公。梁武市天监元年(公元502年),陈伯之听信部下邓缮等人的挑唆,起兵反梁,战败后投奔北魏,为平南将军。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冬天,梁武帝命其弟临川王萧宏统率大军伐魏,陈伯之前来抵抗。时丘迟在萧宏军中为记室,萧宏让他以私人名义写信给陈伯之,劝其归降。丘迟在信中首先义正辞严地谴责了陈伯之叛国投敌的卑劣行径,然后申明了梁朝不咎既往、宽大为怀的政策,向对方晓以大义,陈述利害,并动之以故国之恩、乡关之情,最后奉劝他只有归梁才是最好的出路。文中理智的分析与深情的感召相互交错,层层递进,写得情理兼备,委婉曲折,酣畅淋漓,娓娓动听,具有摇曳心灵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伯之得书,乃于寿阳拥兵八千归降”。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自居易《与元九书》),本文围绕着“情”字作文章,注意遴选那些饱含情意的细节及相关的事物纳入篇中,让陈伯之感到丘迟处处是在为他着想,是在真心实意地帮助他弃暗投明,摆脱困境。全文濡染着作者热爱祖国,挽救故人的以挚感情,具有荡气回肠的感人力量。 本文虽是骈文,但用典较少,而且力求摒弃晦涩冷僻之典,尽量写得明白晓畅,具体实在。全文基本使用偶体双行的四六句式,但注意参差变化,具有音乐美及和谐的节律感。文章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作者突破了骈文形式上的束缚,克服了南朝骈文大多形式华美、内容空洞的弊病,而自出机杼,写出了这篇流传千古的优秀骈文。今天读来,仍能给我们以美的艺术亨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