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荣智 台湾地区在推行齐家之道方面,大体上可以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三方面加以说明。 一、家庭教育 台湾地小人少,也没有什么重要的矿产资源,四面环海,除了农业产品之外,鱼类也是主要经济来源。早期的社会,科技文明并没有十分发达,人民生活简朴,不管是远亲或是近邻,人情味浓,相互关心照顾。笔者记得小时候,家里有祭祀拜拜,家母总是炒一大锅面或是米粉,祭完之后,左邻右舍是东家一碗,西家一碗,隔壁邻居家里煮好吃的东西,也会送我们一些,人们十分敦厚良善。 台湾保留很多中原传统节庆,图为台湾新北市平溪天灯节(资料图 图源网络) 台湾人很多是明清时期移民过来的,所以仍然保留很多中原传统节庆、习俗,清明祭祖,慎终追远;中元普渡,开鬼门关祭拜好兄弟;过年祭拜天地祖先,合家吃团圆饭,都十分庄严隆重。书香门第或是士绅人家,都有家谱、家规,清明祭祖时,各房亲戚都要聚齐参加,非常盛大,过年的拜年,也是讲求长幼尊卑之礼,不可缺失。在家庭教育方面,依循传统儒家思想,主张“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孟子·滕文公上》)” “父子有亲”,父母与儿女有最亲密的血缘关系,家是每一个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女第一个老师,儿女从父母身上学到的是最早、最直接的能力,如吃饭、穿衣、说话、走路、跑步…。父母都是疼爱儿女的,都是指望儿女成龙成凤,在社会上成为有用的人才,父母自己吃苦没有关系,再苦不要苦下一代,都是希望下一代会更好。父母为了照顾家庭,给儿女较好的生活享受,可能日以继夜地辛勤工作,身兼数个职务。台湾的进步与发展,有很大的原因是,台湾的成年人长久以来都很努力打拼,给孩子立下好的榜样,也教孩子要惜福、感恩,体谅父母的辛苦。 “夫妇有别”,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两性的关系都是主张男主外、女主内,男性在家庭中要担当出外工作的角色,到外面赚钱养活妻儿,而女性则留在家里照顾小孩,给家人一个安定舒适的生活环境。过去的农业社会,民风保守,很少自由恋爱,多半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一般的女性都是在家里主持家务,相夫教子,男人白天在职场辛苦工作,下了班回家就要得到休息、温暖。男人在外面打拼了一天,就是希望回到家,全家人一起享受家人烹煮的温馨甜蜜的晚餐。 一般而言,台湾的家庭,由于传统男尊女卑的观念,在管教儿女上角色的扮演是父严母慈。父亲比较威严,基于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求好心切,十分严厉,以致令儿女心生畏惧、逃避、叛逆,母亲则要加以抚顺、安慰、鼓励,居中协调,以维持家庭和谐、和乐的气氛。 “长幼有序”,即《论语·学而》:“出则弟”的主张,友爱兄弟的意思。《论语·子路》:“兄弟怡怡”,兄弟和乐相处。兄弟如何才能和乐呢?弟弟要像个弟弟,哥哥要像个哥哥,彼此谨守分寸,兄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礼让、互相关爱,不争不执,就能和乐、和睦相处。 不管是父子之间、夫妇之间、兄弟之间,家庭和谐的最重要条件,就是互相关爱、互相体贴、互相包容、互相尊重。台湾的家庭,虽然不是每个父母都有机会接受高等学校教育,但是代代相传的祖训,告诉每个人都应该心中有爱。父母爱儿女,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女感念父母的恩情,也是天经地义的事;兄弟相处,惜缘惜福,也是天经地义的事。 二、学校教育 台湾的学校教育,在日据时代的皇民政策下,鼓励老百姓接受日本教育,老百姓很少有机会读汉文。蒋介石主政期间,非常注重民族精神教育,发扬传统中华文化,重视伦理,讲求道德,提倡新生活运动。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儒家经典都纳入语文教材,《二十四孝》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规》等童蒙教材,很多人也都能琅琅上口。 对学生而言,伦理思想教育的重点,主要是放在孝道上,要教孩子知恩、感恩、报恩,同时要学习做人做事的规矩,懂得如何与兄弟、亲友、同学相处的道理,在初中、高中的教材中,有代父从军的《木兰诗》,白居易《慈乌夜啼》、《燕诗示刘叟》,欧阳修《泷冈阡表》,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 台湾的族群,除了原住民高山族人之外,有早期自大陆移居的闽南人、客家人,闽南人讲闽南话,客家人讲客家话,彼此语言隔阂,国民政府退守台湾之后,有数十万军队来自全中国各省市,各地的方言更是十分纷乱。国民政府实施六年国民义务教育,之后延长为九年,积极提倡国语运动,学生到学校上课,一律不准讲方言,如果讲方言,就被罚钱、罚站,语言的统一,促进了族群的融合,这对齐家之道也是大有帮助,因为婆媳之间,也许因为省籍不同而有语言的障碍,将会发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影响家庭的和谐。 三、社会教育 政府与民间团体非常重视母亲节与父亲节的庆祝活动,每年定期表扬孝亲楷模。至1991年起,台湾统一企业公司创办人吴修齐纪念双亲文教公益基金会及中华日报社每年11月举办“大孝奖”选拔活动,由各界推举奉行孝道,对直系尊亲属、公婆、岳父母、养父母善尽孝道,事迹足为楷模者,获奖金三十万元、金银纪念币一组以及证书、奖座,由台湾领导人亲自颁奖,十分尊荣。其他各机关学校也有相关活动的办理。 在夫妻相处之道方面,如何追求幸福的家庭,是每一个成年人都非常关心的课程。夫妻是同林鸟,休戚与共,要能同甘苦、共患难,在生命最无助的时候,家是唯一的靠山。百年修行才能共度一条船,能够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更是得来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 有爱无碍,幸福的家庭来自和谐的对话,如果夫妻之间整天斗嘴吵架,不是相见如宾,而是相见如兵,甚至相见如冰,已经彼此冷漠,视如路人,那么,儿女在这样一个缺少温暖的家庭,怎么会有安全感?怎么会有健全的人格教育? 不是每一位男女结婚之后都懂得夫妻相处之道,不是每一个父母生儿育女之后,都懂得如何教育儿女。台湾的社会比起中国大陆,相对的开放、自由,新闻媒体、大众传播,非常发达,各种教育节目、综艺节目、图书出版,对于如何齐家,都有很多的节目和书籍,有的是正面教材,有的是负面教材,正面教材当然要见贤思齐,负面教材则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学者专家也经常会在各地的文化中心、图书馆座谈演讲,提出幸福家庭的要领。 另外,各种的宗教在台湾都很蓬勃发展,尤其是佛教,最为鼎盛。佛光山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主张人人“心存好心,口说好话,手做好事,脚走好路。”建立和谐的社会,先要建立和谐的家庭。法鼓山圣严上人强调心灵环保,“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人人心中有爱,人人都是菩萨。慈济证严上人有四大志业,推动“慈悲喜舍”,爱心没有国界,爱人必先爱家。中台禅寺惟觉老和尚弘扬禅宗心法,净化社会人心。净宗法师弘扬净土法门,更是以儒解佛,推崇儒家伦理思想,强调“弟子规”的重要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