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传世,源远流长 黄庭坚书法 或许正是在政治上屡受打击、生活上经历了太多的不如意,让黄庭坚有了更多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反而成就了他文学艺术上的辉煌。 黄庭坚“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他首先为人所推崇的就是诗词。“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曼妙诗句,皆出自他的手笔。他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对宋代诗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宋代前期诗坛主要盛行“晚唐”与“西昆”两种流派,前者多发穷愁之吟,失于纤狭琐碎;后者则缀饰辞藻,典丽精工,并走向雕镂堆砌,浮艳侈丽,深为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等文坛革新派所诟病。他们主张诗当感事而发,反映国事民生,倡导美刺比兴的传统。黄庭坚是这些文艺理论的积极实践者,他的诗,深受陶潜、韩愈等影响,最得法于杜甫。他认为“诗,乃至一切艺事,不能落于俗格”。那何为“不俗”呢?“不俗”有两种,“语言高妙,似非吃烟火食”、“笔下无一点尘俗气”,是为诗品不俗;“临大节不可夺”、“与天地相终始”,则为人品不俗。在二者的关系上,他提出“文章者,道之器也;言者,行之枝叶也。”说到底,“不俗”就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这使他在诗歌创作上,不仅追求语言简练无华、内涵奇崛博奥的“尚意”诗风,更追求品格的修养,因为在他眼中,没有人品的高洁,诗品必然俗不可耐。 黄庭坚说得好,做得更好。他的一生,屡受恩师苏东坡的牵连,但他从未因为避免被贬谪的命运而与老师划清界限,甚至为了升官发财而暗施冷箭。这种人生境界,保证了他诗歌的骨力,读来不仅意境悠远,而且荡气回肠。 黄庭坚为我们留下了二千余首诗作,在他的生前身后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北宋末期吕本中梳理其中的渊源,绘制了一幅《江西诗社宗派图》,由此明确了“江西诗派”的文学流派,黄庭坚也因此成为公认的“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一直到晚清的“同光体”都深受其文学思想的影响。 与诗歌相比,黄庭坚的书法更为有名。 黄庭坚学习书法最早师从周越,周字“落笔刚劲沉著,字字不妄作”,他一学就是二十年,他行笔中一波三折之势即受益于此。然而尽管黄庭坚练字也很刻苦,但作品却难入高手的法眼。有一次他与恩师苏东坡及钱勰同游京师宝梵寺,黄庭坚应主持之请作草书数纸,苏东坡甚是赞赏,但钱勰认为他的草字太俗。黄庭坚很不解,钱勰说:“你如果见过怀素《自叙帖》,就明白其中的原因了。”黄庭坚大受打击,自此不肯为人作草书。 不过黄庭坚并没有就此止步,他一边从苏东坡、王羲之等大家的书法中汲取营养,一边师法自然,苦思突破的路径。一次,他在游黄龙山时,看到船工划桨,整齐的动作激发了他的灵感,得以初悟草书真谛。在贬谪黔州时,因为无事可做,便伴随着“幽鸟相语”,尝试草书技法的变革,于是先后写下了李白《秋浦歌》共15篇。现存他尺幅最长的草书作品《廉颇蔺相如列传卷》就是这一时期以笔墨遣怀的成果。绍圣五年(1098年)三月,他被贬为涪州别驾,在涪陵石扬修处,意外地见到了怀素《自叙帖》真迹,终于弥补了当初钱勰提到的遗憾。大喜过望的他将《自叙帖》借回家,废寝忘食地临摹和研究,草书技法由此突飞猛进。 通过兼收并蓄,大胆创新,黄庭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终得自立门户,被时人与苏东坡、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2010年,他的一幅《砥柱铭》卷拍出了4.368亿元的天价,创造了中国艺术品拍卖的世界纪录,其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受追捧程度可见一斑。 “诗品、书品、人品”,黄庭坚的艺术品格,是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世道之颓,吾心如砥柱”的风骨,更是值得我们永远追求的精神境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