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古代10大父子对话场景:满满的都是智慧!(2)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史记 佚名 参加讨论

    张苍梧-张凭之父-张凭
    【原文】张苍梧是张凭之祖,尝语凭父曰:“我不如汝。”凭父未解所以,苍梧曰:“汝有佳儿。”凭时年数岁,敛手曰:“阿翁,讵宜以子戏父?
    【出处】《世说新语·排调》
    【译文】张苍梧是张凭的祖父,有一次他对张凭的父亲说:“我不如你。”张凭的父亲不明所以,张苍梧说:“你有个好儿子。”张凭当时只有几岁,他拱手说道:“爷爷,你怎么可以拿儿子来戏弄父亲呢?”
    【点评】张苍梧大概是抱怨自己的儿子不成气候,于是揶揄他的儿子不如自己的孙子有出息,他的儿子确实不聪明,居然“未解所以”。但是张凭却听出了话外之音,“你怎么用儿子来戏弄父亲?”很有打抱不平的意思,并且解除了父亲的尴尬。古人父子之间很严肃,非正话不谈,但是祖孙无忌,互相之间可以开玩笑,所以张凭的那句话说得非常巧妙。
    
    汝有佳儿(资料图 图源网络)
    王安石-王雱pāng
    【原文】安石与程颢语,雱囚首跣足,携妇人冠以出,问父所言何事。曰:“以新法数为人所阻,故与程君议。”雱大言曰:“枭韩琦、富弼之头于市,则法行矣。”安石遽曰:“儿误矣。”
    【出处】《宋史·王安石传》
    【译文】王安石在客厅与程颢谈话,王雱头发蓬乱,如同囚犯,光着脚,拿着女人的帽子从内室出来,问父亲谈论什么事情。王安石说:“因为新法多次被人阻碍推行,所以与程先生商议。”王雱说狂话道:“砍下韩琦、富弼两人的头示众,新法就可以推行了。”王安石急忙喝道:“儿子你大错特错了!”
    【点评】王安石个性峻烈,生活习惯异于常人,非常邋遢,几年不洗头不洗澡,他的妻子对他也是常常躲得远远的。有其父必有其子,王雱生活习惯有他父亲的影子,年纪轻轻却才华盖世,只是更助长了他的狂妄,《宋史》中记载的这件事多存疑,但是从另一面反映了王雱那种傲慢而睥睨一世的精神状态。
    朱元璋-朱标
    【原文】及太后崩,帝(朱元璋)惨不乐,愈肆诛虐。太子(朱标)谏曰:“陛下诛夷过滥,恐伤天和。”帝默然。明日,以棘杖委于地,名太子持而进。太子难之。
    帝曰:“汝弗能持欤?使我运琢(拔除棘刺)以遗汝,岂不美哉?今所诛者,皆天下之刑馀也,除之以安汝,福莫大焉。”
    【出处】明·邓士龙《国朝典故·翦胜野闻》
    【译文】马太后去世,朱元璋很伤心,诛杀大臣更加放肆暴虐。太子朱标劝说:“陛下杀戮太重,不合于天道。”朱元璋沉默不语。第二天,朱元璋把一根有刺的木棒仍在地上,让太子拿给他。太子面露难色。
    朱元璋说道:“你不敢把它拿起来吗?让我把上面的刺都拔掉了再给你,那不是很好吗?当前我所诛杀的,都是危害天下的人,把他们除掉对你的将来安全地坐天下,好处是很大的。”
    【点评】朱元璋为了自己打的天下能有个好的继承人下了工夫,大肆诛杀功臣,在暴虐的父亲面前,朱标精神压力很大,终于早逝。朱元璋又让皇长孙朱允炆继承皇位,为了年幼的朱允炆皇位的安全,又一次大力诛杀大臣,但是没想到他死后,是他的四儿子朱棣夺了朱允炆的皇位。权力从来都是双刃剑!
    
    除之以安汝(资料图 图源网络)
    龚自珍-龚孝拱
    【原文】只见他(龚孝拱)道貌庄严地端坐在书案上,面前摊一本青格子,歪歪斜斜写着草体字的书,书旁边供着一个已出椟的木主。他一手握了一支朱笔,一手拿了一根戒尺,正要去举起那木主(去世先人的木制牌位,也叫神主),看见我进来,回着头问我道:“你来做什么?”
    我笑着道:“我在外边听见哔拍哔拍的声音,我不晓得你在做什么,原来在这里敲神主!这神主是谁的?好端端的为甚要敲他?”他道:“这是我太爷的神主。”我骇然道:“老太爷的神主,怎么好打的呢?”
    他道:“我的老子,不同别人的老子。我的老子,是个盗窃虚名的大人物。我虽瞧他不起,但是他的香火子孙遍地皆是,捧着他的热屁当香,学着他的丑态算媚。我现在要给他刻集子,看见里头很多不通的、欺人的、错误的,我要给他大大改削,免得贻误后学。从前他改我的文章,我挨了无数次的打。现在轮到我手里,一施一报,天道循环,我就请了他神主出来,遇着不通的敲一下,欺人的两下,错误的三下,也算小小报了我的宿仇。”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回
    【点评】小说家言,自然虚构的成分多。《孽海花》之前的笔记小说也多有记载龚孝拱敲打他的父亲龚自珍的神主牌位的事,都是以讹传讹。
    但是确实有敲打古人神主的先例,清代毛奇龄专门驳斥宋代大儒朱熹的著作,凡是看到他认为朱熹是错的地方,就用戒尺打朱熹的神主,而龚孝拱确实瞧不上他父亲的学问,曾经说过他的祖父是不通,他的父亲只是半通之类的话,并且龚孝拱确实对他父亲的留下的著作改动了一些。可能正是这些因素,促成了这个传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