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儒风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一、韩愈 韩愈(资料图 图源网络)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其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原毁》 一个真正的君子,他必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对待他人宽容而简约。对自己严格全面,就不会发生懈怠。对别人宽容简约,别人都乐意做好事善事。 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原毁》 肯定对方的一个长处而不苛求再有第二个,注重对方的现在的表现而不追究其过去的行为。 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原毁》 事业成功了,就会有人来诽谤你;德行高尚了,就会有人来毁坏你的荣誉。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进学解》 读一部书,要善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 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进学解》 读书贪图多读多得,细节和大体都不放过。夜间点上灯接着白天,长久如此延续了一生。 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送李愿归盘谷序》 人们称为大丈夫的人,我是了解的。他们把利益恩惠施给别人,名声显扬于当世。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送李愿归盘谷序》 与其有人称赞在事前,不如没有人批评在事后。与其得到快活在身体上,哪如没有忧愁事在心里。 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祭十二郎文》 这正是所谓天意实在难以揣测,而神意实在难以明白呀!所谓事理不可推究,而寿命不可知道。 士穷乃见节义。——《柳子厚墓志铭》 读书人在困境中才能看出节操来。 韩愈与大颠 韩愈因上《谏迎佛骨表》忤怒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 韩愈来到潮州,听说大颠禅僧是境内有名的僧人,心想自己既因排佛遭贬,对佛门的有名人物还是见识一下为妙,遂至灵山造访大颠。他来到大颠的僧舍,噼头便问∶“禅师,如何是道?”大颠正在坐禅,听到韩愈动问,从定中醒来,但好久也没想起要回答韩愈的问题。这时,大颠的侍者正好在场,他便举手勐击禅床三下。咚、咚、咚,三声响起,大颠与韩愈俱是一愣。 大颠问道∶“你干什么?”侍者回答∶“先以定修,后以慧拨。”韩愈一听大喜,对大颠说∶“和尚的门风真是高峻啊,我在你的侍者那儿就找到了修道的门路了。”原来,待者的回答是绝顶聪明的双关语。韩愈初问大颠如何是道?大颠不答,正与侍者的“先以定修”一句相应;而侍者击床三下,则与“后以慧拨”一句相印,所答言词与动静相依,与情景交融,相互照应,别有趣味,难怪韩愈一听之后便欣喜若狂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