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汤一介:论“以人为本,道行天下”(2)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三智书院微信公众号 汤一介 参加讨论

    四、儒家的经济伦理
    《论语·子路》:“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如何加焉?’曰:‘富矣。’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看到,卫国的人口众多,这和孔子的“来远人”思想有关,因为众多的老百姓都愿意安家落户于此地,它说明在此处生活能安顿下来,才可以建立家业。有家有业之后,国家就应使人民富裕起来。为什么能生活聚集在一起,《周易·系辞》中说:“何以聚人,曰财。”把人民聚集在一起,很重要的是要靠经济的力量。所以孔子并不反对“富与贵”,《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人追求富贵并非不应当,但取得富贵要有正当性,“取之有道”。而如何使“取之有道”具有正当性,这就要靠教化之功能。由此可见,儒家认为经济活动必须是合乎道义的。《二十四史》多有“食货志”,可见当时治国者对农商工的各种政策和制度多以关注人民之经济生活为目的。这个问题颇多,非我能力所及,兹不赘述。
    五、儒家之社会伦理
    《礼记·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十义。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这是说的社会之间“人”与“人”的道义关系。日常生活中,人与人必然发生各种各样关系。相互发生关系的双方即有应有之权力(如“君”要求“臣忠”),但双方也应有承担之相应的责任或义务(如要求“臣忠”时,也就要求“君仁”),这样相互对应关系的合理建立,社会才会“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这是“礼”所要求建立的双向权力和义务之关系,这样社会才能真正安稳,人人安居乐业,生活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中。“人”不能离开他人而单独存在,在“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是在“人”与“人”相对应的较为合理的关系得以建立的情况下,社会伦理才可以达到相对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安宁。
    六、天人关系伦理
    
    以人为本(资料图 图源网络)
    朱熹说:“天即人,人即天。天即生此人,则人又在天矣。”天人不相离(天人相即不离),既然“天”产生了“人”,“天道”将由“人道”来彰显,也就是说“天理”(天道)将由“人”(“人道”)来实现。为什么“天道”能由“人道”来彰显,因为人具有与“天”相关联的“人性”。朱熹说:“仁者”“在天则盎然生物之心,在人则爱人利物之心,包四德而贯四端也”,所以“天道”与“人道”是相通的,朱熹说:“惟仁,然后与天地万物为一体。”《郭店楚简》中说:“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这一思想又和西方三四十年代过程哲学怀德海和二十一世纪初的建构性后现代主义所主张的“人与自然是一生命共同体”有某些相合之处。处理好“天人关系”人们才能真正幸福、社会才能真正安宁,国家才可以真正富庶,老百姓才可以真正富足,此乃“以人为本”所追求。
    
    道行天下(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以上,所讨论的儒家“以人为本”的“人性”问题,以及由此展开的儒家“道德理想伦理”、“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社会伦理”、“天人伦理”都是说明“以人为本,道行天下”。我用“道德理想伦理”,而未有“体系”、“主义”等等,盖因“伦”者“常”也,“伦理”者“常理”也。对儒学“常理”(常道)的传承、并给予合乎时代的诠释,也许其“以人为本”之真义可见。但我们必须看到,“理想”往往终归是“理想”,它并不必然会成为“现实”。儒家的“理想”是否一定圆满,是否能见之于现实,这也是一问题。而且从历史上看,儒家为中华民族所设定的理想社会的诸多方面在历史的实际中并未实现,至少是并未能全都实现,这是由于历史发展的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但作为一对自己民族以及人类社会抱有责任的真正儒家必须有其理想,此理想是真正儒者身心性命的命脉,是儒家为人处事“良知”的体现。也许人类社会不过是一场悲喜剧,在某些历史枝节问题上可能以喜剧的形式出现,但人类最后在宇宙中消失的时候,它将可能是以大悲剧的形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但人活着时,作为儒者则必须抱有理想。孔子在春秋时,由于“天下无道”,而却一心一意地努力把“天下无道”改变成“天下有道”,其实孔子也明白这不过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对于“理想”我们也许常常抱着:“虽不能尔,心向往之”的态度。我想,张载的《西铭》头两句“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说得对,人必须有理想,把“人”看作“人”,“以人为本”这是真正儒者可贵的精神;《西铭》最后两句“存,吾顺世;没,吾宁也”,说得也很对。人的一生必须对社会尽伦尽职,追求“道行天下”,在他离开人世的时候可以问心无愧于天地神明。
    以上,我对儒家“以人为本”的“人性”问题,以及由此展开的儒家“道德理想伦理”、“政治伦理”、“经济伦理”、“社会伦理”、“天人伦理”等都企图说明“以人为本、道行天下”此次讨论之主题。由于近日病重,思考问题困难,记忆力日衰,又无力查书,定有许多错误,请批评指正。
    (汤一介先生2013年10月20日在中国文化书院、三智道商国学院举办的第六届“三智论坛”上的主题演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