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文明 元旦3天假,趁机回了趟家。从昆明飞济南再到鲁中小城临淄,耗在路上的时间和待在家里的时间差不多。回家,父亲总要例行“思想课”,了解近况,问问今后想法。这回的主题是鼓动我考博,两句不到我便上了火,毫不留情地反驳道:尊师重教重学当然好,可我也不能硕士、博士、圣斗士,只要学位都去考吧? 见我一言不合就发了火,父亲有些愕然,只说了一句尊重我的决定,便不再多说。可从他脸上,我却读到了失落。 气氛颇为尴尬之时,在一旁的母亲悄悄把我拉到身边:“孝顺孝顺,就是既要孝,也要顺,你爸年纪大了,你别老和他顶。”母亲一席话,让我对自己刚才的鲁莽有些后悔:的确,孝顺孝顺,这两个字是连在一起的,“孝”容易,“顺”很难。 孝顺父母(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我们这一代,社会流动性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人离家工作,但好在赶上了高铁飞机和移动互联,想家了就能联系到家;想要尽孝,简单到只需要一个决心和电话。可是在外闯荡多年后才发现,一年和父母呆在一起的时间只能按小时来算。然而即便是几个小时,也难免和父母发生“冲突”:我们爱自由,父辈好传统;我们有新知,父辈却认老理儿;我们爱辩论,父辈却难变通。我们习惯睡懒觉,父母却让我们早睡早起;我们爱在外面聚餐,父母却喜欢家宴;我们爱买点零食,父母却坚持让咱们多吃点正经粮食。 于是,放假回家头几天我们恨不能和父母片刻不离地腻在一起,但过了这个热乎劲,却烦得连见都不想见,等到幡然悔悟,也该离开父母、回到外地拼搏事业了。 随着自己知识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父母渐渐成了我们一离开就想、一见面就烦的“老古董”。诚然,父母的习惯未必正确,观点常有落伍。但我们也大可不必言辞激烈,用批驳代替辩解。 孝顺并非事事顺从,干涉婚恋自由、工作生活全都设计好,生不到孙子就得继续要孩子,类似这样近乎无理的要求在我们父辈那里并不少见。咱们该坚持的要坚持,可坚持的手段是不是不该这么简单粗暴?毕竟父母出发点是为我们好:再不生娃,爸妈就老了,谁来帮你带娃? 生活上关照,精神上顺从,并不是指盲从。父辈固然有父辈的缺陷,可出发点却是为自己孩子好;即便遇上原则问题,心中默念几句呵呵又何妨。嘴硬无益,只是伤了父母好心而已。 其实,从我们出生那刻起,孝顺父母这事儿就已经开始倒计时。除非为了帮忙照顾孩子,鲜有父母会和孩子一起居住。不是他们不愿、也并非他们不习惯,他们怕的是打扰,而我们却常常乐得清静。 跟父母的相处之道,我们也在逐渐学习。物质上的孝越来越容易,精神上的顺却任重道远。其实,有父母抱怨的日子,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父母在老去,且行且珍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