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问题,我想谈一谈我对传统文化的主题的看法。 刚才,我说到,我们的文明与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等相比较,有十分明显的差异。其最大的差异恐怕就是,其他几个大的文明都是宗教性的文明,而独独中华文明是一种人文的文明。这种特征和差异,是在轴心时代就奠定了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的轴心时代的概念,使我们可以把握世界古老文明的基因的形成。中国的先秦时代,就是中华文明基因形成的时期。以孔子、儒家为主导,诸子百家共同奠基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我们没有走宗教性的道路,而是一种人文性的道路。中国人对终极的关怀,体现为三立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宗教性或者人文性的文明,孰优孰劣。 雅斯贝尔斯将孔子视为与释迦牟尼、苏格拉底、耶稣并立的人类思维范式的四大奠基者,确实是准确的。正如柳诒徵、钱宾四、梁漱溟等前辈共同指出的,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是影响中国文化进路与品格的圣人,因为他真正做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他将以前数千年的文明集大成,又开以后数千年文明之新统。西方历史学家贡布里希也指出,尽管老子有着极高深的思想和境界,但是中国人选择了孔子作为精神导师,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件好事。孔孟老庄,儒道互补,二者刚柔并济,阴阳和合,共同铸就了中国文化的品格:人文化成。 尤其是儒家的五常等观念,构成了中国人的主要价值取向。仁义礼智信,或者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就是两千多年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就是中国文化的魂。 人文化成,需要教育、教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正是儒家所重视的人文化成的效果。他没有对上帝的膜拜,没有地狱的恐吓,只有道德的感化,良知的呈现。这种教化,不是强迫的,而是开放的。孔子说:有教无类。礼记云:礼闻来学不闻往教。这种教化,希望在人伦生活中,经过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的引导,开蒙,使儿童逐渐意识到学习的自主性,养成对学习的自觉,对于道德自觉,对于人性的自觉。《论语》开篇讲“学”,学者,觉也。 这种学,主要是通过对经典的研习,把握其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其中的智慧。所以,古代的经典教育也是活生生的,不是死板的。是与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通的,是下学上达,体用一贯的。 社会也需要教化。孟子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试看,今日的中国大陆,在经历的富裕之后,饱食暖衣逸居,但是就是缺乏人文的教育,缺乏人性的启迪。所以很多人身上体现不出人性的光辉,反而是兽性的膨胀。现在流行一个词汇叫土豪。他们可以一掷千金,挥金如土,但是却怎么也无法体现出人的高贵。高贵、教养、文明是钱所买不来的。这种教养的养成,只有靠诗书礼乐的熏染。 孔子提出过先富后教的思想。确实,今天的中国太需要教化了。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不管是中小学教育,还是大学教育,都基本上是只教书不育人的知识技术培训,没有人格的养成教育。所以,我们的教育是很令人失望的。为什么这些年来,民间出现了大量的私塾、书院,其实人们发现在我们过去所批判的封建主义的教育里,有很多值得今天学习的东西。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大量珍贵的资源。我们有没有能力或者智慧,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起来,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礼敬传统(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三,为什么要礼敬传统? 刚才提到,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大树的根。传统的价值观是我们民族大树的魂。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守护这根,安放这魂。我们作为文明人,自然要对世界上所有的文明予以尊重。但是,对于自家的文明、文化,就不仅仅是尊重这么简单了,而是要礼敬,要带着“温情与敬意”,要有“了解之同情”。上个世纪,钱宾四、陈寅恪先生等这些睿智的提醒,在几十年后,我们才真正明白其意义和价值。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近代以来的反传统,已经形成一股新的传统。反传统的传统,对于传统文化的戕害是巨大的。尤其是文革,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精英层面失去了意义,在社会大众的日常人伦中叶连根拔起。失魂落魄,是十分危险的。 当然,很多人在今天对国学热提出警告和质疑。我们当然欢迎。实际上,我想大多数国学的弘扬者,都有着清醒的自觉。有人认为,我们礼敬传统就是完全的复古,全盘接受,就是失去了批判精神。其实绝非如此。你从文化保守主义者那里,就会看到,他们一方面对传统有温情与敬意,另一方面又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对传统的消极面进行了不留情面的批判,其中尤其以徐复观先生最为突出。但是,正如昨天吴光老师提到的,精华和糟粕的说法,在理论上是比较辩证的合理的,但是在实践中往往是有害的。我们以什么标准来判断精华和糟粕呢?我经常拿吃饭打比方。我们知道,我们所吃的东西不会被身体全部吸收,也就是说有一部分是精华,是养料,但另一部分是糟粕,是渣滓。精华被身体吸收,糟粕被排泄出体外。我们不能说,我光吃精华,我吃21金维他,就可以了。其实不行。所以,这就涉及到第四个问题,也就是最后一个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