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在清朝,山东曲阜的孔子后裔如何祭祖(2)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澎湃新闻 魏伟森(Thomas Wi 参加讨论

    在这个寒冷的冬日早晨,昭焕站在报本堂的献案前,看着口中呼出的热气转瞬凝结成霜,这使他一时分散了注意力。他的手是冰冷的,但是他厚重的冬至日祭祀礼袍还是令他觉得很温暖舒适。那些神主的影子随着摇曳的烛光跳动着,好像那些魂灵把昭焕的思绪唤回到他们的身上。他不由地想起了司仪说的关于孔思晦在辞世那天所发生的神异之象:“卒之日,有鹤百余翔其屋上,又见神光自东南落其舍北。”
    站在昭焕身后右侧的引赞高声诵道:“献爵!”昭焕从司爵官手上默默接过酒爵,向着五十四代先祖的神主献酒,并将一小部分酒洒在地上,以便祖先的魂灵能够循迹而至。然后他把酒爵递给了太祝官,并由后者把它重新放回献案上。昭焕跪拜,再起立,所有在场的人都始终跟着他的一举一动。然后昭焕移步到肇祀祖左侧的献案右侧。
    
    清代衍圣公夏朝冠(图源澎湃新闻)
    他端详着五世祖的肖像,想起司仪所说的关于他另一位先祖孔毓圻(孔圣人第六十七代孙)的话。据说,孔毓圻在十岁的时候,被袭封为“衍圣公”,他在王朝祭祀中所表现出的慎思熟虑和熟识礼仪,给康熙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身为“衍圣公”的漫长岁月中,他起早贪黑,不辞辛苦。闲暇时光,他爱画兰与竹。昭焕又把目光移到毓圻夫人张氏的肖像上。她是山东总督张铉锡之女,这段婚姻使孔氏家族与一个在山东省举足轻重的家族建立了密切联系。在毓圻22岁的时候,张氏去世,他再娶山东按察副使方恒之女。方恒来自江苏的风雅小镇昆山。方氏本人也是一位颇有声名的女诗人。她为毓圻生下数子,但是在丈夫35岁时不幸离世。之后,毓圻又娶了第三位夫人黄氏。这一年,黄氏已经60多岁了,此时她正与孔家的其他妇女一起端坐在报本堂上。孔昭焕郑重地逐一祭奠了几位先祖,他态度恭敬,和他祭奠孔家的肇祀祖孔思晦时一样。
    礼毕,他移向献案的左侧,那里挂着他的曾祖父孔传铎和他两位夫人的肖像,孔传铎像居中,两位夫人各在一侧。昭焕想起孔传铎曾经在大饥荒的时候,打开自家粮食来赈济上门求助的成千上万的饥民。他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也是精通《礼记》的学者。昭焕被他曾祖父的肖像深深吸引住了。他想,曾祖父在让人为他画这幅坐像的时候一定快60岁了。那个时候,他已经开始受到关节炎病痛的折磨,行走不便。在传铎应召到京城的时候,雍正皇帝注意到他的疾患,并吩咐他把陪祀的责任转交给其他人。传铎的长子已经在十年前就不幸早逝了,所以他的次子孔继濩代表孔家赴京。后来孔广棨(1713–1743年),孔继濩之子,昭焕的亲生父亲,在十八岁的时候被封为“衍圣公”。昭焕对这位在他出生数月后就离世的曾祖父没有什么印象。他从画像上曾祖父凹陷的双眼可以感受到他曾经遭受的病痛折磨,但是他的身体其他部位看来却是充满荣耀的:一绺胡须一直垂到胸前,右手放在用玛瑙和水晶做成的朝珠上,朝珠上还点缀着绿松石。他戴着红黄镶边的夏朝冠,在三品顶带花翎上缀着一颗红宝石。他的黑袍胸襟上绣着五爪的黄色龙和红色龙,这个基本图案重复出现在肩膀、袖子和褶边的部位。他纯黑色的上衣使里面袍子的刺绣图案显得暗淡不清。孔传铎的第二位夫人李玉为他生了儿子孔继濩。李玉坐在铺着虎皮的椅子上,戴着精致的蓝色饰头巾,上面缀着珠宝和数套的三串珠。五串红、蓝和黄宝石做成的坠子从头饰的顶端下垂及肩。在绣着四爪蟒红袍的宽袖下,她的双手紧握着。无袖的深蓝色礼服背心外面,罩着红色的袍子。
    
    孔传铎像(图源澎湃新闻)
    
    李玉像(图源澎湃新闻)
    他用同样的礼节祭奠了这些先祖的亡灵,然后移步到他祖父母神主所在的献案前。他端详着祖父孔继濩年轻的面孔,据说在他去世时才年仅23岁。他潜心读书,还创作了一本诗集。虽然他生前从未被袭封过“衍圣公”,但是在1735年,他死后数年,被追谥了这一封号。他的夫人来自京城安平区门第显赫的王氏家族,王家之子都在朝廷身居高位。王氏的父亲也在京城内阁掌权。那个冬至日的早晨,50多岁的祖母王氏也坐在报本堂上参加祭祖。
    最后,昭焕凝视着画像上父亲和善的眼睛,那里似乎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昭焕曾经为父亲守丧三年,他从相对孤独的哀悼期回到正常的生活才仅仅数月。他现在期待以完全不同的心境来再次接近他的父亲,也就是通过祭祖的适当仪式,这也正是祭祖的目的。司仪告诉他,第七十代“衍圣公”孔广棨为人有义气,坚毅率直。他从不对人有成见,受人爱戴,甚至对他的家仆,就算他们鲁莽无礼,他也总是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说。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祖父开始教导孔广棨明白自身的责任,把他带到京城的朝廷之上。
    在十八岁继承祖父成为“衍圣公”后,广棨经常到京城国子监观礼,并在乾隆三年(1738年)陪祀社稷祭,他的形象也被画入了巨幅卷轴画中。此后,广棨写了两篇关于礼仪的文章,令皇帝大悦。他也数次到京城国子监旁听关于儒家经典的讲授。那些年是孔氏家族与皇上关系最亲密的一段时间,但是很快这样的喜悦就因为与地方官的论争而蒙上了阴影。昭焕很快就把那件不愉快的事拋在脑后,他更多想到的是父亲的学术意趣:他曾经著有八册文集和数册诗集。接着,昭焕从捧爵生手中接过酒樽向父亲恭敬地祭奠。
    在第一次祭奠先祖之后,昭焕站在那里,静听太祝生诵读祝文。然后,他返回到原来所立之处——报本堂外台阶之下,等候着被召回报本堂。在第二次献祭祖先的亡灵后,昭焕喝了一点酒,并分到一些福胙,稍后他将和家人一起分享。引赞把供桌上的碗碟稍稍挪动了一下,对祖先之灵的献飨已经完毕。祖先之灵随后被护送出家庙,他们的神主重新回到了龛中,所有的参祭者也从庙中移出。最后祝文被焚化在院中的砖炉里,整个祭祖仪式就此结束。
    
    (本文节选自戴梅可、魏伟森著,何剑叶译,《幻化之龙:两千年中国历史变迁中的孔子》,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6年2月。澎湃新闻经出版社授权发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