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生文丛》第二辑 原题:“儒生文丛”是儒家思想在当代中国思想场域登场的标志——在儒家与当代中国思想之创生暨“儒生文丛”第二辑出版座谈会上的致辞 作者:姚中秋(弘道书院山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各位下午好!首先欢迎各位朋友。 我们今天举办会议的契机是今年刚刚出版的“儒生文丛”第二辑。去年,“儒生文丛”第一辑组编出版,是三本关于当代儒家、儒学、儒教的争论集,分别是《儒家回归——建言与声辩》、《儒学复兴——继绝与再生》、《儒教重建——主张与回应》。今年的第二辑本来有十本,但有三本因为政治原因出不了,所以就只有七本。最奇怪的是我的一本书竟然出版了,而且是作为第一本,也就是大家看到的《儒家宪政主义传统》。我交出版费的时候问编辑,这本书能出版吗?那时是七月份,正是反宪政高潮期。编辑说,没问题。这书就出版了。这书能够出版,还引起了贺卫方先生的嫉妒呢。 说到这套书的出版,特别感谢任重先生。任重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利用业余时间组织编辑这套书,组稿,筹备出版经费,很辛苦,非常艰难。今天非常遗憾,因为他在外地出差,不能参加这个会议。但是,我想,我们应该向任重先生表达一下敬意。确实不容易,因为这是纯粹学术著作,而且注定是小众学术著作。 今天来了三位作者,一直致力于恢复儒教和弘扬儒学。在喧嚣时代,他们写了很多文字,而著作的出版,可能遇到一些问题。在任重先生努力下,最后他们的书能够出版。祝贺他们。 现在两辑加起来,“儒生文丛”一共十本,荦荦大观。这套丛书出版,标志着儒家思想在当代中国思想场域中登场了,虽然步履蹒跚,但是还是坚定地登场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史事件。 现在看起来,儒家思想的力量并不是很强大,但我认为,它会由溪流变成洪流。所以我们决定组织这次出版座谈会时,想把这套书的出版,放到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中讨论。所以我拟定的题目是:儒家与当代中国思想之创生。今年北航思想年会的主题也是当代思想之创发,今天的讨论算是一个预演吧。 我的基本看法是,当代中国面临着一个思想主体性确立的大问题。我们正处在对于中国、对于人类来说均非常重要的一刻,就像去年在北航思想年会提出的,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中国思想该如何面对这样的时刻?我想,作为读书人、作为自诩为思想者的人士,不能不面对这个大问题。 借此丛书出版之际,我想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请大家围绕儒家在当代中国思想之创生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来探讨中国思想创生的问题。请大家从这个角度进行探讨,并不是要每个人都做儒家,只不过希望大家从一个中国自身文明演进或重生的角度思考我们自己的思想生长之方式。这个题目看起来有点大,因为是个大问题,所以请大家从自己的立场畅所欲言。 许章润:如果儒家不谈大问题的话,难道让刑法学家谈? 姚中秋:没错,今天参加会议的朋友也是多样的,有践行的儒者,有研究儒家的学者,最重要的是,有几位研究法学、哲学的朋友。这些年来,我组织儒家的会议,都希望这几拨朋友聚在一起讨论。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朋友相互刺激,思想相互碰撞,我以为,这就是中国思想生产的一种重要机制。因为在以前,我们各方隔绝得太严重了,现在到了中国思想生产的时刻,需要消除隔阂,需要对话、会通。 我大概说这么多,期待听到大家精彩的发言。再次谢谢大家! (西历2013年11月24日) 附:“儒生文丛”第二辑简介 学术指导:蒋庆 陈明 康晓光 余东海 秋风 主编:任重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责任编辑:admin) |